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应恰当使用连接词-写作指南

时间:2024-11-18 07:08:04

写作时应恰当使用连接词-写作指南

匆匆写下句子时,他需要使读者重现自己脑海中的连贯性关系。做到这点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办法,就是使用合适的连接词。不过,图表中介绍的“典型”的连接词仅仅只是典型的,当其中的联系对读者来说显而易见时,作者并不需要使用连接词。这是很重要的选择。

写作时应恰当使用连接词-写作指南

太多连接词,看起来就好像作者在那些显而易见的意思上啰唆个没完,或者对读者摆出一副以恩人自居的态度,又或者给文章芾来种卖弄学问的感觉。想想这样说有什么效果:“苍鹭生活在美国北部同样,苍鹭生活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或者:“苍鹭有一个优势……反,苍鹭还有一个劣势。"另一方面,连接词太少,则可能让读者困惑上下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更具挑战性的是,连接词的最佳数量取决于读者的专业水平熟悉相关主题的读者已经拥有了大量知识,知道什么东西和其他东西相似、什么事情导致其他事情。

事情会相伴其他事情发生。这类读者不需要作者用太多连接词来阐明这些联系。如果作者详细阐述了那些显而易见的联系,这类读者甚至会感到糊涂:他们猜想,作者一定有很好的理由使用这么多连接词,因此他一定还提出了另一个主张,一个不那么明显的主张,接着读者就会浪费时间试图找出这个主张。在苍鹭生活地点的案例中,大多数读者知道美国的北部与加拿大毗邻,并且两个地区有相似的生态系统,因此他们并不需要“相似地”这个连接词如果作者叙述的是人们不大熟悉的鸟类和地理位置比如凤头蜂鹰生活在雅库茨克(俄罗斯城市)和沈阳,你告诉读耆这两个地域是否相似,他们会很感激:这两个地域相似,意味着这个物种只适应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这两个地域不相似,意味着这个物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为了弄清连贯性关系恰当的明确程度,作者需要努力思考读者的知识水平,给部分读者看草稿,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这是写作艺术的一个方面,取决于直觉、经验和推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首要指导原则。人们往往中了诅咒,认为自身拥有的知识大多数别人也有(见第3章),这意味着文章中连接词过少而令人困惑,比起连接词过多而显得卖弄,前者的危险要大得多。因此,在迟疑之后,还是使用连接词吧。

不过,如果你一定要指明一种联系,只要指出一次就够了。如果某位没有安全感的作者不确定一次是否足够,而将过多的连接词往读者头上砸,文章就会变得臃肿不堪。

写作时应恰当使用连接词-写作指南

第一个冗余词“原因是因为”(the reason is because)广受诟病,因为"原因”这个词,已经暗示了我们正在做出解释,不再需要“因为”这个词来提醒我们。有些语言纯正主义者还对“为何如此的原因”(the reason why)这样的写法不满,但几个世纪以来的优秀作家一直在这么写,它应当不会比“在哪里的地点”(the place where)或者“什么时候的时间”(the time when)之类的表述更让人反感。

无端的冗余使文章难懂,不仅因为读者必须付出双倍努力去猜测,还因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假设,作者用两种说法去说,自然指的也是两件事情,然后就会徒劳地寻找那个本不存在的第二点

芾来连贯性的连接用语是清晰文章身后的无名英雄。它们并不经常出现,大多每10万单词才出现那么几次,但它们是论证的黏合剂,也是最难以掌握却最重要的写作工具之一。最近科学家对成绩不佳的高中生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中许多人,即使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在撰写一篇连贯文章的这个挑战面前陷入困境。15其中一位学生接到的任务是写一篇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文章,她绞尽脑汁写出了第一句,“我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是史上最优秀的军事领导者之。”然后扭头对她母亲说:“嗯,我写完第一句了。现在再写什么?”在学习困难和学习优秀的学生之间,最显著的区分因素就是熟练运用连贯性连接用语的技能。当这些学生被要求阅读《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并用“尽管乔治”开头来完成一个句子,大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有几个人写道:“尽管乔治和雷尼是好朋友老师开启了一个项目,目的是训练学生构建连贯的论证,抓住前后观点的联系。在当今高中的主流写作教学中,学生被要求写自传和自我反思,但这个项目完全不同。结果,这些学生好几门功课的考试分数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许多人都顺利从高中毕业,进入了大学。

