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论文(6篇)

时间:2019-06-08 08:08:08关键词:军事,论文

军事论文第1篇(全文1244字)

摘要: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军事上首次由非熟练人员不依靠测试文件,通过高速测试设备自动控制完成了对数据的采集与控制。由于这种系统具有灵活性、高速性等优点,可以满足很多传统测试模式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认可。60年代后期,成套的基于专属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就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关键词:军事领域数据采集测试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微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将以其、仪表、计算机融为一体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开始出现,这种系统以优良的性能,超越了传统的专用数据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仪表,从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70年代开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划分成为了用于实验室和用于工业现场的两类不同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并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科研的各个领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通用的系统。一类系统由计算机、仪器、仪表、通用总线接口构成。另一类由控制卡、总线和计算机组成,这种系统将接口卡放在机箱内,由计算机进行控制,这类系统在工业中使用较为普遍,如果测试任务更改只需通过新的电缆将测试箱接入系统,再在测试箱中的插入新的测试卡就可以根据测试任务要求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

20世纪末,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军事、工业、航空等领域。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高精度的单片机采集与控制系统诞生了,由于其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特点,在工业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该阶段的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只需要简单的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模块就能快速的改变系统,变为一个新的系统。

国外发展状况: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测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较发展之初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国外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主要向着体积小型化、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化等方向发展,此外,其主要特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还可以作为状态分析仪,能够实现频域分析、时域分析,还能实现细化、倒谱、包络谱等功能。

2、即可以作为数据采集器,还可以作为其他仪器来使用。

3、存储量大、测量范围宽、适应范围广,能够适应从低频到高频,从低速到高速地各种类型的测量。

4、可根据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数据进行采集,如电流、电压、温度、湿度、浓度、转速、位移、压力等等,形成多参数的测量系统。

5、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配套软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功能和适应性,能够使用多种类型不同用途多种参数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器。

6、元器件集成度高、机身重量轻、密封性好,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业环境下正常工作。

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已经自主研制除了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能够适应基本的状况检测、频谱分析以及故障处理的要求,基本达到了国外测试采集与控制器初期的水平,但是同国外先进的系统相比,技术上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传感器技术落后,精度不够高,限制了很多环境下的进行测试以及分析条件,给数据采集和诊断造成了困难。

2、由于数据控制与采集系统内存空间小,处理能力差在现场只能做简单的诊断,精密地分析需要到计算机上完成,现场分析诊断能力差。

3、配套软件水平落后,诊断系统还不完善,人机界面有待改进,局限性较大,软件适应度差。

参考文献

1、军事刑法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田友方当代法学2004-11-15

2、战时军事物流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龚延成长安大学2004-09-01

军事论文(6篇)

军事论文第2篇(全文2146字)

《当代军人的价值观》

【摘要】“精忠报国大丈夫。”此所谓军人也。自古以来,军人在历史长河中便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保家卫国的象征,军人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军人的存在,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繁荣,纵观古今中外,军人也常常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不管是岳飞抗金报国,金人闻之丧胆的岳家军,还是成吉思汗两万铁骑横扫欧洲的壮举,都说明了军人地位的重要性。而军人的价值观,也进一步决定了军人的性质。

【关键词】军人;价值观;保家卫国

一直以来,军人便被赋予了很多职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人又被赋予了新的价值责任,中国军人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人民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代军人的价值观,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在发展中。

1、军人价值观随着历史环境而变化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也流淌着军人的历史足迹。总揽封建王朝盛况乱世,军人的最高荣誉便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为帝王的镇国核心,军人的忠心强盛,很大一方面决定着这个王朝的长治久安。所谓“为君愿携壮士头”。封建帝国时期的帝国军人,其价值观也主要便是以保卫帝国王朝,博得个封妻荫子。当然也有只为家国,为国为民的优异军队。

