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3篇)

时间:2019-06-08 08:08:08关键词:尾巴,教学,反思,优秀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第1篇(全文411字)

比较尾巴这首童谣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较”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儿童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童歌曲朗朗上口,简洁易懂,充满了儿童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以阅读训练为出发点,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联系,并用适当的语言将它们串起来。例如,一开始,我引进小动物来进行比赛。请猜猜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突然,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学生们的眼睛“嗖”地一声盯着老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儿童歌曲的最终知识拓展和模仿中,儿童歌曲的句型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应用。学习完儿歌后,我设计扩展了这个链接,用课件展示了其他六种小动物(老鼠、燕子、金鱼、马和豹)的图片,生动的图片再次激发了孩子们创作儿歌的欲望。他们能够掌握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诗歌的风格编写儿童歌曲。这一创作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在使用积累的文字和句子中感受到了动物尾巴的可爱,因此他们对动物充满了爱。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3篇)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第2篇(全文541字)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二至四自然段,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给学生介绍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仿照二到四自然段的写法,练习说话。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本节教学中存在问题: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3篇)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第3篇(全文2185字)

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凭借,因此,在课堂实际操作中,不能只抱住教材的内容或教参中的答案,而应教给学生活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向导。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发表自己不一样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将不断迸发。语文第一册《比尾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抓住三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奇特的尾巴。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教学中应该以观察图片和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语文实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比尾巴》一课中,引起我反思的是这几片段:

【教学片段一】

在引申拓展中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以及使用时,适时进行语言文字说话训练,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看,比尾巴的比赛还没完,那边,又有很多其他动物(随机出示动物图片),他们也要来比尾巴,有老鼠,老虎……等。

出示填空:看,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有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

生:(看到那么多新的动物,学生表述出兴趣。)

师:老鼠要先来比,它的尾巴----细。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其他朋友也来了,请你们也来模仿课文,编编诗歌。

生:(自己关上喇叭,编诗句。)

生1: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像剪刀?

老鼠的尾巴细,乌龟的尾巴粗,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2:谁的尾巴直?谁的尾巴卷?谁的尾巴像鞭子?

老虎的尾巴直,小猪的尾巴卷,狮子的尾巴像鞭子。

分析一节课往往是由几个学习环节组成,前一个教学环节向后一个学习环节过渡应该良好而顺畅。本堂课中,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一步步引导学生先观察动物尾巴的形状,用上“___的尾巴像____”说一句话,再从一句话过渡到一段话,就像《有效教艺术》中所提及,只有通过这种有效的联结,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优化的学习过程。语文课堂含金量可以归结为8个字:理解--积累--内化--运用。让孩子在识记生字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特点,此为理解。引导孩子会观察其他动物尾巴外形特点,并用“___的尾巴像____”说一句话,此为积累后的内化。最后,从句过渡到段,激发他们自己模仿课文,编编儿歌,这就是运用。本堂课遵循着以上几点,贯通了整个学习内容,小朋友提高、优化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得更加扎实有效。

【教学片段二】

引申到尾巴的作用,当说到猴子可以在这棵树上荡到那棵树上,猴子的尾巴可以荡秋千,靠的就是它的尾巴。这下把孩子们乐坏了,有的孩子不免露出羡慕的神情,有的孩子干脆做起孩子荡秋千的动作来,更有甚者,举手非站起来发言,我看到孩子们那么投入,就让他们说,这时一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孩子的尾巴会荡秋千,我也想荡秋千呀。”另一孩子赶紧站起来说,老师,那就赶紧做一条尾巴吧,装在人的屁股上,我们不就可以天天荡秋千了呀!当时说得大家都乐了。如此童真的言语,已几乎在我们的课堂中灭绝!是谁,让孩子们如此成熟;是谁,让课堂缺少天真!

【教学片段三】

在课堂教学中,的确得解放学生的口、脑、眼、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谈,认真地想,动手去操作,无拘无束地说。这样,学生在碰撞中拓宽视野,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真正让孩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课文教学除了灵活处理教材外,还应适当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教育,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中明理。如,讨论完以上各种动物尾巴特点后,同学们学习兴趣还是那样高涨,我趁势再抛出一个问题:

师:“刚才,动物们比尾巴比得可认真了,它们懂得从多方面进行比较,有比颜色的,有比样子的,也有比用处的,等等。下面,我们也来比一比,好吗?那么,你准备和别人比什么呢?”

生:“我要和同学比本领”。

生:“我要和同学比学习成绩”。

生:“我要和同学比谁的字写漂亮……”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学校讲到家里,从学习上讲到文明礼仪,从现在讲到将来,真是无话不说,课堂上其乐融融。

【教学反思】

以上的教学片断,引起我深深地思考。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力求让课堂生动起来,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新知识相互结合,整堂课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富有活动力的课堂,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在课堂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坦认为:“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是讲假如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那么学生更乐于接受。尤其对刚跨入校门的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大家都知道他们上课时有效注意时间仅有十几分钟,怎样才能使学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了。在本课中还采取了画尾巴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上台给动物画上尾巴,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互相评议,画的怎样,应怎样画。这一过程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次,我们要不断激励孩子,对学生来说,课堂上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老师的亲切话语,带头鼓掌、奖励小礼物等等,这些都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温暖的涟漪。我们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应时时关注学生点滴发展,鼓励他们的探究和发现通过学生当评委,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去看、去听,在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识,并且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课堂上学生的话多了。教师的话变少了。但课改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离开教师的指导,那将是一盘散沙。我们要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组织激励、评价、点拨等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要体现教师的引导艺术。

比尾巴的教学反思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