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一:
10月28日至3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召开期间,我通过网络、电视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大会精神,并实时观看了新闻发布会和会议公报。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关于推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脱离社会制度的抽象的现代化,而是在具体社会制度下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并就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含丰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方位,不忘执政初心,继往开来推进党的事业。从理论逻辑看,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牢记执政使命,掌握执政规律,完善执政体系。从实践逻辑看,领导近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二、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可以说,党的领导体系建设是根本,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和保障。同时,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六个方面制度: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三、关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崛起,它不仅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还开始向强起来转变。中国能不断创造转变的奇迹,不仅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物质力量,还因为有着强大的精神基矗只有宝贵的精神,才能保证这个国家能够长期屹立不倒。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必然有强大的精神引领,这个精神引领就是“中国精神”。
中国不管处于何时,社会主义发展到何种程度,为了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党和人民不仅需要在物质力量、经济基础上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在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上立于不败之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构筑中国精神,重点就是要突出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统筹推进、久久为功,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突出质量效益、绿色导向、三产融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咬定脱贫攻坚目标不动摇,切实抓好巡视整改,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是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五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观后感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持续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此后,理论界对文化自信以及由此形成的“四个自信”的学习、研究和阐释的文章,如“井喷”般见诸报刊。有学者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底气,有学者论述了践行文化自信的思路,等等。这些研究对切实把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乃至“四个自信”的思想真谛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具有较大启示。然而,某些研究阐释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文章中,却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未能消除的被毛泽东批评的“党八股”现象、被邓小平批评的“形式主义”现象以及被习近平批评的“标签化、空泛化”现象。
首先,关于习近平的文化自信及“四个自信”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逻辑。诸多文章在梳理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和“四个自信”的重要论断时,几乎都没有注明出处,只是简单表达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对这些引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作考察,大致可将其分为四种情况:其一,在新华社播发的习近平讲话全文或从新华社关于习近平出席某次重要会议并作讲话的统发稿中,可查到该论述。其二,在上述两条渠道中都找不到,但可在党报发表的记者综述或采访稿中核查到,其权威性虽低于第一种状况,但可间接判断其准确性。如有文章报道:“2014年3月7日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1]这一重要论述的出处,是三天后(2014年3月10日)《贵州日报》登载的记者采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侧记》,以及3月13日《人民日报》登载的记者采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其三,出现在网络或微信公众号中的记者综述中的习近平相关论述,其权威性和准确性都大打折扣。如有文章报道:“2014年12月20日下午,习近平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矗’”[1]在新华社关于习近平此次考察澳门的正式通讯稿中,查找不到该段原文。其四,则是对习近平的讲话乱贴“标签”,诸多文章热衷于“以讹传讹”,如有文章把“文化自信是基幢的论断,硬生生地放到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并且还拉来了习近平的另一论断:“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上述情况表明,对习近平的文化自信和“四个自信”思想乃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和宣传,一定要作严肃考证,不能照抄照传,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会败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声誉,而且会搞乱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形成逻辑。因此,厘清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形成过程,从中揭示其思想逻辑,是研究和宣传“四个自信”的必要前提。
其次,关于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的内涵。在习近平“七一讲话”前,大部分学者都把文化自信界定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如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深层文化根源。可以说,没有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母体,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认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古老文明,前三种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中华文明衰而再兴、一往无前。”[2]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不仅涉及如何评价中华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更涉及对文化自信内涵的全面把握,即习近平所论述的文化自信,是否仅仅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最后,关于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的关系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很多学者在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后,为了论证文化自信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性,有意无意地贬低“三个自信”的价值。如有学者认为:“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3]这一为了突出文化自信重要性的空泛言辞,轻易地把语焉不详的所谓“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说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同时他认为,“增加文化自信”,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而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逻辑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四个自信’一并提出突破了”对社会主义内涵认识的“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统一的“逻辑框架,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突破”。“其首要价值就在于超越了对社会主义内涵认识的传统思维定式,进而为我们深入破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4]这同样是空泛的论述,因为整篇论文并没有说明“对社会主义内涵认识的传统思维定式”是什么,文化自信的提出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传统思维定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怎样的内涵和外延上作了“进一步完善”。如果按照作者的说法,把“道路、理论、制度”的统一视为“传统思维定式”,又非常实用主义,即为了论证一个新提法的历史定位,而毫无顾忌地贬低原有论断。