近代中华百年里,中国军人的价值观也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辛亥革命时期,作为军人,其价值观更多的是集中在推翻旧的封建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从而摆脱几千年的封建束缚。这不仅是历史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同一时期人民大众的需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那日本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杀进我中华大地的时候,收复山河,保家卫国变成了那个时期军人的最高价值观,“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家国不在,匹夫不存。驱除外敌,成为同一时期军人的共同价值取向。为了这个价值的体现,很多优秀的军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从而换取了八年抗战的胜利。而当日寇驱除,内战爆发,我国军人的价值观便由驱除外敌,保卫家国变成了中华统一的历史重任。正因为军人价值观这样的变化,所以才有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时代,才会有如今的繁荣昌盛,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腾飞于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一步步向着世界强国接近,国家的实力与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提升。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原始的战争侵略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竞争。这时期,军人的价值观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保家卫国的职责没有变,然而价值观则应当确立的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富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

2、军人价值观随着时代需求而变化

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曾经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强调:“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军人的价值观也随着时代的需求,军队建设的条件而变化。使命、忠诚、纪律、牺牲成为这个时期军人应有的价值观。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因此,使命和忠诚决定了当代军人的身份位置。纪律和牺牲则决定着军人如何去实现完成如此定位。因此,使命作为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必须以忠诚为前提,以纪律为基本的自身条件,达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牺牲的要求。当代军人顺应时代的需求而存在,不在是古代“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跃马沙场的场景,也不再是“贫弱神州起烈风,东南半壁战旗雄。黑云覆压山伸骨,白刃相交血贯瞳。”的驱除外贼的血色黄昏。而今的军人,随着世界的发展,注重自身的修养,始终保持军人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上面的纯洁,真正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从而顺应时代要求,做好军人自身软实力的强化,武装自己,这才能最好的状态,向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价值观进发,并最终实现。

3、讨论

忠诚于党。党在几十年风雨中成长并壮大,当代军人,在党的领导下保家卫国,作为国家安宁发展的重要保证,忠诚于党,服从党的命令,不背叛党,做到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热爱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一切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军人也一样,作为人民的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样也是每一个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各方面得到人民的支持,也才能真正体现当代军人的价值所在。

报效国家。所谓家国不在,匹夫不存。一个家国没了,也就代表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消亡。反之,国家的强大,才能换得民族的振兴,文化的繁荣。军人作为国家这个主体的守护者,忠诚为国是军人的使命所在,军人只有不怕牺牲,报效国家,才能让这个国家更加的稳定、强大、安定、团结。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军人的重要位置。

献身使命。军人有其特殊的使命,这种使命光荣而艰巨。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献身使命是军人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

崇尚荣誉。军人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安全保证,也是一个国家荣誉的保护者,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做到真正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挑在肩上,为荣誉而奋斗终身。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军人的价值观是军人的灵魂所在,保家卫国,忠诚忠勇。纵览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当代军人更应该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做到忠勇为民,保家卫国,只有那样,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军人,才是真正打得赢,不变质,为国为民,震撼世界的炎黄雄师。

【参考文献】

[1]唐海辉。人核心价值观与军事软实力[N]。民网军事,2009,04.

[2]公方彬。构建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N]。解放军报,2006-9-6.

[3]年福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论[J]。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14(1):1-2.

[4]徐才厚。弘扬优良传统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N]。新华,2009,26.

军事论文第3篇(全文2709字)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了现代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技术化,军事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有着重大影响。而高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军事力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作战,全维作战,立体空间作战,信息战争,机器人战士,智能战争。.。.。.新论颇多。冷静观察,这场军事革命狂飙的重心是信息战,实质是推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信息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专家们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战。

什么是信息战?所谓信息战,便是在信息空间里,为争夺制信息权而进行的军事斗争。未来信息战是一种不对称的、“软、硬”杀伤手段相结合的战争形式。攻击的目标从传统的以军事目标为主,转变为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主要目标;所采用的信息攻击手段,如:电子干扰、电子压制、各种类型的电脑病毒等手段,以其无形的“软杀伤”特点,更令对手防不胜防。信息战的目的也从传统的攻城掠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转变为削弱、压制敌人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能力,迫使敌军陷于“看不见,听不到,走不动,打不着”的困境!

