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篇(全文2555字)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寒暄/渲染窈陷/窈窕形骸/言简意赅
B、恐吓/吓唬蹙缩/蹙额揣度/惴惴不安
C、间或/间接讪讪/讪笑门槛/直栏横槛
D、朱拓/拓荒监生/监制倔强/强词夺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歆享鬼秘百无聊赖事理通达
B、唾弃悚然咀嚼赏鉴咀嚼赏鉴
C、踌蹰烟蔼瘦削不堪陈抟老祖
D、蹒跚桌帏走头无路沸反盈天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店主站在柜台后面,_________地望着窗外,心里却盘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气的生意。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_______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3)这些纠结得不到有效化解,就会产生理想信念动摇、精神_________、工作无所作为等精神懈怠现象。
A、心灰意懒萎靡不振百无聊赖B、百无聊赖心灰意懒萎靡不振
C、萎靡不振百无聊赖心灰意懒D、百无聊赖萎靡不振心灰意懒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__________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A、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B、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满天飞舞,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C、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D、满天飞舞,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
二、句子默写
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鲁迅,原名________,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经典著作。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晤晤。”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1、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上用墨不多却作用很大,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在文中的作用。
2、这篇小说收入《彷徨》时作了修改。下面句子是未经修改的,对照课文,简要说明修改后的好处。
(1)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2)“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眼,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3、“‘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在这里祥林嫂又要重复她讲了多次的阿毛的往事。对她这种反复的、近乎机械的讲述,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波(节选)
鲁迅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1、节选文字中,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
2、文章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请根据文中的细节加以分析、判断。
3、结合文章,谈谈赵七爷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4、试以七斤嫂、九斤老太为例,分析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
四、小作文
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不超过50字)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2篇(全文2685字)
首先你们恭喜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顺利考入了高中。在初中,老师注重知识讲授;在高中,老师注重方法指导。在初中,老师强调课堂上认真听讲;在高中,老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自习课主要是做作业,做练习;在高中,自习课除做作业外,学生更多的是自己梳理、整合知识,还有纠错、预习……
高一,知识点多。很多知识都是刚刚起步,要学习要知道的知识点非常之多,而且这也是刚出门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受。非常忙碌,要学的东西多,要做的题目多。高一也是适应期,是孩子适应学校,适应老师,适应各种学习环境的时候,简单说就是磨合期。高中知识点那么多,学科压力很大,很多人刚进入高一,还存在着新鲜劲和学习的动力,虽然有些吃力,但是依旧在力挺。所以真正的说,这一年只不过有些人表现的吃力些,有些人轻松些,但是差别真心不大。
初中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在高中阶段,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要重视观察、思维、分析、阅读、动手等能力的培养。"要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同学们必须在了解高中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做到主动预习、正确听课、有效复习。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的学习在思维、分析、阅读、动手等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刚进入高一就要对高中三年的学习做一个规划,转变学习思路,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因为老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进行学习。
针对从高一开始的3年高中学习生活,给出了五种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技巧,仅供参考
高一新生必备的学习方法一:课前进行预习,找重点、难点。首先主动预习。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其次,转变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致有3种:一是听讲阅读型。即上课认真听讲,但不爱动手,懒于思考,导致知识记不准,成绩差。二是手脑并用型。即上课注意互动,肯用功,知识较扎实,缺点是方法不太灵活,知识迁移能力不够。三是反思总结型。即重视预习和温习,能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素上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善于从错误中找问题,归纳方法,总结得失。自学能力强,考试中往往能超常发挥。
高中三年的学习非常紧张,老师的节凑也会很快,所以同学们要事先了解学习内容,也就是说要事先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对于大家阅读能力的提升。高一新生在最初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主要就是要做到看书速度快,理解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外干扰。外部干扰包括无关的声音、让人分心的视觉嗅觉刺激物等;内部干扰主要指疲劳、疾病,与学习无关的思想感情等。克服内部干扰主要应积极锻炼身体,有意变换学习内容,避免用脑过度,防止身心过于疲劳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还要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始终保持并有韧性。
