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第1篇(全文621字)
【知识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能力目标】
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育目标】
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暗喻句子的含义。
【策略和方法】
引入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
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教学课后记】
本课时计划可行。要在讲清朦胧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几遍,也可结合目标检测让学生去理解。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第2篇(全文650字)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情感,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
2、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初步感受朦胧诗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在探究、合作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采用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的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诵读独自品味和彼此交流的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2001年12月,在北京中外经典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总策划总撰稿人著名诗人西川选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作为朗诵会的第一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人们如此青睐它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江河,去聆听他的《星星变奏曲》。
二、作家介绍
江河1949年生,原名于友泽,诗人,诗集有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三、导读
1、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知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2、老师配乐朗诵,再现诗歌的情感与思想。
3、学生自读、听读后谈各自的感受。
四、导学
1、介绍朦胧诗。
2、自读交流自己的发现。
3、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
4、现在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意义?学生谈体会与认识。
5、齐读作品,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与思想。
6、学生默读,思考,看自己是否能从诗歌有所发现,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7、将江河的《星星变奏》与贺敬之的作品《三门峡──梳妆台》进行,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五、小结
著名诗人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通史互相理解的,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我想这也是江河以及那一代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结构图示】
星星变奏曲
第一节:对光明的向往
第二节:对现实的批判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第3篇(全文673字)
一、教学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意蕴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3、感知诗歌中的“星星”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4、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掌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不同程度的会遭受心灵的劫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站在现实的苦难中,遥望幸福的彼岸。如果说越是痛苦中的人,越是幻想幸福、向往幸福,这是人的本能,那么,越是痛苦中的人,越是以自己的行动去追求幸福、寻觅幸福就是人性的高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星星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高贵的诗。
(二)美美地听。
播放罗京范读。
(三)美美地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小组展示。
(四)美美地品。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句进行自主品析、交流。
教师总结:
第一节:
意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
意境:甜蜜、温馨、自由、芬芳的光明世界。
情感:对光明、美好的理想社会的热烈向往。
第二节:
意象: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意境:凄苦、寒冷、孤寂、压抑的黑暗现实。
情感: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否定。
(五)归纳主旨:
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追求光明的。决心。
(六)资料补充:
意象化和象征化是朦胧诗重要的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成了朦胧诗的核心。
(七)总结:
世界是不完美的,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痛苦时给自己勇气,像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八)作业布置。
每个人心中都有痛苦、祈盼和追求,仿照“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