电子战,亦称电子对抗,是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磁频谱攻击敌方的任何军事行动。随着电子战技术、装备和战术的发展,电子战的内涵不断扩展,囊括内容也越来越多。根据作战目的,电子战分为电子攻击、电子支援、电子防护三部分;根据电子战的形式,电子战分为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和外层空间的电子对抗。

通信对抗的目的是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正常发挥。通信干扰是无线电通信对抗的核心部分,是通信对抗领域最积极、最富有进攻性的一个方面。通信干扰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压制性干扰又分为瞄准式干扰、阻塞式与半瞄准式干扰,其中最常用的是瞄准式干扰。

阻塞式干扰虽然能耗较大,同时可能对己方通讯产生干扰,但覆盖范围广,在不清楚敌方通信准确频率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新的应用,甚至于设想中的全频带阻塞干扰,有可能彻底使敌方通信瘫痪。虽然己方通信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但在电子干扰处于劣势时,未尝不是将双方技术拉平的一种方法。

雷达对抗,是利用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和反辐射导弹攻击等软、硬杀伤手段,扰乱或阻断敌方雷达对己方目标的探测和追踪,同时保障己方雷达的作战行动。自从雷达在二战期间被广泛使用起,世界雷达对抗技术便一直在彼此斗争、发展。主要组成部分有雷达侦察和雷达干扰,以及反侦察、反干扰。雷达干扰又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箔条等无源干扰器材价格便宜,适应性强,现在仍然有使用。电子反干扰技术始终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子干扰和反干扰始终在进行较量,此起彼伏的发展着。掌握最先进的对抗技术,提高电子干扰和反干扰能力,是我们国家在信息战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方面。

对电子干扰的思考

现代电子战中,围绕C3I系统的对抗将使作战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更加激烈。C3I系统和C4ISR系统已经成为军队的灵魂,干扰自动化指挥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作战任务,同时也有很多避免干扰的技术。在这一领域获得对抗的胜利,将使军队获得精确制导武器对抗的先机,减少武器、人员损失,在整体作战方面取得优势。这便是现代电子战的重要因素--技术领先。

自从二战出现电子干扰以来,在不同的战争中,不同的国家在电子战中各领风骚,但最领先的干扰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掌握。从电子战的战争了历史可看出,谁取得了技术领先,便往往能攻其不备,取得有利的局势。军事乃国家大事,而电子对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许许多多的现代战例表明,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电子对抗技术,才能避免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局势。

复杂电磁环境对卫勤保障的影响

1、卫勤保障范围扩大传统意义的战场上,主要是金戈铁马的较量,是面对面的厮杀,当时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战伤和疾病的防治。而且由于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尽管火线的战伤救治救护和疾病的防治都很迫切,但优良的卫勤保障却只能远离战场。火线上大批伤员的救治多由技术水平较低、使用设备比较简单的卫生人员来进行。后方医院即使有再好的条件,再高明的技术也难以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未来战场上的军人要面对来自物理极限、环境和地理极限、体能极限、武器系统以及心理耐受力等诸方面的挑战。战场军人的健康不仅受到武器系统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的威胁,而且受到疾病、心理、战场环境等多种危害因素的威胁。由此可见,未来复杂电磁环境战场军人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战争更要严酷。卫勤保障将尽可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减少危害因素对人军人的威胁,同时也将尽可能的运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受威胁的军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卫勤保障效能增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意志而引发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1]。技术进步与作战方式的关系如此,技术进步对卫勤保障方式的影响也不例外。当有更多的高新技术注入,有更多高新技术含量的设备、工具用于卫勤保障,必将使其保障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工作模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才有可能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实现预期的目标。3卫勤指挥水平提高战时卫勤保障的医疗后送组织、卫勤力量的调度、伤员流疏导、各种运力的使用都需要掌握大量有关的信息,这是完成卫勤指挥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我军过去由于通信手段落后,卫勤指挥很难得到必要的信息,主要靠的是按计划的惯性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卫勤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现代战争由于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得战场可视化性大大提高,卫勤指挥员可以实时地了解战场情况,掌握进行决策的各种必要信息,实施更为科学的卫勤组织指挥。4卫勤理论飞速发展卫勤理论特别是伤病员后送理论是卫生勤务的核心理论[2]。它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技术发展、作战模式变化和军事医学技术发展而逐步发展的。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争将是非线性部署、非线性作战、非线性保障的新模式,非线性战场伤员流的特征,一是全方位分布,战术地域、战役后方、战略后方都有可能发生伤员;二是伤员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伤员数量多、救治任务重,部分地区伤员数量少、救治任务轻。卫勤保障将强调三军联勤,军民结合,点与网结合,伴随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的新分级救治体制。

