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6篇)

时间:2024-09-18 01:17:04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1篇(全文661字)

今天我们聊一聊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大家一起读课题《三国演义》,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打开语文书,默读课文,想一想。

1、自己练习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一生分享

师:她很勇敢的起来回答问题是吧?不错,那同学们,刚才他能够抓住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来说,但是呢,中间的部分就说得不清楚。其实读《草船借箭》这样的长故事,我们有一个小窍门儿,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46回,一起读:

用奇谋孔明借箭

师:读了题目,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主要人物是诸葛亮

生:我还发现诸葛亮借箭

师:他讲到了一个借箭,这是其中的一件事情,是不是?《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两个故事,上下各一个,每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加事件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经过,谁能借助这个章回体题目来说说这个故事的经过?

生:

师:抓住人物和事件,一句话就说清楚了。

我们还可以借助章回题目趣推想三国演义中其他故事的经过,看孔明用智激周瑜谁干什么?

生:

师:第二个

生:这决定了去要和曹操作战

师:第三个

生:曹操在山上口打了败仗

师:同学们,我们借助章回题目,很快推想出了故事的经过。

板书:题目推想经过

师: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用奇谋借箭就是用草船借箭,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的经过给他加上起因和结果,就能简洁的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

生: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于是让他十天之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说在三天之内就可以。诸葛亮用奇谋借到了十万箭,周瑜自叹不如。

师:同学们像他这样,同桌之间练习一下。

师:我们了解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实大家看,这学期我们还会读到其他的章回体小说,我们在读这一类小说的时候,都可以像今天这样借助章回题目,推想故事经过,然后去推想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就能迅速的简洁的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懂了么?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2篇(全文871字)

我们掌握主要内容,省略次要内容的缩写的关键。

老师:我们通过箭头学习草船这个文本,文本告诉什么内容?诸葛亮的性格是什么?健康:草船由箭头写的周玉月昭由于嫉妒的能力,在十天内建立数十万箭,诬陷他。诸葛亮凭借周瑜的战斗精神,用曹操一个好主意箭头,击败了周玉图,表现了卓然的勇气知识,智慧,才华。

老师:文本的哪一部分是关键部分?

健康:文本集中于通过箭头写草船。

老师:为什么?

健康:这部分最好地体现了人品质量的精神。

老师:哪个学生告诉我,诸葛亮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因为他知道人,像天堂,地理。

老师:每个人都很好,每当你写在里面当时,我们不能忽视。让我们来看看草船的原因。文本的哪一部分写了原因?

健康:文本的两个部分之一。

教师: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健康:周玉壮格梁看起来很有天赋,我的心非常嫉妒。

健康:周玉和曹军由框架设计的诸葛亮,让诸葛亮在十天内创造了数十万箭。

健康:诸葛亮知道周玉心中的罪恶,但他悄悄地,不仅同意周玉的要求,而且还采取主动缩短三天的时间,并设定军事秩序。

老师:同学是真棒!随着不仅。.。。.。也。.。。.。和。.。。.。句子,大大压缩了原来的内容,我们可以从缩写学习。

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试着用箭头的原因压缩草船。

健康:周玉壮格梁看到很有天赋,我的心非常嫉妒。

周宇和曹军战争作为借口,在十几天内创造了数十万箭。诸葛亮不仅达成一致,而且主动将三天改为三天,制定军事秩序。

老师:太好了!几句话把事情弄清楚,缩略成功!

文本又写了什么?

健康:写朱志良做草船的箭头准备。

老师:标志军令后,周宇和卢素分别有什么反应?

健康:卢苏感到惊讶和疑惑,当卓然要求他秘密帮助时,他答应了诸葛亮。老师:这是诸葛亮鲁苏,卢素忠老实,诸葛亮会请他帮忙。

健康:周渝不安,也秘密阻挠,安排吕尝试询问这个消息。

老师:哇!你太过分了!这个词在图像的缩写中使用,并且生动,高度概括了文章。我们可以在缩写学习!

老师:诸葛亮知道周宇?

健康:当然,他知道周宇会秘密阻挡,所以反复告诉卢苏不偷偷帮助周玉。

老师:好吧,让我们学习团队一起工作,缩写准备的一部分。老师提醒大家,你可以使用相关的词和四个词。

健康:卢曙听说,很惊讶,怀疑诸葛亮是一个谎言。周玉可以。ude,不仅设置沉重的困难,而且从阻碍,安排鲁苏询问这个消息。

诸葛亮用二十艘船问鲁苏,向士兵和一些士兵发了一千多只草,并多次告诉他不要告诉

周玉。卢苏真的值得信赖,回到营地没有提到船的问题,周宇困惑。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3篇(全文1492字)

1,推想周瑜的内心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千回看百回读,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语言描写

师:这些是谁和谁的语言描写呢?

