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入口第1篇(全文1989字)
会计证每年继续教育
编者按:按照会计法规,取得会计从业证书的人员和会计职称的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不少于24小时。按照会计法规,取得会计从业证书的人员和会计职称的人员,每年都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不少于24小时。各省、市地区,都是结合会计证年检来进行这项工作,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才能对会计证进行年检。
年检其实就是证明你参加了继续学习。
每年年检完了会在会计证上盖章。还有说明你从事继续教育学习的大概情况!
参加职称的学习也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的办理
持证人员的年检工作由各单位集中办理,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统一到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领取表格,并集中办理年检手续。参加年检的持证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内容和要求,由本人逐项如实申报,并提供相关证明,由会
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汇总后,由单位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审核并签名盖章,加盖单位公章后,报主管部门初审,再送财政部门年检。不在会计岗位的持证人员也由单位一并办理。无工作单位的持证人员直接报财政部门年检。
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主要审核和检查持证人员的下列情况:
(一)工作单位、学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者职称变更情况;
(二)完成规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和学时情况;
(三)会计从业资格注册登记情况;
(四)已经注册登记的持证人员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纪律情况,依法履行会计职责情况。
年检时除年检登记表和单位汇总表外,还应当携带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个人学历变更证明(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变更证明(两年内在当地考试合格人员不需提供证明材料,异地考试人员须提供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聘用变更提供聘书原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证原件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表彰奖励证书原件。
四、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缓进行年检: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账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经查实,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后,提交已改正证明材料后通过年检。情节严重的,由主管财政机关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五、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缓进行年检,查实后由主管财政机关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
(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六、持证人员在被审查(单位负责人应在“所在单位意见”中说明)期间,暂缓进行年检。因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计人员,由主管财政机关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暂缓年检的,在年检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进行年检审查。仍无定论的,应予通过年检。
七、持证人员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不予通过年检。符合延期学习培训的,在完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后通过年检。持证人员不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纪律,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责的,经单位及主管部门认定,不予通过年检。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但相关人员未持有会计电算化初级及以上培训合格证书的,不予通过年检。既无会计电算化初级及以上培训合格证书,又无珠算等级证书(五级及以上)的,应要求持证人员必须在两年内取得两种证书之一并在证书上载明,否则下次年检不予通过。
八、在年检过程中发现持证人员用假学历等手段骗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主管财政机关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九、单位无正当理由,对因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在年检登记表上不签署意见或签署不同意年检等意见,财政部门应予严格审查,确属于打击报复的,应予通过年检,并对打击报复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十、财政部门应当对参加年检的持证人员报送的年检材料进行审核、检查,符合条件的,应予通过年检,并在年检登记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加以记载。未通过年检的也应在年检登记表上加以记载。暂缓年检的,在年检登记表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加以记载。持证人员未参加或未通过年检的,其持有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证书载明的最终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行失效,并自失效之日起2年内(含2年)不得重新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十一、会计从业资格年检不收费。严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向会计人员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借机推销教材、举办培训班等。
十二、要加强年检工作的组织领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组织专门力量,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采取多种形式,方便单
位和会计人员进行年检。要制定年检计划,周密安排,在正常开展年检工作的同时做好其他会计管理工作
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入口第2篇(全文4114字)
镇人社发„2011‟41号
镇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转发《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现将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汉人发„2010‟172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汉人发„2010‟172号文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各事业单位,档。汉中市人事局文件
汉人发„2010‟172号
汉中市人事局
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
办法(试行)
各县、区人劳局、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增强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也是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省人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汉中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09--2020)‣的要求,现就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继续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和“发展绿色汉中”,实现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坚持以知识更新为主题,以增强素质为重点,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知识更新培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主力军作用。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凡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专业科目和共需科目。
(1)专业科目内容:立足于科技前沿,体现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按照专业实际确定学习内容。重点放在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节能环保工程研究、科学高效综合管理等方面,根据高、中、初级职称的不同层次,结合专业工作和承担的专业科研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引领专业技术人员紧跟各专业科技发展,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2)公需科目内容:着眼于专业技术人员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意识。重点放在政策法规、国情市情、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道德、知识产权(权益保护)以及科技论文运用、调查研究技术、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通过学习,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业务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维护安全稳定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继续教育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重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采取集中培训、举办研修班、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继续教育活动。优化学习科目结构,大力推行现场教学和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教学方法,提倡研讨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由教育方法创新向学习方法创新的转变,由思维创新向研发能力创新的转变。
