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公文锦囊之善用套路
写好公文锦囊之善用套路。对套路不要庸俗化的理解,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事物规律的—种抽象和提炼,所谓大道至简,经济学里有剃刀原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所以不要从“术”的层面去理解套路,而要从“道”的层面去理解和运用,把寻找套路、总结套路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提高思维效率的途径。我们知道,写文章有母题和原型,思考问题有金字塔原理,这些其实都是一些理论上的抽象或者格式上的化约,也是人的普遍经验和心理的一种凝练。理解了套路但又不局限于套路,就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第一,化繁为简。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模仿性的工作,就是有一定的程序、模式或成熟的样板可以遵循的工作;另一种是创新性的工作,就是主要靠发挥创造性来完成的工作。公文有许多固定模式和套路,初学者可以先从模仿起步,逐步掌握这些套路,并在实践中反复使用,做到熟能生巧。掌握了基本套路之后,再静中求动,在不变中求变,遇到新情况,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新的形式;掌握了新方法之后,又把它转化为固定程序和套路。这样循环往复,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第二,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说要抓住文章背后的规律。例如,结构上有“无三不成文”的说法,这个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这太机械,八股文,但我们不光是看表现形态,更要看背后的认知规律。几何中三角最稳定,人们认识事物时,三段论也体现了思维的稳态,反映了多数人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个要素要齐全;如果缺了某一个,对问题的思考就是不完备的。公文是应用文体,要的就是明确完整,不是画国画讲究留白,不是写小说要用曲笔。当然这是思考逻辑,与呈现出来的文本逻辑可以有差异。
在实际中,“无三不成文”确实用得多。从工作部署角度讲,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贯彻落实的角度讲,既要讲统一思想认识,也要讲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任务等,还要有组织实施的保证。特别是综合性讲话,在行文格式上,第一部分大都是讲认识问题,第部分讲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第三部分讲如何保障工作落实。除了文章大的结构般采取三段论外,在文章每部分内容安排上,一般也要讲三条或以上。但要注意不能机械地理解“无三不成文”,以为什么问题只要抛出三个观点就万事大吉,而是要使每个观点站得稳立得住,观点与事实有机融合
第三,关于意群。意群的英文是 sense group,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在公文写作中没有人使用过这个概念,这里的意群是从英文中借用过来的,指的就是段落中切分的具有相对完整性的概念,由观点和素材组成。这些概念并不是无序和随机的,而是根据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既定的框架下,把每一个意群写好,就能组合成一篇好文章,就像把颗颗漂亮的珍珠串成项链。初学者也可以从学会写好、写实每一个意群入手。
文章无定式,内在有章法。学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掌握方法,抓住内在规律,就掌握了通往成功的钥匙。首先要认识公文有独特的写作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行文格式,同时要强调“‘善用”这两个字。善用就不是机械套用,照搬照抄,也决不是要写成八股文。模板是相对的,创新是绝对的;格式是暂时的,创新是永恒的。虽然是戴着脚镣跳舞,但恰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之所在。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范文精心硏读,揣摩它的思路及语言风格,细心体会如何谋篇布局及其形式特征,观察体会经验丰富的同志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再到起草和修改的全过程,领悟这个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