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对卫勤保障的要求

要提高卫勤组织指挥的时效性未来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情况复杂多变,战斗力极易被削弱,对卫勤指挥要求很高,加之,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环境恶劣,对卫勤指挥的要求将会更高,因此做好参战兵种卫生联勤保障工作,必须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指挥。一是建立联合卫勤指挥机构。在战役后方指挥所建立卫勤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参战各部队卫勤保障工作。二是完善联合卫勤指挥网络。高原高寒地区作战信息传递十分困难,要做到卫勤指挥通畅,必须改善通信及指挥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远程医疗系统和指挥网络,并保证上下级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信息传递通畅。三是完善机动卫勤保障方案。结合作战地区实际情况,周密设想和考虑作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作战卫勤保障规定、方案和预案。

军事论文(6篇)

军事论文第4篇(全文3056字)

一、内容摘要

国防科技与军事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二、论文内容

众所周知,宋朝从诞生到灭亡一直生活在北方蛮族的阴影当中,与北方蛮族军队是屡战屡败,最后竟然灭亡于源自大漠的蒙元手中,因此给国人留下了屈辱的回忆。因此不少人将其归罪于宋太祖制订的重文轻武政策。但真是这样吗?

个人认为,宋朝军队对外战争处于劣势最终没能挽救宋朝被北方游牧蛮族蒙古灭亡的厄运,未能实现宋太祖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夙愿,固然是宋朝的军事体制的问题,但与宋朝落后的科技有更大的关系。应该说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宋朝以前的王朝和宋朝以后的王朝都难望其项背,但是其科技水平着实让人不敢恭维,这直接间接地影响军队战斗力外,还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北方蛮族的成本优势。

那么国防科技与军事直接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军事上的需要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自从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维护和获取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便产生了国防和国家间的战争。为了巩固国防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国都力图掌握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手段,于是便组织专门力量研制武器装备,国防科技便由此产生。由于新的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可以造成军事上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论者”,也从“手枪战胜利剑”的铁的事实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军事及战争的重要影响,因此国防科技便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如科学学创始人丁·贝尔纳所认为的:“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加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都乐于向军用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这里如实地指出了为满足军事上的需要研制武器装备,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动力和主要任务与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都调整了军事战略,压缩了军费开

支,军事需求从原先既追求武器装备的数量又重视其质量转向主要追求其高质量,国防科技也因此而进入注重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新时期,即进入了“打什么仗需要什么武器就能研制出什么武器”的新时期。

(二)、国防科技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军事上的需要导致国防科技的发展,而国防科技发展为了满足军事上的需要,必须不断研制出新型武器装备,因而必然对武器装备,即对军事技术手段产生重大影响。总体上看,直接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的国防科技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决定性的。这集中表现在:使武器装备的原理和种类不断多样化、结构逐渐复杂化、性能日益得到提高。现代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是全面的,而且使其性能改进的范围之广、程度之高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所研制的一代又一代的新式武器和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实践证明,为一种武器所提供的高技术含量越多,其性能越好,战斗效能就越高。