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5]上述学者的观点,至少为我们提出了关于学习、研究和宣传“四个自信”的三个问题:其一,如何厘清“四个自信”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逻辑演进;其二,如何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的关系;其三,如何厘清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的关系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四个自信”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乃至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三:
本期我们学习的主题是: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离不开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本期网上团课,共青团广东省委邀请团中央青年讲师团讲师,南方杂志社第二党支部书记、时政部主任李焱鑫,为我们专题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力量。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效的、管用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会议上用“13个坚持”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制度。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真正发挥和不断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依靠的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做为根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做为保障。“中国之治”源于“中国之制”,体现了中国智慧。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要在工作中淬炼思想、锻炼本领,紧紧跟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五: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谈中国或者中国崛起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个形容词就是“精彩”。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而文明型国家是 “百国之和”的国家,也就是历史上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超大型国家。那么它的文化自然也是“百国之和”的丰富多彩。而且这种精彩不仅是时间上的——数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而且是空间上的——发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不妨从餐饮文化切入来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西餐中,比较公认的、最好的菜是法国菜,但法国菜主要是法兰西一个民族的菜肴,而“百国之和”的中国,仅是最富盛名的就有八大菜系,其中任何一个菜系拿出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都超过法国菜系。再加上这些菜系的各种分支以及其他许多菜系,一切都是中国漫长历史上“百国之和”的产物,只能用“精彩万分”来形容。其实餐饮文化只是中国文化丰富性的一个缩影,其它文化领域也类似,从文学到诗歌,从美术到戏曲,从音乐到建筑,从家居到民俗,物质遗产也好,非物质遗产也好,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举世罕见。随着中国迅速崛起,越来越多国人开始体会到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无穷魅力,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力,中国大地到处都是灿烂的文化风景线。
中国文化的精彩还在于其海纳百川、融多样为一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延绵不断的文化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包括儒、释、道的互补。这是一种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包容,“大道并行不悖”的传统,这与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无休止的宗教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光是方言就有成千上万种,还有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在一个文明型国家内部,这种差异是无比的精彩,大家欣赏这种差异,热爱这种差异。这些差异都可以在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此外,中国文化的精彩还表现为开放和时尚。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和异域的文化元素纷至沓来,与中国文化碰撞,这种碰撞使中国文化更加精彩万分。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甚至是非常时尚的,比方说互联网来自西方,但在网络世界里,侠客传奇、三国、西游、水浒、封神、山海经都可以大显神通。与外界大规模的文化互动,激活了许多中国文化的意象和资源,激活了中国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从视频作品到影视大片,从《流浪地球》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手机表情包到动漫、VR等等,都是如此。无疑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心得体会六:
党的十九大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标志性意义。_,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帮助读者深刻领会、学懂弄通做实,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邀请各界名家、专家畅谈十九大,他们将结合各自的实际谈体会、谈收获、谈打算。敬请关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以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是前所未有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定位是前所未有的,为文化艺术工作者指出的方向、提出的任务是前所未有的!”17日,北京气温骤降,窗内却温暖如春,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谈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会时,不仅一字一句背诵了报告的多处原文,更满怀激情地一连用了3个“前所未有”来概括自己的切身感受,他坦言最近一直在阅读和深入思考十九大报告,“获得了很多启发”。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王蒙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什么是美好生活?仅仅GDP高了,物质水平提升了,收入增加了,就是美好生活了吗?当然不是,美好生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富起来之后,人民都渴求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希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这些都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文化指标。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各种错误思潮、社会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让王蒙体会更加深刻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清晰、明确、深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了我们文化的根脉、本原。”王蒙说,“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际上也阐明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历史上,曾发生了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对立起来的一些认识,实际上,革命文化中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思想,哪一个不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呢?怎么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王蒙认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则是讲清楚了文化自信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语境,离开了这个语境再谈文化自信,就容易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