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调查研究到位了再写。调查硏究既是一种实践的方式,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从思考的角度,调查研究要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一是善于动脑。调查研究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是开放性、探索性、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既要有突破固有成见的勇气,也要善于开动脑筋,讲究方法,进行科学思维。例如,看问题不仅要看正面,更要注意反面,进行逆向思维。在众口一词的环境中,要捕捉其中的差异,常常是表面的细微差距,反映了深刻的实质矛盾。在了解情况时,不仅要找亲历者,还要找旁观者;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听受益者的意见,还要听受害者的意见,且更要重视受害者的意见。要从众多常见的现象中捕捉新生事物的萌芽,从微小的征象中找到真实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二是敢于动口,就是敢于提问,敢于针见血地把问题挑明,敢于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对方讨论。在调查时如不敢提出疑问,不敢迫根究底,不敢和对方深入探讨,就难以搞清事实、抓住要害、理出头绪;在硏究问题时,如不敢畅谈自己的见解,不敢发表不同意见,不敢和老同志、领导同志面对面讨论、争论问题,就难以发挥作用也失去了绝好的学习机会。要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学习“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三是勤于动手。勤于搜集,在资料和信息的搜集、整理上,要尽可能广泛、全面、实在,特别是一些基础材料,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勤于记录,记重要的资料线索,记调查中的问答,记研究中的各种意见,通讨记笔记,强化记忆,强化分析和归纳,使思考更深入、头绪更清晰。勤于写作,写作的过程其实是思考提炼的过程,是分析归纳的过程,是运用文字准确精练地表达思想的过程,那种不下苦功夫就想写出好东西的浮躁思想是要不得的。
想好了再写。公文写作的关键不是技巧和文字水平,而是对事实、对资料的价值判断力。往往个命题,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资料,最应该做的就是从这些海量的看似再寻常不过的字句、观点中,把最有价值、最有内在张力、最有改造拓展空间的部分敏锐地区别、提炼出来。通过外在形式的重组、内在逻辑的重构,成就文稿的立意之新、表述之新,以及形式之新。
所以公文写作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尚未动手便认真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效率质量更高,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磨刀不误砍柴工”。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