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依赖于认识能力-文以识为高

时间:2024-11-18 04:26:04

公文写作依赖于认识能力-文以识为高

写作原不是天下最难的事。有了一定的知识,再稍加训练,便可以写出“像不像,三分样”的文章来。当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也不容易,像鲁迅、郭沫若,天下能有几个?尽管不易,又有谁不想把文章写好呢?尤其是机关公务员,文笔不好,如何上进。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呢?

公文写作依赖于认识能力-文以识为高

天下文章包括公文在内,如果抽象一下子,无非是“理”“事这两样东西,或论理。或叙事(包括人),或以事证理,或以理论事。所以,写文章最重要、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把道理讲明白,把事情说清楚。有的人不谙此理,以为写文章只要文字通顺就行了,结果大谬。我在评审本科生毕业论文时发现,文中的毛病不在表述方面,文句倒还通顺;而内容上问题较多,或是文意艰涩,不知所云;或是材料芜杂,看不出中心论点是什么。揣其原因,大多是作者动笔前对论述的问题没有想透,只是把相关内容的材料,这里一段,那里一段,七拼八凑,搞成一个大拼盘。这样的文章,改起来很费劲,因为作者的思路不清楚,好像打麻将抓了一手杂牌,和哪路牌理不出头绪来,终于不成气候

解决文章的内容问题,关键在于“明理”。叙事有个事理,论理有个道理,理不明,文章就不能让人明白,更谈不上让人信服,自己昏昏,别人何以昭昭。而要明理,则取决于一个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较强的同志,写出的文章,思路就清楚,内容就集中、深刻,还能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来。认识不到的东西,也就写不出来,表达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有的人写文章像挤牙膏,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使硬挤出一些话来,凑成一篇,也是内容贫乏,像个瘪三。于是,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其实,往往不是不会写,而是肚中无货,也就是对要写的事物尚无完整、清晰的认识。当年躺在病楊上的鲁迅先生管萌生过写一篇反映红军长征小说的念头,但是后来终未动笔。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当时鲁迅的身体依然很差,根本无法去搜集资料当然就不能对红军长征过程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认识,硬写自然是写不好的。

清代学者刘熙载对此有深切的认识。他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深,无以中要。”(见《艺概》)就是说,文章的好坏首先在于思想内容,而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没有高深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切中事理的要旨,文章自然写不好。所以文童的好坏,取决于作者识见的高低。梁实秋先生也认为,写文章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

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西晋文论家陆机更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文赋》)意思是说,他总是担心自己的认识不能符合客观事物,文章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认识,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而做到太难了。这里陆机提出了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物化为意,把意化为文,这两个过程在写作实践中缺一不可。其中,“物意”这个过程,需要人的认识能力来完成:“意—文”这个过程,需要人的表述能力来完成。由此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由两方面的能力合成的,即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认识能力解决文章的内容问题,表达能力解决文童的形式问题。当然,认识能力是第一位的。因为写作的两个过程中,关键是第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物、意、文这三个环节中,“意”是决定性环节,如果认识能力不行,就会“意不称物”,最后导致写作的失败。

公文写作依赖于认识能力-文以识为高

既然写文章要依赖于认识能力,提高认识能力就成了写好文章的重要途径。这方面大概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广泛地积累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认识和研究的过程,积累的知识多了、广了,洞察能力、鉴别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等等自然也就提高了。从公文写作的需要来看,主要应注意积累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求正确、精辟地分析问题;二是学习掌握文史哲经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以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三是学习掌握大政方针、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情况,以求有针对性的、从新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历史上的大文学家都是善于“积学储宝”的,所以才能思泉如涌,落笔不休。大诗人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有一天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观赏牡丹,玄宗一时兴起,将李白召至面前,命他写诗助兴李白沉思片刻,飞笔写下三首清平调词,语语浓艳,字字流葩。其中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逄",至今广为传诵。如果没有他平日刻苦“积学”,没有他六岁倒背百诗、十年遍游名山的积累,哪能有如此神笔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知识面宽,材料丰厚,才能触类旁通,文思开阔,妙语泉涌。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6年时间阅读了700多种历史著作;马克思写《资本论》读了1500多种书籍摘录了40多本笔记。光是积累材料先后用了20年时间。这“积学的功夫,看一看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水汀石地面上的“马克思脚印也就明白了。在学习、积累知识上,谁若有马克思那样大的毅力,也定能够写出一本流传后世的著作

说到读书,古人曾云:“凡读书须识货,方不用错功夫。”(清王盛鸣)但茫茫书海怎样下网?我的体会,一是尽量读名著或文化名人著作,古今中外的主要名著都应该阅读,起码是翻一翻;二是确认自己最喜爱的一位名家,一段时间内专读他的作品,而且要反复读,同篇文章每隔两三个月复读一遍,连续数次;三是读熟之后从原跳出来,即古人所说的“出书”,运用其为文的长处,铸就自己写作的风格。这是个笨办法,初学为文的同志如有志趣,不妨一试

公文写作依赖于认识能力-文以识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