生:诸葛亮和周瑜

师:你说我说就是人物的对话,《三国演义》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去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这就是他的一个写作特点,那周瑜为了让诸葛亮造箭都说了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自读第二自然段迅速地勾画下来。

①生自由读

②生分句读

师:我们读着周瑜的话,推想一下他想干什么呢?

生:他想陷害诸葛亮。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他点头,他想陷害诸葛亮那你从哪些关键信息推想出周瑜想陷害诸葛亮的呢?请大家再读一读周瑜的话,找一找圈一圈。

生: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我从这里看出周瑜想要谋害诸葛亮。

师:叫他意思就是必须要造十万枝箭,还有找到其它信息吗?

生: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枝箭,十万支箭是一个大数目,十万支箭十天之内你认为能造成吗?

师:根据史料记载,东吴有100个巧匠专门负责造箭,每人每天25支箭,十天也才能造出2万五千支箭,10万支根本造不成,分明就是想陷害诸葛亮。

你们看刚才两位同学抓住对话关键信息抓住了关键信息推想了周瑜的内心想法(板书内心)还有不有些关键信息可以想出来。

生:周瑜觉得诸葛亮觉得他三天之内根本就造不出来

生:我从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推想。

师:抓住人物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就推想出了周瑜内心的想法,同学们,我们把这些关键信息连起来,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觉得第一句和第二句话都是周瑜在引诱诸葛亮必须来造箭。后来让他造十万支箭,而且在十天之内完成。

师:他把几个信息联系起来推想,发现了周瑜要害诸葛亮的过程。

生:我觉得周瑜他十分阴险狡诈,他想让诸葛亮完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好陷害他。他先问他水上交战什么兵器最好,然后叫他做十万支箭必须要在十天完成,诸葛亮答应之后呢,还让他立下了军令状。

师:一步一步的在逼他完成这个任务,通过对话,我们发现周瑜推出了周瑜的内心,(板书内心)还看到了他一步一步逼诸葛亮的过程,原来他商量军事是表面的意思,实际上他早就设好了圈套。让我们一起回到当时的场景,感受下当时的画面,如果你是周瑜,你会怎么逼诸葛亮呢?同桌互相练习读一读

①同桌展示读

②师生合作读

听出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哪些地方读得重?哪些地方读得轻?因为…

③生生合作读

2,推想诸葛亮的内心

我想问一下,孩子现在诸葛亮已经进入了你的圈套,你的心里(很高兴)。可是三天之后,周瑜却长叹一声,一起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呢?

生:惊人的智慧,巧妙的谋划

师: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非常好!那诸葛亮神机妙算,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呢?我们合作学习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3分)

小组代表汇报

一生:我们小组找到的第几处,他算准了

一生:……

师:面对周瑜的步步紧逼,其实诸葛亮计就计,心中早已经有了打算。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场景,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怎么读呢?自由练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诸葛亮呢?你选一个孩子来读周瑜的话吧!

配乐生生合作读。

师:这场对话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诸葛亮早就识透了周瑜的计划,反过来看周瑜呢?

生:周瑜还被诸葛亮蒙在圈里,不知道他的计划已经被诸葛亮识破了。

生:周瑜还浑然不知

生:沾沾自喜

师:对呀,所以当三天以后看到就十万支箭,听到鲁肃告诉他借箭的经过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十分绝望。因为他本来是想诸葛亮在三天之内根本就不可能造到十万之箭,然后到第三天去搬箭的时候,他看到诸葛亮真的造到了十万之箭,所以心情十分的绝望,跟自己想的不一样。

师:带着绝望地心情读一读。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我真比不上他

生:还有失落。

师: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看《三国演义》啊,就是这样,通过人物对话,给我们塑造了诸葛亮这个神机妙算物形象(板书人物形象)

3,推想其它章节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地盘儿,这是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地盘儿。推想一下,周瑜要害诸葛亮,仅仅是因为他妒忌葛亮的才干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欲知推想正确与否,请看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4篇(全文1847字)

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

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

生: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师:很好,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点出中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可以和同学讨论,呆会儿选择一处体会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

生: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

生: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

生:他还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

生:他让船一字儿排开,借箭时,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边受满箭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说明他对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

生:书中说船队回来时,顺风顺水,可以看出他算到风向。

评:让学生在媒体制作出的两军对垒军事简图上边演示边说,既灵活地检验了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课文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生:诸葛亮对鲁肃说:“要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说明他算了借箭所需器材的数量。

……

师:(指板书)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

师: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

生:周瑜感叹:“我比不上他!”