三、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涉及到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层次比较复杂,因此,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当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1)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继续教育工作;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范继续教育行为;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落实公需科目教程,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审核继续教育考核结论,颁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2)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期规划和计划,开发专业科目教育资源;发布继续教育工作信息,落实专业科目教程;编印专业科目教材,确定专业科目培训辅导人选;实施专业科目培训教育,对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3)市、县(区)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构成情况,按照地域或隶属关系,就近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教育形式和内容。县(区)专业技术人员也可结合个人专业和从事的科研项目的实际,直接选择参加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科目教育活动,单位应当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学习培训,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当积极吸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接受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4)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制定规划、举办培训活动时,要通盘考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四、继续教育的考核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实行学时制和学分制管理。凡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1学时按1小时计算,下同),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4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的学习时间应当占到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的2/3学时。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适当增加继续教育的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按规定必须设置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后,必需参加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考试,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单科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两科目考试成绩分别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综合学分才能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研修班或业务进修,时间达到10天以上(不含路途时间)的,且通过举办单位考试或考核合格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学术交流或技术考察活动,其学术交流成果被评为三等奖以上者,技术考察成果被行业实际应用或被主管部门列为当地行业发展计划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参加市、县(区)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和挂职锻炼的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持有主管部门的工作鉴定,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在职参加学历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当年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它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需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的,由所在单位将学习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考试)结论等情况送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也可将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取得合格学分,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社厅统一制式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当前职称改革工作的十条意见的意见‣的规定,2010年全市申报晋升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含行业主管部门对晋升中级职称有专门规定的),必须完成规定学时学分,取得继续教育证书。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岗位聘用(续聘)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聘用(续聘)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得获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五、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和培育继续教育基地,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实现继续教育基地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市、县(区)两级管理,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按照资源共享、质量优先的原则,分级建立继续教育基地。
继续教育基地的标准是:具有固定的学习培训场所和设施,管理机构健全,拥有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其中,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2/3以上,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1/3以上。
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全市高级和市属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公需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也可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专业科目的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本县(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没有条件建立基地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可以委托市级基地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基地组建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负责,争取在2010年6月底完成,并统一向社会公布,2010年7月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市、县(区)继续教育基地的业务活动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事职改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得超越审批的专业范围,借继续教育基地的名义举办其它培训活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每年要对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和评估,对不具备条件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基地,取消其从事继续教育的资格。
继续教育基地实行有偿性培训服务,学习培训费用按照省上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
继续教育基地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地按管理权限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相关手续。
六、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是一项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长期工作,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要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做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要组织人员对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学习培训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完善继续教育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审核备案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发放工作,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文化、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的特点的继续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对于需要通过评审才能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之前,完成当年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任务,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提供方便。
经济、会计、统计(包括取得执业、职业资格,参照经济专业资格条件聘用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分散,主管部门不便于组织进行学习培训,可以参加市级继续教育基地组织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经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向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后,通知本人所在单位。
在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要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要注意总结和推广继续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汉中市人事局二0一0年四月十五日
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入口第3篇(全文5885字)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问题问答
一、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政策法律依据是什么?
目前,河南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河南省百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法律、政策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的。
二、什么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吗?
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是法律和政策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
四、哪些专业技术人员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所有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收费依据及标准?
根据《河南省社会自愿性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豫计收费[2003]2304号文件第四条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中介机构等开展的自愿性质的培训,除实行市场调节价以外的培训,其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按照“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具体收费规定如下:
1、报名费,每人不超过10元。
2、培训费:
一般业务理论知识培训,每人每课时(45分钟)不超过3元。
3、资(材)料费:培训所需的教材、资料可另外收费。由出版社公开发行的教材,按定价收取;培训单位自编或购买外单位的辅导材料或讲义的,按实际印刷工本费或进价收取。
资(材)料费的具体收取金额,由培训单位据实测算,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核准。根据该文件精神,经申请获得了收费许可(证号为安20130014)。收费标准是:培训费每人每课时(45分钟)3元。
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哪些内容?答: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
七、什么是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是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政策、基本理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现代科技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协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拓展知识结构。
八、公需科目内容怎么确定?
