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7篇)

时间:2023-08-29 17:59:07关键词: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1篇(全文359字)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反映出叶圣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叶圣陶深爱祖国的热土。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抗战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以说相当接地气。

叶圣陶的评价还突显在教育方面。新中国的全新样貌给中年的他展才华创造了广阔的疆域。他一头钻入到教育事业的研究中,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因此德高望重,是学界公认的教育大师。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7篇)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2篇(全文391字)

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小县城,之后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因在学校受人排挤而开始小说创作,因此改了名字,叫叶圣陶。之后,叶圣陶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任国文教员一职,还参与编写了小学过问小说。

在1918年的时候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之后叶圣陶和周作人,郑振铎等人一同发起了“文学研究会”,之后又与胡愈之等人创办了《公理日报》,在此宣传反帝爱国的思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叶圣陶才开始创作通化,也诞生了我国第一本童话《稻草人》。九一八事变之后,叶圣陶还发起并成立了“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叶圣陶还担任过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抗战结束之后,回到北平,做起了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主任,之后还担任国全国文联的委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任过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馆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还是第一到第五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以及第一届和第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老先生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3篇(全文470字)

叶圣陶作为名满华夏的教育学家和文坛巨擘,在语言艺术造诣上声名显著。“叶圣陶”这三个字并非叶老先生的真名,叶圣陶原名叫叶绍钧,他为何不用原名,改用字?这还与他少年时的经历息息相关。叶圣陶小时候聪明伶俐,刚12岁出头就考入了苏州元吴公立小学。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清政府即将覆灭之际,各地军伐势力互相割据混战,一片破败衰落不堪的景象。叶圣陶痛心疾首,强国救国就成了他的志向。他请求教书先生章伯寅为自己赐字。章先生感慨:“绍钧是你的名,有诗言秉国之钧,字就叫秉承好了。”并教育他要爱国,爱家乡的土地,鼓励他要通晓历史地理。随着满清政府的垮台,苏州在1911年10月15日光复。叶圣陶在第二天找到了先生说:“清朝已经覆灭,皇帝都没了,我还是不当臣子了。”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言:圣人陶钧万物,就改为圣陶吧。”叶圣陶满意而归。

从此以后,叶绍钧就在《小说丛书》和《玻璃窗内画象》两本杂志上以“圣陶”为名发文。他把姓氏“叶”和“圣陶”组合在一起,构成了闻名遐迩的“叶圣陶”。叶圣陶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同凡响,一提到这三个字人们心中就会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循循善诱,潜心尽力教书育人。“叶圣陶”这三个字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叶绍钧这个原名,甚至使叶圣陶原名的存在变得毫不重要,这也是一个笔名的魅力所在。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7篇)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4篇(全文473字)

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5篇(全文479字)

他的原名叫叶绍钧,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清贫。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后人对叶圣陶的评价很多,生活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叶圣陶的评价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10年,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反映出叶圣陶忧国忧民的情怀。

叶圣陶深爱祖国的热土。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抗战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以说相当接地气。

叶圣陶的评价还突显在教育方面。新中国的全新样貌给中年的他展才华创造了广阔的疆域。他一头钻入到教育事业的研究中,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因此德高望重,是学界公认的教育大师。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7篇)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6篇(全文533字)

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心切,为他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至少能识三千字。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敦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但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规矩,家规基本没用上。父亲喜出望外又给他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这位私塾先生要求颇高,还要用戒尺体罚,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叶伯仁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他觉得小孩子应当多见见世面。由于父亲是账房先生,叶圣陶年少时,常常跟随父亲在社会上收租。父亲带他拜年、贺寿、参加婚丧、各式典礼让他见识了当地民情风俗,也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在叶圣陶后来的写作中多有显现。

叶圣陶的成长中最宝贵的积累是书本知识和社会阅历。这让他在中学毕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至此一发不可收拾,成就一代教育大师和作家。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就是这么非同寻常。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第7篇(全文3481字)

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

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

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可以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

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

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

两旁边的抽屉要多少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赘的东西。

右边只须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得稳当,取携又方便。

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

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

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

我再不能等待了,特地跑去问他。

他指着靠在陰暗的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

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他看出我的疑怪,就用教师般的神情给我开导。

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还未免有点儿潮。

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

人家说起来,这是某某做的“生活”,这么脆弱不经用。

他向来不做这种“生活”,也向来没有受过这种指摘。

现在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动手做书桌。

他恐怕我不相信,又举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

“先生,你要是有功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黄浊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品时候的模样。