高一新生必备的学习方法二:提高课堂效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向课堂要效率。高一的课堂教学几乎全是新授课,每一学科的知识都是一个体系,课堂上走神几分钟,往往会使知识断链,以后很难补上。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全神贯注,在认真听讲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抓住最关键的时候,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为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十分关键,在老师讲解时,应做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听课中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听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
高一新生必备的学习方法三: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尽早补上拉腿学科。"木桶理论"表明,一个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儿板决定的。因此,要想成绩好,就要重视薄弱科,而语、数、英是重点。高一年级时就要恶补最薄弱的学科。尤其要学好数学、语文。数学、语文是文理科必考科目。2018年入学高中高考考生英语作为主考科目,只作为平时高录取参考成绩。
在课后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笔记;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课后进行复习还要抓住题型思路,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很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收获,不能做上十道题毫无收获,还是就会做这一道题,这个收获从哪儿来呢?就是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要看看每一道题的条件是进行怎么组合的,和采取的方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样,将来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有处理的方法了。数理化再千变万化,也是有章可循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题的方法和题的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点点滴滴就形成思维定式,拿到条件,就要分析它和哪个解题方法能够有联系,找到一种见到条件,能够联系出方法的能力。
高一新生必备的学习方法四:要及时纠错补漏。纠错补漏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学业进步的保障。学会利用错题本,及时把作业、试卷中的错题更正并随时翻阅。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的学业水平测试是个分界线。此前,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9门学科都要开,都必须考试合格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此后,只开高考要求的文科或理科的6个学科。因此,学生在高一结束时,须有个飞跃性的进步才能在高二和高三生活中更好把握学习成绩。
高一新生必备的学习方法五:合理制定你的学习与休息时间,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好学习时间,不要只顾学习不顾休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其实休息也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切记,学习时间就是学习,锻炼时间就是锻炼。例如打球啊,跑步啊等等。
规划好3年的高中人生目标
先规划好未来人生要学习的专业,查找这些专业对应的大学,规划好大学,也就是你的方向。走对高一,走实高二,走好高三。紧要处的几步要走好走稳。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正在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规划好他们3年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站在未来的角度,认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知识成就人生的道理。站在家庭的立场,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你是家庭未来的支柱。站在学生的角度,要认识到成绩永远是个变数,它取决于个人的勤奋和毅力。要把目标作为动力,认真、持之以恒地学习、练习、纠错、总结,成绩终会提升。同时,认真制订学习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每天进步一点,通过不懈努力,一定会梦想成真。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3篇(全文3567字)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争流(gě)挥斥方遒(qíu)峥(zhēng)嵘颓圯(yí)
B、长篙(gāo)漫溯(sǜ)斑斓(lán)笙(shēng)箫
C、揕(zhèn)淬(cuì)忤(chǚ)视瞋(chēn)
D、桀骜(ào)喋(díe)血殒(yǚn)身不恤立仆(pǘ)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夙愿纷繁芜杂呕歌音容笑貌
B.跫音感人肺俯火钵张灯结采
C.太息乌蒙磅薄彳亍白浪涛天
D.寥廓峥嵘岁月琼葩潺潺涓涓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9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新闻的标题中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5、下列对新闻特写和通讯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B、新闻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
C、通讯报道面比新闻更为集中、更为细腻。
D、在表现方法方面,新闻特写的主要手法是描写。有时也使用叙述、议论,但这些手法处于次要地位。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B、它的特点是详细深入,过程完整,生动形象、具体感人,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
C、消息比通讯更有感情色彩、更有理论性。
D、新闻强调真实,反映的都是客观事实,容不得半点虚构。而报告文学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与加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乃今得闻教
③今行而无信④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9、下列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愁者,何如?
10、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四、(25分)
11、课外经典文言名著阅读(8分)
宰予昼寝
《论语》
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何诛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③改是④。”
【注释】①圬:粉刷②诛:责备③与:语气词④是:代词,指先前对人的态度。
(一)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于予与何诛?
译文:
⑵于予与改是。
译文:
(二)这段文字讲的是和的关系?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4分)
答:
12、诗歌鉴赏(6分)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有何哲理?
(2)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3)末句“寥廓江天万里霜”把“万里霜”改为“万里秋”好吗?为什么?