(三)、国防科技的重大突破导致军事上的变革

国防科技发展可为军事或战争的需要提供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与此同时,国防科技发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即战术技术性能得到极大提高的新技术或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成功往往会导致军事领域发生变革,或发生军事革命。这种变革涉及军事理论或军事学说的各个方面,而且接照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观点,军事理论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作战方式的变革和军队编制构成的变革。现在已可以断言,随着国防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计算机病毒等为手段的攻击计算机互联网络、通信系统、金融系统的信息战,以及用各种“软杀伤”武器或“硬杀伤”武器摧毁C3I系统的指挥控制战即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崭新作战方式。

(四)、科技进步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和动力

江泽民同志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洞察国际战略格局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态势,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高度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屋建瓴而又精辟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先进生产力,是先进战斗力的坚实支撑。只有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高新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并导致了全球范围的军事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已经引起军队作战理论、作战手段、组织编制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出现了新的特征,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空前提高,数字化部队建设已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重点,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军事高科技作为抢占新世纪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竞争新态势。科技强军战略思想是江主江泽民同志总结我军多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军事发展大势提出的重要思想。军队质量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技优势在军队质量建设和军事斗争中是其他优势所不能替代的。

(五)、提高军队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承担起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历史责。

实现跨世纪国防科技情报发展战略目标,关键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跨世纪情报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栋梁。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这是国防科技情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人才培养要根据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队领导干部队伍,是推进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夺取未来军事斗争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认真抓好高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一大批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适应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合格指挥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增强军队领导干部的现代科技意识。军事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战争的样式、作战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增强现代科技意识,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就不能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不能组织有效的协同,就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战机,就会陷入被动。因此,军队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用高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力求掌握更多更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军队的指挥员。

必须抓住学习和实践这两个重要环节。学习和实践是我党我军培养提高干部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的干部队伍朝着知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学习科学知识,带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带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带头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要自觉站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列,学会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观察分析问题,指导开展工作。军队各级干部要善于在实践锻炼中创造性地学习,善于借鉴外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担当起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三、结论

随着国防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日益现代化、高技术化,军队的组织编制将进一步从数量规模型转变为质量效能型,从人力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国防科技完全是在军事或国防的需要的推动下不断获得发展的。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一日无科学技术。展望未来,世界各国的国防科技都将在军事需求的不断推动下,继续不断地获得发展,并随着军事需求的高技术化而日益走向高技。

军事论文第5篇(全文3102字)

《实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路径研究》

摘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理性层面的价值观,其实现有内在和外在两种路径。而法律制度保障是外在路径中一种较为有效的价值观实现方式。价值观的规范机制来自于法律所提供的义务性规则,价值观的激励机制来自于法律所提供的授权性规则,两者相结合,共同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法律路径;规范机制;激励机制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需要内外两种力量的支持,内在力量来自于主体自身,外在的力量则来自于制度性的规范。由此可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内在路径和外在路径。在外在路径中,法律规范因具有普遍约束力,为价值观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价值观实现方式。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调控的两种手段,相互之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转化。当道德不足以发挥调控作用的时候,需要将相关的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进行转化;当社会成员能够做到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外在的强制性变得不再需要时,法律规范可以向道德规范进行转化。因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路径即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法律化。

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和法律是两种社会调控的手段,各有其优势。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两者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当前,从整体上而言,道德在全球化进程中作为社会调控手段的地位逐渐减弱,而法律则日趋强化。美国现代法理学家博登海默曾说过:“那些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当原则,在所有人的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当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