公需科目是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当年公需科目培训内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
九、公需科目培训由谁组织开展?
公需科目培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和要求,适时设立具有行业特色和形势需要的公需科目培训项目,统一组织开展。
十、公需科目学时有什么规定?
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时间为:中、高级不少于26学时;初级不少于22学时。
十一、公需科目培训有哪些形式?
答:一是基地培训,就是当年符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条件的人员在继续教育基地参加面授培训;二是网络培训,除参加基地培训外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继续教育网络而开展的远程教育。
十二、什么是专业科目?
专业科目是指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行业专业新理论、技术、信息,以及行业内专技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研究生产、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主要目的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十三、专业科目培训由谁组织开展?
专业科目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施教机构和用人单位具体实施。
十四、哪些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科目申报?
答:所有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科目申报。
十五、专业科目申报学时有什么要求?
答: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度累计不少于6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52学时。
十六、专业科目培训有哪些形式?
1、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进修班、研修班、培训班;、到科研、生产等单位服务、实习进修、出国进修或参加相应的学历教育或攻读学位;
3、参加省辖市级以上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和交流;
4、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
5、在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的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出版与本业务相关的论文、著作(译作)、以及论文被重要科技、社科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等;
6、在科研、技术推广、教学、医疗等活动中获得各类重要奖项;
7、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执业资格)、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等考试合格;
8、参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挂职、科技特派员和扶贫工作以及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本单位、行业组织的服务基层活动;
9、参加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与本业务工作有关的有计划、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
10、参加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其他继续教育形式等。
十七、专业科目申报有哪些类型?
1、参加国家部委、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学习、培训、研修班等活动
2、参加学历、学位教育
3、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或参加省级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
4、参加国家级课题(项目)研究
5、参加省级课题(项目)
6、公开发行出版著作(译作)、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论文被收录
7、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按照发明专利主持人排序
8、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社科奖等奖项
9、专题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批示的
10、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或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
11、参加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或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2、参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和挂职锻炼
13、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单位、行业组织
14、其他类别的继续教育形式
15、年度内在境外工作超过6个月、年度内因病假超过6个月、生育或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况
16、平时工作中好的体会或经验做成小课件上传到安阳市继续教育网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17、在本系统内由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培训、
18、自学与本人专业有关的书籍笔记
十八、专业科目申报时学时如何计算?
1、参加国家部委、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学习、培训、研修班等活动,学时按承办单位要求确定,或由选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确定。
2、参加学历、学位教育,考试合格者,每门课15学时认定;课程进修,考核合格者,不满6个月的,每月按10学时认定,超过6个月的,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
3、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的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6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6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交流会议的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5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6学时。
4、参加国家级课题(项目)研究:在国家规定的完成时间内,主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每年确定为42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24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确定为30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8学时。
5、参加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每年确定为30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8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确定为18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0学时。
6、公开发行出版著作(译作),以每万字为单位,主编确定为9学时,副主编确定为6学时,其他著作人确定为3学时;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家一级学会主办并经出版部门批准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确定为40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在省级专业刊物(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确定为30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在2000字以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确定为20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增刊、副刊除外。其论文被SCI、SSCI收录的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被EI、ISTP、ISSHP收录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确定为42学时,其他作者确定为18学时。同一篇被收录的论文,可选择认定最高学时,不得重复计算学时。
7、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按照发明专利主持人排序,第一名确定为48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6学时。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第一名确定为36学时,同上以此类推。
8、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社科奖的,一等奖以上获奖人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社科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46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获得国家部委优秀科研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社科成果奖和省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项,一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46学时,二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42学时,三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38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获省辖市、省业务主管部门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等市厅级奖项,一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38学时,二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34学时,三等奖第一获奖人确定为30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
9、专题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批示的,确定为20学时。
10、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者每个模块计12学时;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A级合格者,确定为24学时,每错一级减少6学时。
11、参加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者,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参加全国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者,确定为46学时;参加全国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者,确定为36学时。
12、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和挂职锻炼工作满一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公需和专业科目的学时。
13、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本单位、行业组织的服务基层活动,继续教育时间按每天5学时确定。
14、其他类别的继续教育形式,由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省业务主管部门参照上述标准确认学时,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认可。
十九、专业科目学时的折算周期?