13、名句默写(6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②公曰:“不可。。,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
④,大礼不辞小让。
14、课外名著阅读鉴赏(5分)
请叙述《大卫科波菲尔》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10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淡之美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装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贴,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世。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有删节)
15.(3分)(1)文章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就全文看,本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1)(1分)
(2)
(2分)
16.根据文意,“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5分)
答:
17.如何理解“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这句话?(3分)
答: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引用苏轼的诗句“淡装浓抹总相宜”意在说明,“浓”与“淡”各有千秋,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美的极致。
B.者认为,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都能使人兴奋、惬意,但是二者无法比较,因为咖啡只能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C.“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一句,表述得简练生动,意思是说,这种友情要求十全十美,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不会形成矛盾。
D.者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先谈人形象的淡之美,再谈自然、艺术、人类生活的淡之美,最后谈人生追求的淡之美。内容上层层递进。
E.作者称道的“淡之美”是一种自然纯真的朴素之美。“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这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更应是同道人的追求。
六、语言运用(10分)
19、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⑴,⑵题。(4分)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⑴找出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的语句。(只填序号)
⑵任选三个有毛病的语句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
20、学校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3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21、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短信。注意:60字以内。(3分)
七、作文(70分)
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说明: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请你先在空格上填进适当的文字完成题目,然后作文。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4篇(全文3898字)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代词,之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横穿
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何可胜道也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行比一乡
B、余嘉其能行古道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C、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感吾生之行休太祖行奋武将军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固一世之雄也
C、何为其然也吾其还也
D、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绩:纺织
B、宁能衣其夫子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客:把……当作客人
D、孟子谢,遂留其妇谢:感谢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②徙舍学宫之傍③孟母以刀断其织
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⑤妇辞孟母而求去⑥孟子谢,遂留其妇
A、①②⑥B、②④⑥
C、①③⑤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2)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句子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2)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年一叹读韩愈
①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而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鰐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认知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疲劳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族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奉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而驱鳄之举步履为艰。但生性执著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善果,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因而,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1537年),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东的肖像之一。
⑤之二,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律中已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时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的全家为奴。韩愈到了潮州之后,以大刀阔斧之气势,更改这地区的千古陋习。此举比驱鳄更为艰难,韩愈为此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韩愈早有铭言喻世:“业精于勤荒于嬉。”他就是用这种不知疲惫的执著精神,而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的。据地方史料记载,韩愈此举开花结果后,曾有贫苦奴民称他为粤东岭南的“韩青天”。这是韩愈被贬官到潮州后的肖像之二。
⑥这里必需说明的是,这是韩愈在任八个月内的政绩。不知是他的时运不济,还是唐宪宗余怒未消,也许是二者兼有之故吧,他在潮州为官八个月之后,又被贬官到袁州当“芝麻绿豆官”去了。因而,当笔者登上韩山上巍峨的韩公祠时,不尽百感丛生: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以文而论,文史学家评说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理而说,他是个敢做敢为、荣辱不惊、视庶民百姓为父母的清官。
⑦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文为人之德,在韩山绿色环抱中,为他修建了雄伟的纪念祠堂。沿山而上的回廊两侧,皆为唐代之后官人和文人对他的评说。我统计了一下,总共四十块碑文,碑文以各种书体刻下对这位“百代文宗”的盛誉。至于潮州的本土人士,更是以韩愈曾在此地驻足为荣。与我一同登山朝圣的当地文联友人对我说:“千古中的文人至圣,从长安被贬到我们这儿来,成了我们这方水土至高无上的荣誉。”
⑧我说:“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1、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一句民俗谚语,有什么作用?
2、本文第三段写了许多其他的贬官者,作者有什么用意?
3、结合全文,说说韩愈一生有哪些成就。
4、文章第七段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5、阅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蕴。
六、语言应用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部分,组成一个排比句。
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一只杯子中盛着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一只杯子中盛着果汁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果汁;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5篇(全文4500字)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22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洵游学四方游:求学
B.属文日数千言属:撰写
C.上表以谢谢:谢恩
D.相从溪山间相:偏指一方,相当于“他”。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古代只可用来纪年,不可用来纪日。
C.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仅在杭州任职一次,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5分)
(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12分)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唏。
游者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E.“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与《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都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7、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惠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以示自己毫不妥协。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5)苏轼《赤壁赋》中写出洞箫乐音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句子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对一个不识面容的少女的生命表现出如此热烈的关注,充分表现出作者爱心的深厚和强烈。
B.“陈家三小姐”的家世背景、相貌品行等文中都没有交代,作者有意将她抽象成美丽、青春、生命的化身,通过“美好的事物被撕毁”来揭示民族的悲剧。
C.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D.“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的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作品这两个对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善良美好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尖锐矛盾。
E.本文并没有对战争本身的罪恶进行控诉,而是通过作为最高价值形态的生命遭到任意践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与邪恶,从而引发我们对战争反人类的本质的思考。
10、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4分)
11、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分析。(5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6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
B.“于归”、“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禊,古代的一种祭礼。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国魏以后以三月三日为修禊日,人们这一天到水边洗涤,嬉游,以祈福消灾。
D.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每月的最末一天。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
②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④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⑤由于伤病,新疆广汇男篮的外援“幸福组合”中的韦弗赴京城复诊,辛格尔顿返美治疗,久假不归,新疆“飞虎队”一度是“全华班”上阵。
⑥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对私人会所的整治进行一次“回望”,防止其改头换面,死灰复燃。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B.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C.叶嘉莹八十高龄还坚持著述、讲授,仅仅是因为她认为独享诗词之美“上对不起未来的学者,下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
D.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蝉亦是禅。
①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①④②⑥⑤D.③④⑤⑥②①
四、作文(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建设者”、“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