师: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并试着读一读。

生: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他强。所以,我认为读这句话时,应该用比较诚恳的语气来读。

生:我的看法和她的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

……

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

生: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的。

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2、创造性表演,体验角色。

师:现在,请你们自己来当导演,邀请合作伙伴,选择文中某处最喜欢的片断,把它表演出来,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设计。

师:愿意展示朗读、表演才华的同学,到前面选择段落或表演或朗读。

(注:学生兴致颇高,居然在一起商议是排搞笑版还是正剧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1)采访“孔明”。

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

生:因为我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

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

(2)采访“周瑜”。

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

生: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又算准了曹操不会出兵,鲁肃当时不会告密,唉,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方面,我都比不上呀!

师:“孔明才学犹堪叹,公瑾妙语亦惊人!”

(3)采访学生。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

生:我想对鲁肃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生:我想对周瑜说: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那样你会更出色!

生:我想对曹操说:正是你的多疑,关键时不敢果断出兵,才促成了诸葛亮借箭成功。该出手时就出手。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想替曹操打抱不平。我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当时大雾迷蒙,在辨敌军(对方)虚实的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损失,没有最大的把握,他当时只能那样做。

师:想不到,小小年纪你就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了,真了不起。

评: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评,再一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师:同学们,你们能大胆、独立地发表自己对人物的不同看法,这些思维的火花将成为火炬照亮你们的人生。(授与发言同学“赛诸葛”、“赛周瑜”、“赛曹操”等称号。)

评: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师:在不断深入地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结论)

师: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还有哪些?(影像展示诸葛亮博望坡用兵、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片断,配以旁白。)

(3)延伸。

师:同学们,诸事暂且按住不表,欲知详情,且看《三国演义》(出示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书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5篇(全文1904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课文写谁借箭?

生:诸葛亮借箭。

师:诸葛亮跟谁借箭?

生: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师:借多少?

生:借10万支。

师:他用什么方式借箭?

生:利用草船借箭。

师:结果呢?

生:大获全胜。

师:谁能把以上的答案连起来说说?

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万支箭,获得成功。

生: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师:我还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

板书:

为何借?

生:老师,我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师:噢?你说是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有根据吗?大家议一议。

(小组讨论一分钟。)

生:有。周瑜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可是给诸葛亮的造箭期限长达10天,这与军情紧急自相矛盾。由此可见,让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实目的。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这番话的确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无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应该读出阴险的语气。

生:周瑜自以为诸葛亮在劫难逃,因此要读出得意的语气。

师:(抽读、范读、齐读)我明白了。周瑜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

生:而是陷害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生: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师:(板书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曾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

生:老师,我查过词典,妒忌的意思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师:这是背词典里的解释。能说说在句子中的意思吗?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师:造箭是假,害人是真。可是,聪明能干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生: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没有退路了。

师:明明是火坑啊,诸葛亮就敢往里边跳?

生:因为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新鲜!你怎么知道呢?

生:如果诸葛亮没有把握,决不会主动把10天降为3天。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就明确地告诉周瑜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见他已经想到了利用草船借箭的办法。

师:有道理。假如你是诸葛亮,读读他对周瑜的承诺。

生:(胸有成竹地读)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师:读得很自信。假如你是诸葛亮,在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前可能会怎么想?

生:周瑜啊,周瑜,你怎么这么糊涂?大敌当前,你怎么不想办法对付敌人,倒把矛头对准了我?

生:10万支箭,要我10天造好?你这不是小瞧我诸葛亮吗?昨夜我夜观天象,三天后必有大雾。既然你非跟我过不去,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干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师:好个诸葛亮!掌声送给她!周瑜步步紧逼,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怎么样呢?

生:诸葛亮满载而归。

师:而周瑜──

生: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大屏幕显示此句文字课件并板书神机妙算。)

师:周瑜为什么长叹?

生: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而长叹。

生:因为自己再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而长叹。

师:长叹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生:感叹。

师:还不能表达周瑜的心情。

生:哀叹。

师:行。你认为周瑜会以怎样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抽3人读。)

师: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确令人信服。在这个故事中,他又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反复研究,比比看,谁的答案更丰富。

(生一边读,一边分析研究。)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样吧,我们先分组交流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很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有的甚至发生了争论。现在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诸葛亮算到周瑜是在设计陷害自己。

师:对。我们刚才研究过了。

生:他算到了鲁肃不会向周瑜告密。

生:他不但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还算到了鲁肃一定会帮自己准备借箭所需的船只、军士和草把子等。

师:(板书算人)诸葛亮很了解鲁肃这个人。

生:诸葛亮还算到了周瑜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计策。

生:曹操不仅不会出兵,而且一定会放箭,这也是诸葛亮事先估计到的。

师:诸葛亮称得上知人知面又知心。再从其它角度想想,比如天气。

生:他算到了三天后一定有大雾。

师:(板书算天)如果他算到两天后就有大雾──

生:周瑜问需要几天时,他就会说两天。

师:应该如此。除了准确预测大雾,诸葛亮还预测到──

生:船队返航时正好是顺风顺水而行。

师:顺水是算到的吗?