答:学时折算周期均为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在此时间范围内取得的专业科目学习成果,都可以进行申报。如2015年的专业科目从2014年9月1号开始取得的成果都可以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
二十、专业科目什么时候申报?
专业科目在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在申报周期内随时可以申报。二
十一、专业科目学时网上申报的具体方法?
答:学员登录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入“学时申报”模块,进行专业科目学时申报。申报内容包括:
(一)申报描述:对当前申报的情况简要描述。
(二)申报类型: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类型。
(三)申报等级: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等级。
(四)学时系数:按照选择的申报等级说明来填写。
(五)学时基数与申报学时大多数情况都由系统自动生成。学时系数×学时基数=申报学时
二十二、专业科目申报的政策依据
答:《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说明。
二十三、参加了专业科目的学习,但在申报类型中没有符合自己情况的类型,如何申报?
答:请先与本单位的主管单位局委联系,由主管单位局委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协商后再进行申报。
二十四、参加了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是不是意味着不用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专业科目学时?
答:不是的。目前网络学习只是公需科目培训,和专业科目培训不是一回事,专业技术人员还需在网上申报专业科目学时。
二十五、专业技术人员的哪些成果可以申报专业科目学时?
答: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为提高专业水平的行动。如论文、著作、课题、获奖和其他类别的培训等继续教育学时项目。二
十六、平时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可以算作专业科目培训吗?
答:专业科目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成果,平时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只是工作任务,不能算作专业科目培训。只有把工作内容形成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等成果形式才算是专业科目。如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是工作任务,只有在教学方面取得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等成果才可以算作专业科目。
二十七、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科目学时由谁负责审核?答:专业科目学时由用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认定,人社局负责抽检。二
十八、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科目学时不够怎么办?
答:用人单位每年有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科目培训的义务,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提供培训机会导致专技人员专业学时不够的,单位必须向人社局出具书面材料说明原因同时提供培训落实计划。
二十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有什么作用?
答: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和岗位聘任(聘用)、工作考核、职业注册、申请各种奖项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从2013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岗位聘用(续聘)和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各级各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聘用(续聘)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得获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不得申报各级各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三
十、公需科目培训完成了规定的学时是不是意味着完成了继续教育培训?答:继续教育包括公需科目培训和专业科目培训,公需科目培训达到规定的学时还得完成规定的专业科目学时。
三
十一、完不成规定的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学时对专业技术人员有何影响?答: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完成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达不到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证书不予年审,将影响到职称申报、岗位聘任等。三
十二、专业技术人员怎么申报专业科目学时?
答: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著作、课题和其他类别的培训等专业科目学时项目,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关实物证明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鉴章后从网上申报。三
十三、主持市级课题可以折算专业科目学时吗?
答:可以。课题组主持人确定为18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8学时。三
十四、发表的论文字数低于2000字可以折算专业科目学时吗?
答: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近2000字的可以折算。三
十五、内资、增刊上发表的论文可以申报专业科目学时吗?
答:不可以,必须是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的CN正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才可以申报专业科目学时。
三
十六、职称外语考试过了国家线申报职称时不受时间限制,是不是申报专业科目学时时也不受时间限制?
答:不是的,当年通过的职称外语考试算作当年的专业科目学时,不能往后计算。
三
十七、哪些情况下继续教育学时可以按实际在岗时间计算?
答:年度内在境外工作超过6个月、年度内因病假超过6个月、生育或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况按实际在岗时间计算学时。
三
十八、专业技术人员发表的论文、课题、著作获得市级社科成果奖可以折算专业科目学时吗?
