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为祖国绽放心得第1篇(全文404字)
金色九月,秋风送爽,转眼我们又迎来了祖国__岁华诞。
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国共产党经历了__年的艰苦奋斗,__年前,正是一群志同道合、有志气、有朝气的新青年在黑暗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有血有泪有牺牲,终是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革命先辈们在民族危难之时的毫不畏惧,江姐被毒刑拷打时的坚贞不屈,19岁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黄继光英勇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他们身上的骨气处处得以彰显。
青年干部更要敢于走出舒适圈,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心里。要在艰苦岗位、基层多走多看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期望。
青年干部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敢于“自讨苦吃”,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找准前进目标,脚踏实地干事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让青春为祖国绽放心得第2篇(全文422字)
党是冉冉升起的旭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党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昭示信念,指明方向。
祖国从当年艰难险阻到如今的繁荣昌盛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了解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党的伟大正确的领导,离不开先辈们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顽强拼搏。“没有党哪里来的新中国”,只有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祖国在繁荣昌盛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身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应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岁里虚度光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循循渐进的发展自身,提高知识储备,结合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展现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的青春之风。除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传承弘扬先辈们的先进精神,提升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不仅要发展自身,提升个人学识和素质,还要肩负起历史给予我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如今的繁荣和平盛世是无数先辈的前赴后继、慷慨就义换回来的,所以我们更要不忘历史,砥砺前行,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我们不断的强大自身,才能给祖国繁荣建设道路上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让青春为祖国绽放心得第3篇(全文759字)
指缝太宽,时间太瘦。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推正眼镜,十二月就带着凛然的寒气和高贵占据了我的生活。又是一年终结之时,又是一年开始之刻。元旦,带着清新的气息欣欣然向我招手。此文仅为纪念那些逝去的元旦和寒冷的日子而作。
雪与灯光
记忆里,再也没有一场雪如那天一样美丽。
清亮孤寒的月光与漫天飞舞的雪花相映,天地间只余下如夕阳一般的微黄。人们都躲在温暖的家里,我却在小店微黄的灯光下与朋友促膝交谈。灯光带着太阳的暖意和月亮的清幽,带着欢乐、戏谑、热忱……一一融化在心田。天地间只有那些调皮的白色精灵随风舞动,孤寂但不寒冷。朋友的笑脸在那些模糊地记忆中愈发清晰。许久以后,那盏白炽灯下,只留下我一人独看人来人往,逝去的日子再也无法追回。
那个元旦在我的生命中点亮了两盏明灯:一盏在楼上,一盏在楼下。无论是多大风雨,亲情与友情带来的温暖在心中依旧。
晚会与成长
总恨初中三年的时光太短,那些珍贵的日子无法重来。元旦晚会一年比一年热闹,心中依然铭刻着那段孤寂。
那时,“幼稚”“不懂事”是给我的常用批语,任何集体的活动中几乎没有我瘦小的身影。只有在语文课堂上,不时吸引诸多的目光,短暂地满足一下少年的虚荣。天空是灰色的,我的记忆也是灰色的。所有的痛苦与孤独只有在日记里倾诉。
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却总能给我一次融入集体的机会。带着一次次的羞涩,说着无营养的废话,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情愫,感觉自己也分享了大家的快乐。
每年结束之时,班主任都会与大家合影。最后的一次元旦联欢结束了,我将自己留在了最后,把垃圾处理干净后,留恋地看了一眼不远处拍照的人群,默默地走回了家。
开始时,我拼命地想要进去,却只能在门缝里窥望;结束时,大家打开大门迎接我,我却匆匆看了一眼,就退回到了原点。
时至今日,草木扶疏。少时春衫微薄的窘态历历在目,强自禁锢着挣扎着的自我的灵魂,默默咀嚼着孤独的苦果。
所幸,我已走过那些最灰暗的岁月,也未留下任何的阴影和魔障。只希望你我若是遇到一位缄默的少年时,能为他心里点亮一盏灯,陪他走过那些孤寒的青春岁月。
让青春为祖国绽放心得第4篇(全文767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版了一批反映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红色书籍,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青春之歌》就是其中之一。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出版于1958年,是作家杨沫以自己为主人公林道静的生活原型创作的。《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它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人生历程的生动叙述,展现了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这条路映衬出知识分子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在这个时代,读这些红色书籍,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有些过时了,因为当代人已经不再熟悉那个时代。林道静的生活时代和当代青年所处的条件虽不同,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我们该走什么路,怎么走才有出路,才能找到自己准确的坐标发挥我们的才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那么,林道静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金钱诱惑的蔑视,对自我改造的迫切要求和不断追求奋斗的精神,就是的最好答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林道静样的革命青年以及当今的志愿者的人生历程说明,一个人的青春,只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献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才有光明的前途,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在与时俱进的竞争中发出闪闪光彩!才能奏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