道德法律化有其必要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遍性约束的要求。道德和法律在适用主体的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异。道德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关注的是个体的内在体验,仅适用于个体;而法律关注社会共同体的生活,适用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适用对象的普遍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非只是一个事关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观,而是需要全体革命军人遵守的共同道德,它关系到军队这一集体能否形成共同的道德准则,进而转化为坚强的战斗力。因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普遍适用于所有军人的要求。道德的内在局限性阻碍了道德实现普遍性约束,而法律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2、外在规范性的要求。使道德规范得以实现的并不是外部的物理性强制与威胁,而是人们对道德规范所固有的正当性的内在信念。人们对于道德的服从是一种自觉服从,从内心产生服从道德义务的愿望和动力。道德对于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人们对于法律的服从是一种被动服从,是由于惧怕受到法律的惩戒而形成的服从心理。法律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它的规则与命令,而不论特定的个人是否赞成这些规则和命令;法律重视威胁适用物理性的强制手段。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仅靠道德规范自身的内在约束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并且有一定的强制力作为支撑。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凡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就是不允许的”。法律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不着眼于帮教,而是着眼于处置。如此可以让军人由于惧怕惩戒而转变思想和态度。

3、加强道德建设的要求。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生活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转型期的利益冲突使一些传统的受道德调控的领域出现了新问题,已有的道德规范无法奏效,而短期内新的道德规范无法确立,社会短时期内在某些领域某些成员身上出现了道德真空。社会普遍的道德水平和军队所需要的道德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将官兵的多元化价值观引导至同一个方向,培养官兵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正是为了引领社会道德而提出的一种共同道德要求。它虽然是针对军人的道德要求,高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要求,但对社会成员而言有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

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操作方法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法律化的过程就是用法律规范对价值观进行规范和激励的过程。价值观的规范和激励是两个方面,它分别体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规则。因此,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必须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义务性规则,实现法律对价值观的有效规范;其次,制定相应的授权性规则,实现法律对价值观的有效激励。这既使法律规范体系达到权利义务的统一,也能有效促进价值观的实现。

(一)义务性法律规则构成价值观的规范机制

道德规范是一种典型的义务性规范。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如果将句式补充完整将是“要(必须、应该、应当。.。.。.)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是义务性规则的表达句式。道德规范法律化的最直接结果是义务性法律规范,且在道德法律化过程中一般都要将道德进行降格化和具体化的立法技术处理,否则它就会脱离实际而无法产生相应的法律效用。例如“忠诚于党”如果转化为义务性规则将是按照不做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的标准设定一系列法律义务,如果违反这些义务将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针对军人的相当数量的义务性法律规范。典型的如《刑法》,刑法中设有专门一章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用惩戒性的法律规则对军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又如《兵役法》所规定的现役军人的各项义务。《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等同样是义务性规则,并且规定了违反相关法律义务时的罚则。但现有的义务性规则主要用于规范军人的一般行为,对于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并不明显。在军人的一般行为规范和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中间还存在差距,需要用合适的义务性规则进行弥补。外军非常重视法律对价值观的规范作用。美军先后颁布了《品格指导纲要》、《品格指导手册》、《行动指南》、《行为准则》等条令条例,对军人价值观的内容、塑造方式、运行机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此举值得我军借鉴。

(二)授权性法律规则构成价值观的激励机制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的统一是法律规范的重要特征。在法律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互为保障,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利于形成主体对法律的信任,从而愿意遵守规范。如果只享受权利无需履行义务,主体将产生特权心理,丧失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主体将或者没有履行义务的客观条件,或者主观上怠于履行义务。

军人是穿着军装的公民,必然享有属于普通公民的权益。但同时,军人的特殊职业身份决定了军人还应当享有和履行职业义务相适应的职业权益。军人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国家对于军人的权益保障应当高于对普通公民的权益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权益保障既包括一般权益的保障,也包括特殊权益的保障;既包括精神性权益的保障,也包括物质性权益的保障。