答:可以的,市级奖励按获奖级别确定相应的学时。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为20学时,二等奖第一作者为16学时,三等奖第一作者为12学时。以此为标准,每排序错后一位减少3学时。
三
十九、参加公需科目学习能折算为专业科目学时吗?答:不能,公需科目是公需科目内容和专业科目是两个概念。
四
十、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周期内继续教育培训没有连续进行,在申报职称时有影响吗?
答:继续教育培训必须是连续的,如果在一个任职期内中间有断档,将重新开始计算培训年度,待完成所需培训任务后方可申报职称。四
十一、单位证明能否作为申报专业科目学时的依据?
不可以。单位证明所列的为提高专业水平的活动,只有在主管部门及市继续教育协会备案的方可按要求折算学时。
四
十二、自学笔记能否申报专业科目学时?是否需要全部上传?不需要。只需说明学习什么书籍、写了多少字读书笔记,单位鉴章验证即可。四
十三、为什么要申报专业科目?一是为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二是督促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研究专业知识。四
十四、继续教育证书如何发放?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继续教育有效证书统一为《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以下简称《继续教育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发放、管理。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人事(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按照《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号编码规则》的要求,负责本辖区、本部门继续教育证书的申领、编号、备案、审验和发放管理工作。
《继续教育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或单位集中保管。证书丢失、损毁以及登记填满后,应按照发证渠道,及时申请补发或更换继续教育证书。
安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入口第4篇(全文9806字)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讨
0***
2009级会计与审计班李雪梅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会计及相关经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不断发展和变化,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保持与职责相适应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供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也依据《会计法》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管理部门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为会计人员管理部门组织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是各级会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应当抓好、抓实,二不能流于形式。
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立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及会计继续教育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现状会计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继续教育体制。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发展方向
【前言】目前,由于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自学也能解决问题。其次,单位没有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也没有考虑到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差异和行业差异,没有对不同行业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使每位会计人员都能从培训中真正受益。同时,培训机构也承担着考核工作,个别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再次,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网上继续教育和网上考试使得替学替考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有的单位由一人专门负责所有人员的听课和考试,更使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初步探讨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建立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及会计继续教育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会计继续教育体制。
第一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概述
1.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定义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又叫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1.2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1.2.1《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法》第三十九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的规定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1.2.2《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从业资格后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在1997年发布的《会计证管理办法》中开始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纳入会计证管理范围,之后,在先后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此也都有相关规定。2005年3月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1.2.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为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2007年1月财政部发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对象及分级培训、内容和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该规定的出台,使我国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走上了一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对各级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1.2.4继续教育内容、对象和师资要求
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将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分别针对取得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教授职称、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承担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承担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
1.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3.1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主要是顺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显然,会计工作是受客观经济活动制约的,客观经济活动变化了,财务会计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会计环境也必然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得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会计继续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
1.3.2会计准则不断变化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改革。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到1997年颁布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到2001年试行《企业会计制度》,又到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都明显表明我国会计事业正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也造成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节奏非常之快。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内容。
1.3.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新时代会计教育的首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核算涉及到诸多关系人的利益,加上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价值观来做出判断。会计人员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将会在会计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以前并未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待,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会计诚信严重缺失,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将会造成重大破坏,也会对其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会计继续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摆在首要位置。
1.3.4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着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发生了改变。通常企业内部会计与管理当局是一种雇佣契约关系,只有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立场一致,才会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同时,管理当局需借助于会计信息系统,以财务报告为载体向其委托人、债权人等报告企业经营业绩,这就决定了管理当局希望与会计人员建立一种有利于管理当局的契约关系,且主导权要在管理当局方,这样会计人员就不得不考虑雇主的利益,也就无法阻止管理当局的违法行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使会计行为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各方面都试图对会计施加影响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立场处于更为复杂的境地,在这种会计主体多元化、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3.5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