生:不是。江水的流向是不需要算的自然现象。

师:那诸葛亮算到顺风重要吗?

生:我认为很重要,因为船是顺风顺水行驶,曹军即使想追也追不上,才能确保借箭万无一失。

师:万无一失用得好!其他同学还有新发现吗?

生:诸葛亮算到了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就能就能装满10万支箭。

(板书算物。)

生:草把子两面受箭,也是诸葛亮事先计划好的。

师:算天,算地,算人,算物。诸葛亮果真是──

齐:神机妙算!

师:就算周瑜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不得不长叹一声。谁是周瑜?长叹一声,我们听听。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他长叹一声了吗?应该怎么读?

生: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周瑜都叹服了,你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生:诸葛亮真神人也!

师: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果真名不虚传!

生:诸葛亮善于观察天象,能够摸清人心,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师:看来,你们对《草船借箭》的研究是很有成效的。我们还要研究一个问题:诸葛亮是借箭还是骗箭?(板书能算借?)你要寻求的答案不一定就在课文里,所以,我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研究研究。行吗?

齐:行!

师:很好。我等着欣赏你们的研究成果。下课。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6篇)

《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第6篇(全文2357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选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谁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曲?

生:《三国演义》。

师:在深沉悲壮的乐曲声中,我们仿佛跨越了历史的时空,来到了那个战火分飞的年代,下面让我们走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继续领略三国时代的风云纪事,品评一代风流人物的事非与功过。

二、学习七、八自然段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周瑜长叹一声,谁能把这个叹加上去,来读一下这句话。

生: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不错,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副样子,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呢?请同学们快速扫读课文。

生:课文的七、八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雾中借箭这一部分,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生默读、师巡视)

师:我看到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地方,是吧?哪咱们就这样,挑你体会最深的一处,说一说,好吗?

生: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从这里体会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远距离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师:你理解得不错,这是一场怎样的雾?(大雾)谁来读一下,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

生:这时侯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真是一场漫天大雾啊!同学们想,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看到了这场大雾,你们说鲁肃有什么感受?

生:他这时候比较惊讶、吃惊。

师:那么诸葛亮呢?他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觉?什么心情?

生:心情非常高兴。

生:他十分自信。

生: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正暗自得意呢!

师:好一个“如愿以偿”啊!但是我认为你只抓住这句话还不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因为,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呢,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联系课文找一找,哪句话能证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已算准了?

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师:此时诸葛亮心定气闲,成竹在胸,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太罗嗦,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直接写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既简明,又不浪费笔墨。这样改好不好?

生:不能改。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了这两句话,才能体现诸葛亮预测到第三天四更有大雾,如果直接说也许是碰巧第三天四更有大雾呢,就体现不出他的神机妙算,所以我们说诸葛亮能预测天气。(板书:预测天气)

生:如果直接写第二天,他就没有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师: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不知内情的人,都快急死了是吧?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火已经烧到眉毛上了,你怎么还不动啊?一直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上,而此时,仁厚老实的鲁肃还不知道诸葛亮请他去干什么呢,是不是?他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神

师:妙不妙?

生:妙。

师:刚才我们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前面那句话是反映诸葛亮的预测。后面那句话是反映事实,这样一联系就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你们再仔细地读一读,找一找还有哪些话前后联系在一起能够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默默找句子,师巡视)可以前后桌交流一下)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把他的兵派出来,到后来又写曹操在营寨里听到诸葛亮他们的鼓声和呐喊声。就向他们射箭,从这里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是啊,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是不是呀?可见,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想得那么周到,那么细致。咱们一起来读这两段话,(生读)可见诸葛亮了解曹操性格。(板书:了解人心)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诸葛亮是怎么说的?

生:笑着说的。

师:他是笑着说的,我觉得这篇课文挺有意思,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十一处,但只有一处加了一个笑字,请你们联系课文想一想,觉得诸葛亮此时在笑谁?

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他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

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

生:了如指掌。

师: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曹操生性多疑,这种天气有敌人为攻,自然不敢派兵出来。

师:对诸葛亮的笑,你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他是在笑自己本领大,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这叫自信的笑。

师:你们呢?都一样吗?

生:他还在笑鲁肃,鲁肃不知道他的用意。

师: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所以诸葛亮怎么说的?

生:他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回去交了箭,周瑜的阴谋还能得逞吗?

生:不能了。

师:这叫什么笑。

生:这叫胜利的笑。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胜利的笑!

生:齐读。

师: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妙。

师:那么,你觉得周瑜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想一想。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善于把握全面,宽厚待人。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是“借箭”。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三、总结

师:是啊。周瑜的气度、为人、才智、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生真是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对鲁肃一五一十地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想)

师: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