外军非常重视从保障军人权益的角度来激励军人的价值观。外军认为,军人的个人需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对他们的荣誉感、责任心、以致战斗精神就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美军在激励军人的职业荣誉感方面做得较好,其将个人发展与为国家奉献有机结合的做法对军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们颁布实施了《军人地位法》、《军人及其家属保障法》等60多个法律规章,以保障军人价值观的养成。为了激发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俄罗斯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纪念保卫祖国的烈士法》,对纪念的对象、纪念烈士的基本形式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我军对于军人权益保障日益重视,国防法、兵役法、现役军官法三部法律对军人特殊权益作了专章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军人权益保障的大纲。目前,军队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军事规章2500多种,许多都是为维护军人权益而专门制定的。但像军人退役安置、军人优抚、军人社会保障等重大内容至今并没有一部法律层级的规范性文件,而部队内部制定的有关军人权益的规定缺乏透明度,官兵无从了解其内容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今后需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军人的权利和义务真正达到统一,通过切实保障官兵各项权益激励官兵认识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形成深刻的道德责任感,有效实现从“承担义务的需要”到“实现良心的需要”的转变。

军事论文(6篇)

军事论文第6篇(全文3996字)

《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摘要: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对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公民国防观念,是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在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既是国家的法律规定,也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03-03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服务于国防,进而服务于国家,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国民实施教育以维护其安全的行为,国防教育关系国家安危,容不得半点虚假,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是全民性的巨大社会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多层次的社会性教育,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防教育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地理、爱国主义思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国防体育等;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普及国防知识,使全体国民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受教育者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体魄。

1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对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成为世界的主体,一份调查显示,在回答“您不报考军校的动机是什么”时,选“怕打仗”和“军校管得太严”的占42%;即使国防生,他们在回答毕业后到部队的意向时,希望到作战部队的也只有19%,其他选择“科研院所”、“机关”、“后勤部门”的分别占45%、22%和11%。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环境总的来讲较为平静,国家的声望和国际地位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各类不安定的因素虽然存在,但已经无法制约国家总体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国民也非常珍惜这样的环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居安思危,由于我国的接壤邻国比较多,所以我国周边的领土纷争是比较多的。经过我国的多年努力,解决了与一些国家比如与俄国、外蒙古等的领土纷争。但仍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纷争。譬如与印度。中国与印度有着长约2000公里的边界线,分东段、中段和西段,历史上没有正式划定过,共涉及争议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自2007年开始,中印两国就边界划分进行正式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但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可以肯定,今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而且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将对我国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还有与日本的。中日领土争端,主要是钓鱼岛主权之争。还有南沙群岛等争端,问题都很复杂,解决起来都很棘手!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成为现在国防教育难以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

1.2国防教育机构不够健全

健全国防教育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保证国防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国防教育进行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领导。对于这项面向全民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一两个部门去抓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应该指出,尽管我国不少地区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了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组成和职能,但在有些地方,落实的情况却不甚理想。一些领导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国防教育能应付上级检查就行,致使国防教育摆不上位置;国防教育机构不健全,缺乏应有的组织协调功能。只有尽快健全国防教育的领导,才能使这种情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大学生国防教育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而目前的状况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非常规范的国防教育机构,除开以国防教育为主的国防院校有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国防教育体系外,一般的高校基本上都还没有形成较为独立的国防教育体系和机构。2002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成立国防教育教学机构后,这类高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设军事教研室,结果成了“四合一”的机构,人民武装部、军事教研室仍然“有名无实”。

1.3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尽管对时间进行了规定,但国防动员的内容还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学科系统,国防动员实践就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首先,是目前国防教育尚未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挂靠于其它学科,致使从事国防教育的研究力量在申请课题和开展研究等方面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防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是教学方法上缺乏交流和研究,尤其是缺乏社会与军队有关部门之间有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渠道沟通。这些因素导致教育内容空乏、凌乱,教育方法单一、呆板,难以使公民以更高的热情来参与国防课程的学习。

1.4高校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没有专门的人才,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主要靠地方武装部门组织进行。现阶段我国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对于国防教育事业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是无法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国防教育强有力的保障。因近年各地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但是师资力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院校的师资力量只能勉强满足本校专业的教学需求。各大高校来看,基本上所有高校的国防教育都以地方武装部门在役军人为主,这些人虽然具备比较完备的军事素质,但是大部分军官不具备专业国防教育的能力。建立相应的师资力量的培训系统和专业骨干力量是实现有效国防教育的重要因素。