为了尽快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国不断完善了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陆续颁布一系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法律、法规,使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得到迅速更新和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管理工作,掌握新法规、新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必须。由于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状况比较落后,尤其是高级人才更是十分匿乏,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我国持证的会计人员达1500万,但高级会计人才却不足40万,且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为主要专业技能,真正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有300多万。这就给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增加了难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社会会计队伍的状况,则关系到整个会计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培训会计人才尤其是高级会计人才的紧迫性。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作出长远的科学规划。因此,发挥高校和社会培训等多种渠道培养会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通过高校与培训机构互动,与发达地区互动和与国外互动,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人的智能最大化,是为学生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的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第二章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调动了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和人员素质的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来源的复杂性,加上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所以说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才缺乏,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在大力发展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组织好大规模的会计在职教育,要不断改进培养渠道、组织形式、教材体系,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以激励会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2.1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
2.1.1强制性
财政部颁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学习内容、学时由财政部会计司拟订,具体实施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其运作格局是培训单位培训,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
2.1.2层次性
由于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都必须接受继续教育,这些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专业资料(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按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
2.1.3大量性,大规模
我国有1500万会计人员,一个县一般也有一千多会计人员,每年都要全部轮训一遍,无论是会计人员数量还是培训工作量都是大规模性的,都是史无前例的。
2.2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由于各级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自学也能解决问题,并没有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更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
用,往往重任用、轻培训,严重影响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单位就算重视会计继续教育,但是实际上用于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投入也很少。主要表现是:不愿报销会计人员的培训费;不支付会计人员培训期问的工资;不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不力等。
2.3会计人员对自身的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会计工作也属于专业技术工作范畴,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会计人员需要更新和学习的知识将成倍增加,其主要途径就是继续教育。但现阶段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资,会增加负担或个人的经济压力,不愿对会计继续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投入),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为应付会计证的年检而接受继续教育,存在着做表面文章,缺课、少课、应付考试等现象。有的即使参加了培训班,认为与自己目前所在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沾边,只是为了应付课时数,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不上课,只参加考试。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得继续教育变成了例行公事,流于形式。严重影响着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正当理由不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培训学时;指派他人顶替自己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顶替他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只报名而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指派他人顶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不按规定完成自学内容。
[2]2.4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问题。会计继续教育只重视持证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这样,必然会使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不被包含在继续教育的范围之中,造成一部分会计管理和教研人员忽视了对日常工作中较少用到的新知识的学习,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2.5会计继续教育的定位有偏差
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被简单地定位于岗位定向培训,实际操作中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然而,知识经济下最本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表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上,就是造就一批优秀创新型和拔尖会计人才。因此,会计继续教育应定位于对会计人员进行创新教育。不仅教会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各种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2.6现阶段远程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
2.6.1学习环境受硬件、软件限制
远程教育模式必须有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这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成问题但对较小的县级市以及乡镇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地区就无法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由于受到上述硬件、软件环境的限制,目前会计继续教育还需集中面授来补充,或采取其他方式。
2.6.2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和考试
远程教育模式是由学员直接通过互联网点播会计网校课件学习,由系统自动记录学习时间,这对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存在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和考试的问题。而且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存在十分严重替考的现象,有一部分的学员直接甚至交给别人“包办”,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达不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效果,流于形式。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效果,流于形式。
第三章我国会计继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考核、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
严格的考核制度,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正确评价继续教育接受者执业水平是否提升的重要前提。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制度则是用人单位正确使用会计人才的有效依据。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肯定和人员使用,反过来又将激励会计人员接受新一轮的继续教育,从而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良性循环。因此,建立考核、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对促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应当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会计工作者、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等的依据之一,对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者未完成接受培训时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对无正当理由仍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的依据。
总之,应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会计行业的大事来抓,以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道德决策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分析、预测及风险防范能力。真正发挥会计职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2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能够节省时间、缓和工学矛盾、简便易行、收到显著的效果就是好方法。由于会计职业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效益性、灵活性等特点,其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于会计正规教育。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符合会计职业继续教育特点的具有高效性的教学方法。
3.2.1案例法
