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制造关联素材且可再次利用-如何写作

时间:2024-06-15 02:17:07

主动制造关联素材且可再次利用-如何写作

主动制造关联素材且可再次利用-如何写作

观影、听歌等,主动制造关联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家都觉得开场前的广告很烦,但我会很认真地看,思考这些广告的投放选择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根据这部电影的受众人群来选择的?线下这种大屏幕广告,多少秒更合适?什么样的品牌喜欢在院线投放?这个广告用的是什么技巧?是制造向往还是解决麻烦?这就是在跟我学过的其他知识进行关联。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记一下好的台词,观察电影的摄影布局,思考编剧是如何构建故事结构的。导演是怎么体现人物性格的。这就是在往写作上关联

当我听一首歌时,我会想:歌词中的这句话太棒了,或许能变成篇文章的题目:这首歌评论区的段子太多了,哪些段子我今后写文章或讲课的时候能用得上,截图收薏一下。

看电影、听歌、看演讲、看话剧、看采访、看展览、看综艺等都要在其中主动制造跟你的写作相关的关联,可能很多东西都会变成你之后写某个主题的重要素材。一切东西经过你的处理,都会变成你写作的素材

主动制造关联素材且可再次利用-如何写作

已有输出,可再次输入

假如你写废一篇文章,你会怎么处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删掉或者不管。其实这些写废的稿子也能作为我们输入的来源,它们是有利用价值的。

你写文章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可能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但它附着了你的思考路径,可能还会有一些可以再利用的观点和案例,这些都是可以被你再次输入的。比如,我写课就经常会写废很多课程稿。有一些写偏了,有一些写得不够好,那么这些写废的课就没用了吗?当然不是。我会重新对这些废稿进行梳理:那些写偏的,我会看看能不能为其他课程所用;那些写得不够好的,我就找出其中写得好的部分,然后重新打磨。这种对废稿的处理过程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当你写了一篇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文章时,当你写文章写到一半就放弃不写时,当你投给公众号的稿件石沉大海时,千万不要将你辛苦写炒的文字删除,也不要放任不管。你可以将它们收集整理起来没事翻一翻,想—想当时的思路和感觉,有哪些观点和案例比较不错,写得不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这些都可能帮你找到新思路。你从一篇写废的文章上得到新东西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除了废稿,你的成稿也可以进行再次输入。写得好的地方继续保持,不足的加以改正,温故而知新

亨利-米勒说过一句话:“艺术家是什么?就是那些长着触角的人,是知道如何追逐空气中、宇宙中涌动的电流的人。”其实写作者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天脑子里想着要写点东西,那么你就会浑身长满触角,你会认真观察生活,听人讲话,问人问题,会更投入地看电影、看视频等,因为你需要时刻积累素材,所以你养成了时刻输入的

主动制造关联素材且可再次利用-如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