2高校国防教育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2.1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今社会以和平稳定为主体,国家经济处于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人民都安居乐业,周边形势并没有二战前后那么紧张,各种国家间的矛盾一一化解,让人们对形势的判断趋于缓和,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得一些人产生了种种松懈和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产生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没有意识到当前国防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调整,新形势和新的国际环境下,国防教育不仅不能松懈,而且要日益重视起来。

2.2国防教育机构的不健全,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大高校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下,以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前提下,各大高校都把高校的国防教育放到新生入学,而新生入学阶段正处在适应大学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即便进行国防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高校国防教育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高校国防教育机构就被高校人武部或者保卫处所取代,高校并没有形成专门的高校国防教育和科研机构,这样,使得高校的国防教育既没有持续性也产生不到预期的国防教育目的。

2.3国防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在国防动员的投入中,关于国防教育占国防动员投入量的比例还没有设定,有的国防教育投入缺乏专项经费,国防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因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用。目前社会上无论是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国防力量教育的有效物质保障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国防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2.4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国防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课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进行专门的管理,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就是高校当地的武装军人,他们的军事素质很好,但是其他方面的理论素养在进行高校国防教育的时候还有所欠缺,因此只有在高校形成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3增强高校国防教育质量的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国防教育体系

3.1.1在现有基础上切实落实国防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已有的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同时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师生的国防意识。把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对国防教育不够重视的现状。

3.1.2高校国防教育的主体是我们的大学生和我们的教师,而国防教育是否有成效主要看我们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和我们高校的国防教育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如现在好多高校许多高校把国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提供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学设施都是有效的手段。

3.1.3要健全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制定完善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发展计划。

3.2完善国防教育的相关学科内容,切实保证国防教育的效果

虽然我国的国防教育课程已经开设了近20年,但国防教育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国防教育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平台只有《国防报》、《国防教育》等不超过十类的报刊杂志,由于很多学报、杂志等不接受国防教育类的论文,使得从事国防教育的相应人员在发表论文时的选择余地很小,很多教育力量不得不评其他学科的职称。高校一些国防教育者表示,鉴于职称评定等,只能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当作“副业”。大部分地方国防教育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合并,使得国防教育者处于半教学、半行政的尴尬境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3确立规范的教学机构是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国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机构和教学制度还不够健全。多数一、二类高校已成立相应的国防教育机构,但大部分挂靠在行政部门,极不规范,而三类高校基本上还没有成立该机构。当务之急,各高校应尽快成立国防教育或军事教研室,归入相应的院、系等教学单位管理,并按实际教学工作量配备专职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军事教学训练部,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实体,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

3.4加强国防教育的关键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国防教育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制约高校国防教育普及的瓶颈问题。现阶段要完成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优化,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落实政策和加强管理为保障,努力实现军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稳定的教学机构对于师资队伍发展至关重要。军事教研室作为承担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专门教学单位,自1985年全国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开展设立以来,不断地进行调整。

3.5加大经济投入

国防教育特点要求军事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但是,作为生存在社会中的普通一员,军事教师既是“社会人”,更是“经济人”,因此,要树立起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教师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把教师为本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军事教师的工作条件,力争分期分批为他们解决工作室,配备相应的工作设备,为他们的教学、科研提供硬件支持。同时,提高经济待遇,不断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努力吸引教师,切实稳定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俞政,余滨,段采宇。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探讨[N].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

2滕玉军,李德平。当前国防生队伍现状及管理对策[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9(1).

3李越,尚勇。国防生干部部队任职情况调查与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7(6):143-144.

4高雪,谢成钢。努力提高国防生管理效能[J].国防,2005(11)22-23.

5徐光明,蔡丹丹,做好“加减法”:南昌航大创新国防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0日第2版。

6中国国防生[M].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解放军出版社。

看过“军事理论论文优秀范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