案例教学法是老师通过剖析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向继续教育对象讲解有关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法能让学员通过实例.理论联系实际,较快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譬如,近年来世界各国发生了众多的财务舞弊案,这些案例有许多共同点,如舞弊手法主要是钻准则或制度的漏洞,或者是直接违反相关准则或制度。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讲解相关的准则或制度,从而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准则或制度出台的原因、背景、意义等。
3.2.2讲座法
由掌握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会计实务界专家或把握会计某一领域发展动向的学者作专题报告或系列讲座,使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从中学到会计新知识、新方法,了解会计发展新动向。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于较高层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3.2.3讨论法
作为实务工作者,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在继续教育中,可以采取互动的教学形式,由学员将这些问题提交给授课教师,教师整理归类后进行讲解,并鼓励学员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实现教学相长。
3.2.4模拟教学法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可以在模拟会计环境的实验室里,学习有关实务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3.3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督、考核与评估
培训单位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者,它的施教水平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因此对培训单位要加强指导、考核和监督,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学员意见反馈制度,建立健全对培训单位的考核、评估体系。考虑到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是常态性的工作,需要较多的人力保障,此外,考核与评估需要具有专业评估人才的组织和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因此,我们建议由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来实施,具体的程序如下:
3.3.1事前核准
对培训单位进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市场实行核准制。培训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与承接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和设施;(2)拥有与承接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3)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具备以上条件的培训机构才能向厦门市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提请核准。
3.3.2事中监督
事中监督实行跟踪抽查制度。根据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查培训课堂,对培训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场地、教学环境以及课堂教学的方法、特点、效果等进行实地检查、跟班听课,或随机抽一部分被培训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填写“检查情况说明书”,对发现的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矫正。
3.3.3事后考核、评估
事后考核建立学员意见反馈制度,“学员意见反馈表”设计应讲究全面性、系统性、合理性,每次培训结束时,要求各培训单位及时组织学员填写“学员意见反馈表”,并上交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备案。事后评估实行专家评审制度。组织会计教育界、实务界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定期对培训单位进行评估。结合“学员意见反馈表”和“检查情况说明书”,设定包括办学条件、办学现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教育效益等五个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使办学机构与主管部门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工作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
3.4发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素质教育,将以培养高智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计划将充分体现拓宽会计人才的知识面,按照管理“通才”的标准进行培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终身教育,将建立会计专业人才终身接受教育的制度,以始终保持会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所以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为学生准备一切的教育,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终身教育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一二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会计人员将不断回归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为此需要做了很恰当的解释。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终生独立自学能力就成为会计专业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创新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不创新,就灭亡”,就会计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会计教育不断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推行会计教育普及将成为未来会计教育发展的另一战略目标,通过多层次、多面向、多渠道及多种方式的专业教育,让会计基础知识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性知识,以进一步发挥会计人才的社会性作用。
从会计教育提高方面讲,会计专业的学位教育在专门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专科层次可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职业需要协调若干专业,如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等,以达到培养专才的目的;本科层次中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以达到培养通才的目标;研究生层次的硕士可不再细分专业和专业方向,博士可按研究方向或领域设若干专业或方向,如会计理论、审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等。
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下,会计作为边缘学科的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会计将最终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专业。
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入手,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方法》为依据,对无证会计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不达标的会计人员应坚决予以停用,对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应暂停或永久取消会计从业资格并广而告之,对优秀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施优胜劣汰。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的建议是:(1)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仍作为主体力量对会计教育施加影响。要让会计人员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力宣传,宣传的对象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纠正那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财会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重视继续
教育,积极支持、关心、投人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这样才能使继续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积极性有待提高。
(2)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此外,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好。笔者认为,会计继续教育中,在强调会计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会计实践环节建设。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是用人单位反映突出的问题。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功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交流等。在具体开展会计实践时,可通过在会计实验室封闭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与会计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职业界实习。大力提倡会计教育界人士通过会计职业团体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同时欢迎实业界人士在学校兼职,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实务经验,建立会计教育界与职业界的互动合作。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的迅速成长;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的迅速成长,充分利用这些团体与实务界联系密切的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机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与交流等;
(3)会计职业团体下设会计考试委员会专门从事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沟通与交流活动;由政府部门牵头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发起一些会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共同参加,通过广泛、频繁的交流合作促进彼此的了解,帮助教育界确立合适的会计教育目标。
在信息与知识经济及教育并驾齐驱发展的年代,会计教育将既是信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为了使会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建设,我们要转变会计人员的思想,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远程会计继续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避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质量。同时,我国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建立一种终身教育体制,并要不断规范继续教育制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才是提高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