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叙事方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合理化)

时间:2024-11-18 11:53:03

写作叙事方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合理化)

写作叙事方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合理化)

一、先要把事件讲清楚

这个事件可以是“三打白骨精”这样的故事,也可以是议论文中的“待讨论事件”;可以是发言稿中的“引子故事”,也可以是某种观察和经历。比如下面几个例子中的情况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朱自清《背影》

2.两年前的此时,即九三一年的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3.其实安徽是个特别的地方,它横跨南北,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南北方的交汇融合给了这里无限的生机。安徽有山有水,四季分明,适宜耕种。历史上,不管是北方的战乱,还是南方蛮夷之地的不毛,似乎都跟安徽没什么关系。安徽没有塞外的狂野,没有江南的婉约,没有两湖的荡气回肠,没有两广的百转千折,安徽就是个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合适的省份,看起来毫无特色,却暗藏波澜。

以上三个例子中,作者都是寥寥几笔就把事件展开来,就好像刚打开幅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卷上的图像和内容。所以,叙事方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把事情讲清楚,带领读者进入你所设置的情境。

写作叙事方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合理化)

二、一定要把原因说明白

叙事中的“原因”不一定是解释,也可能是某种承接关系、自然而然的结果或者某种关联性,这都是让前后衔接起来的“原因”。比如下面几个例子,分别代表了讲述原因的几种情况

(解释)孩子问爷爷:“为什么你要让爸爸走?

爷爷笑笑说,爸爸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待在这里更重要的事。

(承接)大家都转过头,惊讶地望着他

“嫁给我吧,我是认真的。”他再次重复刚才的话。这一次她和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自然而然的结果)他故意把猫粮放在了小狗的饭盆里。猫去小狗的饭盆吃东西,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小猫和小狗打了起来,为了争夺粮食和对饭盆的控制权。

(某种关联性)他刚刚从单位取完报告回来,迎面遇上了老领导。

走得这么急,小心摔倒。”老领导阴阳怪气地说。

他没有回应,低着头快速走了过去。

以上这些,都是通过解释实现自然而然的衔接。读者在阅读中能发现前后文连接的合理性,就容易抓住文章的意思,了解作者叙事的意图。

写作叙事方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合理化)

三、要给叙述的内容一个合理的解释

叙事不是“流水账”,不是把所有的东西罗列出来就行了,而是要有特定的目的、结论或者对叙述內容的解释。一籥文章,如果只有罗列而没有汇总,那这篇文章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叙事中最重要的环就是“揭示谜底”。比如下面几个例子,都在叙事之后给出了答案。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嫰绿的果实高髙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许地山《落花生》

2.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写作目的是叙事的落脚点。一般来说,写作的目的不外乎感慨、议论、总结、反思、宣导、说服等。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写作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的话,叙事的时候就不会散乱,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篇文章,通过开头的引入、中间的展开论述,到了最后定是要呈现出某种结果。当然,这种结果不一定是具体的结论,也可能是引人思考的场景。比如小说《围城》的结尾,作者并没有说方鸿渐和孙柔嘉有没有和好,而是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这也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让读者参与,去补充最后的“叙事过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