我们使用“连贯”这个词同时指代具体的文章和抽象的论证思路,这并不是巧合,因为支配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相同的,如藴涵、概括、反证、否定、因果。有人主张,好文章往往带来好思维,尽管这作者可能家),但在谈到对连贯性的掌握时,可能真是那么回事。如果你尝试修改一篇不连贯的文章,发现不论将“因此此外”和"然而”等词放在哪里,都没办法将其整合起来,这可能就标志着背后的论证并不连贯。

连贯性并不只是取决于一些技巧上的判断,比如将主题一直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以及选择恰当的连接词,它还取决于读者在阅读许多段落过程中留下的印象,以及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通过分享我对另一篇文章的反应,我来解释一下自己的意思。这段文章的基调和立意远高于《问问鸟类专家们》。这就是约翰基根John Keegan)1993年出版的巨著《战争史》(A History of Warfare)的开篇语

战争并不是把政策延续下去的另一种手段。如果克劳塞维茨(C ausewitz)这句宣言是真的,那么这个世界将更容易理解。克劳塞维茨是位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普鲁士老兵,退休之后,他用数年时间写出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战争论著《战争论》,而且他写道,战争是“政治交往”的延续,“其中掺杂了其他手段”。与常被引用的英文版相比,该书德文原版表达了一个更微妙更复杂的观点。然而不论是英文版还是德文版,克劳塞维茨的思想都不完整。它暗示,国家、国家利盖及其如何实现的理性计算都是存在的。然而,战争比国家、外交以及政策早出现了好几千年。战争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历史样悠久,并且直抵人类心灵中一些最神秘的地方,在那里,自我终结理性,傲慢支配一切,情绪至高无上,本能就是国王。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是政治动物。”继承了亚里士多德衣钵的克劳塞维茨不敢更进一步说政治动物即制造战争的动物。他也不敢面对这样一种想法:人是思考的动物,人们身上捕猎的冲动和杀戮的能力,都受思维指导

基根是史上最受人尊敬的车事历史学家,而且《战争史》是一部广受好评的畅销书。一些评论家对其写作水平赞许有加。毋庸置疑,这里的技巧是可靠的,乍看上去也是连贯的。书的主题是战争和克劳塞维茨,其中使用了大量的连接词,如“不过”和“然而”。尽管如此,我发现这段话很难称得上连贯。

写作时应恰当使用连接词-写作指南

问题首先出在第一句。为什么一本关于战争的书,一开始就告诉们战争“不是”什么呢?我知道克劳塞维茨那个格言,但当我开始读一本关于战争的书时,这一格言在我的脑海中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觉得它很难懂,第三句、第四句中基根那模棱两可的解释也确认了我这一印象。假如说克劳塞维茨的格言如此微妙、复杂和容易令人误解的话,那么得知它是错误的,读者又能受到什么启迪呢?即使熟悉这句格言的人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如果这句格言是真的,这个世界怎么会“更容易理解”呢?然而,这句格言真的错了吗?现在基根又告诉我们,它只是“不完整”。那么他是不是一开始便应当说战争并不只是政策延续的另一种手段"?

好了,我告诉自己,我要等待接下来的解释。很快我们便得知战争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在那里,我们的情绪至高无上,我们的本能就是国王。但从后面两个句子中,我们得知捕猎和杀戮的直觉是由思维指导的。这两者不可能同时正确:国王不会接受命令,因此本能不可能是国王的同时又受思维指导。我们姑且听从后一种说法,個思维占支配地位。那么,这种想法中的哪一部分是克劳塞维茨和並里士多德无法面对的(亚里士多德出现在这一对话中也很突然):人是思考的动物,抑或人思考的是如何捕猎和杀戮?

《战争史》令人困惑的开篇语,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影响连贯性的其他三个因素(这里显然都没有):明确且看似可信的否定、比例均衡的感觉,以及主旨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