公文写作要坚持问题导向
要问到点子了再写。公文写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提问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就是种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主动思考的思想准备。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硏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爰因斯坦说:“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思想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一个有问题意识的作者,在公文酝酿过程中,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动力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决定公文的研究方向和硏究深度,是对写作者思想力和理论功底的真正考验。没有问题意识,就难以找到材料的表达突破口,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严格说来,起草毎-份文稿,都应该或者能够提岀或者回答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可以说,公文写作者没有问题意识,本身就是大问题。
问题意识的树立,离不开学术意识和怀疑精神。学术意识,就是把写作的议题当作学术课题加以研究,始终保持种旺盛的求知欲,运用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促使自己不断地从问题出发寻求答案,为了解决冋题而欲罢不能,而不是为了写而写。怀疑精神是种创造性思维。古人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这里的疑",就是在提倡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冋题意识的前提,只有不人云亦云,敢于独立思考,不盲从,才能见人所未见,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公文写作远不是“会写字”这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懂政策、缺乏思想,那他的文章哪怕写得天花乱坠,也不过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所谓好文章的分量,根本上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和道理。思想从哪里来?古人讲,“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同志讲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我们多听、多看、多学习,认真思考,精心研究具体地说,就是要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手段,对事实和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和推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