我知道催他快做是无效的,好在我并不着急,也就没说什么催促的话。

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

一张新书桌站在墙边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显出几条年轮的痕迹。

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我说再过一个星期,大概可以交货了吧。

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内高低不平的泥地,摇头说:“不行。

这样干燥的天气,怎么能上漆呢?要待转了东南风,天气潮湿了,上漆才容易干,才可以透入木头的骨子里去,不会脱落。”

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

乡下的屋子,室内铺着方砖,每一块都渗出水来,像劳工背上淌着汗。

无论什么东西,手触上去总觉得黏黏的。

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散发出霉蒸气。

我想,我的新书桌该在上漆了吧。

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同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

栗壳色,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有它一比更见得黯淡失色了。

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因而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

直到安放停当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鉴赏他的新作品。

我交给他六块钱,他随便看了一眼就握在手心里,眼光重又回到他的新作品。

最后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时,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

”他说到“我做的家伙”,夸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放射出来了。

以后十年间,这张书桌一直跟着我迁徙。

搬运夫粗疏的动作使书桌添上不少纹路。

但是身子依旧很结实,接榫处没有一点儿动摇。

直到“一二八”战役,才给毁坏了。

大概是日本军人刺刀的功绩。

以为锁着的柜子里藏着什么不利于他们的东西,前面一刀,右侧一刀,把两块板都划破了。

左边只有三只抽屉,都没有锁,原可以抽出来看看的,大概因为军情紧急吧,没有一只一只抽出来看的余裕,就把左侧的板也划破了,而且拆了下来,丢在一旁。

事后我去收拾残余的东西。

看看这张相守十年的书桌,虽然像被残害的尸体一样,肚肠心肺都露出来了。

可是还舍不得就此丢掉。

于是请一个木匠来,托他修理。

木匠说不用抬回去,下一天带了材料和家伙来修理就是了。

第二天下午,我放工回家,木匠已经来过,书桌已经修理好了。

真是看了不由得生气的修理!三块木板刨也没刨平。

边缘并不嵌入木框的槽里,只用几个一寸钉把木板钉在木框的外面。

涂的是窑煤似的黑漆,深一搭,淡一搭,仿佛还没有刷完工的黑墙头。

工料价已经领去,大洋一块半。

我开始厌恶这张书桌了。

想起制造这张书桌的老木匠,他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简直使缺少耐性的人受不住,然而他做成的。家伙却是无可批评的。

同样是木匠,现在这一个跟老木匠比起来,相差太远了。

我托他修理,他就仅仅按照题目做文章,还我一个修理。

木板破了,他给我钉上不破的。

原来涂漆的,他也给我涂上些漆。

这不是修理了吗?然而这张书桌不成一件家伙了。

同样的事在上海时时会碰到。

从北京路那些木器店里买家具,往往在送到家里的时候就擦去了几处漆,划上了几条纹路。

送货人有他的哲学。

你买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总之送给你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决不短少一件。

擦去一点儿漆,划上几条纹路,算得什么呢!这种家具使用不久,又往往榫头脱出了,抽屉关不上了,叫你看着不舒服。

你如果去向店家说话,店家又有他的哲学给你作答。

这些家具在出门的时候都是好好的,总之我们没有把破烂的东西卖给你。

至于出门以后的事,谁管得了!这可以叫做“出门不认货”主义。

又譬如冬季到了,你请一个洋铁匠来给你装火炉。

火炉不能没有通气管子,通气管子不能没有支持的东西,他就横一根竖一根地引出铅丝去,钉在他认为着力的地方。

达,达,达,一个钉子钉在窗框下。

达,达,达,一个钉子钉在天花板上。

达,达,达,一个钉子钉在墙壁上。

可巧碰着了砖头,钉不进去,就换个地方再钉。

然而一片粉刷已经掉了下来,墙壁上有了伤疤了。

也许钉了几回都不成功,他就凿去砖头,嵌进去一块木头。

这一回当然钉牢了,然而墙壁上的伤疤更难看了。

等到他完工,你抬起头来看,横七竖八的铅丝好似被摧残的蜘蛛网,曲曲弯弯伸出去的洋铁管好似一条呆笨的大蛇,墙壁上散布着伤疤好像谁在屋子里乱放过一阵手槍。

即使火炉的温暖能给你十二分舒适,看着这些,那舒适不免要打折扣了。

但是你不能怪洋铁匠,他所做的并没有违反他的哲学。

你不是托他装火炉吗?他依你的话把火炉装好了。

还有什么好说呢?

