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怎样才能学好第1篇(全文507字)
关于高一
一、高一关键词------难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6增趋势,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二、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1、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够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
2、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放松里,但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开始,让自几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3、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损失!
4、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信心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尝失的。
高中数学怎样才能学好第2篇(全文686字)
技术层面
概括:笔记,纠错本,五三,模拟卷。
老师讲新课就好好记,每次老师说考课本我都想笑,反正最后课本是都丢掉的,但是笔记上公式和定义事无巨细。
我纠错和笔记是合在一起的,最后高三是三大本密密麻麻五颜六色,一定要总结,总结题型、思路,然后有感想一定要写在旁边,为什么当时自己的思路跑偏。
你可以用很多自己的话来总结,尤其是不等式这方面,题很怪让你无从下手,就需要你简化这道题,找突破口。比如一道题有很多看上去繁复的变量,那你就要减少干扰的变量,而换元法的精髓就是减少变量,那你用换元法不就得了。
很多时候做题需要一种敏感,就是你知道这道题要用这种思想方法。一种来源是你做过这类似的题,另一种是你知道这种思想方法能逐步简化这道题。一个是题海层面,一个是思维推导层面。
总结这程序,不是总结一道题,而是把很多题放在一起总结。
还有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快速算法,公式,比如圆锥曲线里有很多不是很常用的,一旦碰到了你自己总结过的,用起来不要太爽,超节约时间。【请搞清定义再使用】
纠错的题目,凡是错在思路上的都要记,然后易错点的也要记,一天记个两三道真心不多吧。.。
然后就是平时要多看纠错本,要很熟悉自己错的题,否则这本东西就毫无意义。
还有要积累多种解法,当你弄通了这几种解法的原理,这题也就透了,那跟这题像的N多题你都会大胆的把它干掉。记得挑出最简单的算法记牢。
难题:如同江苏的题目分布,简单题考定义和基本计算,中档题考做题技巧方法,逻辑缜密和准确性。
一般到了难题都是让你无从下手,短短一行让你不明觉厉。为什么呢,因为你无法转化题目条件,你不能深刻的理解一些基本概念,也就不能在一道披着不等式皮的题时知道用数列的内涵去解决它。
数学有兴趣有能力多去找难题,别拘泥于高中的考试范围,当你跳出了高中的眼界,你去学了更多的东西,都是会有回报的。
高中数学怎样才能学好第3篇(全文1344字)
1.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历史,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高二、高三的优秀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激励自己积极思维,勇于进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打好基本功,跟好老师上课的节奏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4.抓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特别是,要运用数学
学习阅读法,即不能像语文阅读一样,从头看到尾。对于有些例题,则是仔细审题,然后合
起书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
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
问题,尝试做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5.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
处理好听讲与做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带着问题听课;
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
3、养成边听讲、
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6、课后复习应及时。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
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
抓住复习的基本内容;
尝试回忆,
独立的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遍,
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另外,针对每天所学内容,
多练题,勤巩固。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第七步:正确对待作业。
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做好作业的准备工作,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衔接起来;其次要审好作业题、
善于分析和理解题目;
第三要理清解题的思路,
准确表达,
独立完成作业;
第四要学会检查,
掌握对数学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第八:课外涉猎要广博。
要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包括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搞好课外学习,包
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要掌握正确的课外学习方法,
如泛读法、
精读法、
深思法;要掌握读书要求,如博专结合、读思结合、学用结合、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等。
高中数学怎样才能学好第4篇(全文1732字)
一、高中数学难学因素
1.知识内容量的剧增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依赖心理重的,被动的高一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初中数学以良好作为衡量标准,而高中数学以及格作为衡量标准,这样形成分差,学生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不能接受,学生特别有压力。
2.较之初中数学,难度提高
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难度大大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高一新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
3.思维方法的跳跃式迈进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解题是常见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4.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所以,有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是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重点摘录。通过不断的学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把问题进行灵活地的处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磨练意志,坚韧毅力,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2.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地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3.学习方法科学化
高中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要活,要看书并要做题还要总结积累,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使用归类、归纳策略,区别好几个概念:三段式推理、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的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知识的扩充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的互化;要重视应用题的转化训练,归类数学模型,体会数学语言。
高中数学生是大多数同学学业生涯的转折阶段,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又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因为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为大学以及大学以后的数学学习及相关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也定能有所回报。
高中数学怎样才能学好第5篇(全文2074字)
一、分析原因,树立信心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主要原因有:1.学习被动2.学不得法3.基础重视不够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所以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关于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观点是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特别是"授予与接受"的观点的直接否定。
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即我们应让学生通过最能展现其建构知识过程的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
数学认识应当被看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构的辩证统一。如果完全否认了独立于思维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应被看成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极端建构主义"。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
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
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生在学习期间,课堂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
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听课过程中的科学。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解芽体方法与思路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四、装订个人错题集,多加练习
我给同学们一个公式:少错=多对。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的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看着自己的错体集,哎呀,太触目惊心了。这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不管怎么说,在学习中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但决不能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要能善于钻研,善于归纳,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了解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学会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自己更有效、更顺利的投入高中阶段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同我国数学教育家积极倡导的"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来学习数学"内在本质是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教师能够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好的教学也并非是把数学内容解释清楚,阐述明白就足够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教室里除了自己以外,学生并未学懂数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作出猜想、发现模式、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
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在于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学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种颜色的白纸,或可以任意地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