倘若说乡下那个老木匠有道德,所以对于工作不肯马虎,上海的工匠没有道德,所以只图拆烂污,出门不认货,不肯为使用器物的人着想,这未免是拘墟之见。

我想那个老木匠,当他幼年当徒弟的时候,大概已经从师父那里受到薰陶,养成了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了吧。

而师父的师父也是这么一丝不苟的,从他的徒孙可以看到他的一点儿影像。

他们所以这样,为的是当地只有这么些人家做他们永远的主顾,这些人家都是相信每一件家伙预备传子孙的,自然不能够潦潦草草对付过去。

乡下地方又很少受时间的催迫。

女儿还没订婚,嫁妆里的木器却已经在置办了。

定做了一件家具,今天拿来使用跟下一个月拿来使用,似乎没有什么分别,甚至延到明年拿来使用也不见得怎样不方便。

这又使他们尽可以耐着性儿等待木料的干燥和天气的潮湿。

更因主顾有限,手头的工作从来不会拥挤到忙不过来,他们这样从从容容,细磨细琢,一半自然是做“生活”,一半也就是消闲寄兴的玩意儿。

在这样情形之下做成的东西,固然无非靠此换饭吃,但是同时是自己精心结撰的制作,不能不对它发生珍惜爱护的心情。

总而言之,是乡下的一切生活方式形成了老木匠的那种态度。

都市地方可不同了。

都市地方的人口是流动的,同一手艺的作场到处都有,虽不能说没有老主顾,像乡下那样世世代代请教某一家作场的老主顾却是很少的。

一个工匠制造了一件家具,这件家具将归什么人使用,他无从知道。

一个主顾跑来,买了一两件东西回去,或是招呼到他家里去为他做些工作,这个主顾会不会再来第二回,在工匠也无从预料。

既然这样,工作潦草一点儿又何妨?而且,都市地方多的是不嫌工作潦草的人。

每一件东西预备传子孙的观念,都市中人早已没有了(他们懂得一个顶扼要的办法,就是把钱传给子孙,传了钱等于什么都传下去了)。

代替这个观念的是想要什么立刻有什么。

住亭子间的人家新搬家,看看缺少一张半桌,跑出去一趟,一张半桌载在黄包皮车上带回来了,觉得很满意。

住前楼的文人晚上写稿子,感到冬天的寒气有点儿受不住,立刻请个洋铁匠来,给装上个火炉。

生起火炉来写稿子,似乎文思旺盛得多。

富翁见人家都添置了摩登家具,看看自己家里,还一件也没有,相形之下不免寒伧,一个电话打出去,一套摩登家具送来了。

陈设停当之后,非常高兴,马上打电话招一些朋友来叙叙。

年轻的小姐被邀请去当女傧相了,非有一身“剪刀口里”的新装不可,跑到服装公司里,一阵的挑选和叮嘱,质料要时髦,缝制要迅速,临到当女傧相的时刻,心里又骄傲又欢喜,仿佛满堂宾客的眼光一致放弃了新娘而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似的。

当然,“想要什么”而不能“立刻有什么”的人居大多数,为的是钱不凑手。

现在单说那些想要什么立刻有什么的,他们的满足似乎只在“立刻有什么”上,要来的东西是否坚固结实,能够用得比较长久,他们是不问的。

总之,他们都是不嫌工作潦草的人。

主顾的心理如此,工匠又何苦一定要一丝不苟?都市地方有一些大厂家,设着验工的部分,检查所有的出品,把不合格的剔出来,不让它跟标准出品混在一起,因而他们的出品为要求形质并重的人所喜爱。

但是这种办法是厂主为要维持他那“牌子”的信用而想出来的,在工人却是一种麻烦,如果手制的货品被认为不合格,就有罚工钱甚至停工的灾难。

现在工厂里的工人再也不会把手制的货品看做艺术品了。

他们只知道货品是玩弄他们生命的怪物,必须服事了它才有饭吃,可是无论如何吃不饱。

--工人的这种态度和观念,也是都市地方的一切生活方式形成的。

近年来乡下地方正在急剧地转变,那个老木匠的徒弟大概要跟他的师父以及师父的师父分道扬镳了。

1937年8月1日发表

教育家叶圣陶生平事迹简介(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