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要点(7篇)

时间:2023-08-28 22:59:11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要点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1篇(全文631字)

地点:湾丘彝族乡乡政府会议室

主讲人:王书记

出席者:向国齐(资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玎老师、张士举老师、徐佳俊老师以及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全体同学

记录人:王联进、张丕居

会议内容:

一、由王书记介绍本乡的基本情况

1、本乡共有昔街、麻窝、热水、杨家、青山、万碾沟、黄龙7个行政村,以彝族居民为主。

2、万碾沟村搬至白马镇,每户配备一套新房(两层),人均再补助8万元,各方面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实现全村脱贫。

3、目前该乡共有17000人,共有1030贫困人口。

4、黄龙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

5、本乡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工业产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财政收入缩减。

6、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庭存在一些问题。

7、财政压力大,乡镇村委干部工资待遇较差,导致工作开展有难度。

8、本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其作为中心工作开展。

二、由王书记介绍湾丘乡的相关扶贫措施

1、预计投资1300万修建青山村的通村公路。

2、继续发展烤烟业,逐步提高其经济效益。

3、做强林果工业,重点发展核桃、青花椒等,引进樱桃、油桃等。

4、计划发展旅游业来进一步脱贫致富。

三、向书记针对精准扶贫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王书记耐心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1、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

(1)经济指标。(人均收入低于2736元)

(2)住房指标。(要有安全的住房)

(3)不能有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

2、产业扶贫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

(1)做好原有产业

(2)做强林果工业

(3)发展旅游业

3、怎样更好地向群众宣传精准扶贫政策?

(1)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乡镇成立包村工作组进行政策的宣传

五、王书记对我们的教导及提出的希望。

1、王书记教导同学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

2、在实际调研中,要多看、多听、多问。

3、期望大家对扶贫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六、讨论确定黄龙村为下一步的考察地点。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7篇)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2篇(全文1217字)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半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54户567人和3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一是三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二是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滩头30户贫困户中通过带动有5户发展畜牧业,19户贫困户在本村益源合作社入社发展种植业。

4、宣传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卫生局到李村捐赠印有宣传标志的塑料盆800个,宣传手册1000份。我镇还组织贫困家庭原有和新增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在本地就近就业。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协调交通单位维修滩头村内1500米道路,为村里安装20盏路灯。协助李村村委会完成自来水铺设的收尾工程,在路灯稀疏地段安装路灯10个,搞好村内5040平方米的道路硬化。

三、加强领导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

1、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2、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目前为止已有147户贫苦户脱贫,力争到12月底达到全部脱贫。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扶贫重点村被扶持力度不够、扶贫资金不能到位、建设进度慢、扶贫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寻求发展机遇,振奋精神,披荆斩棘,踏实苦干,加快扶贫村脱贫致富的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3篇(全文1352字)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本公共工程、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本公共工程。近年来,集中投入基本公共工程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处理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处理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处理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处理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处理了“用电难”。全镇基本公共工程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本公共工程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水平。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措施,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范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范围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7篇)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4篇(全文1444字)

20xx年6月全县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镇位于XX县的东部,最高海拔3657米,最低海拔1200米,气候属温带气候,降雨量在900至1000毫米之间。全镇辖12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全镇幅员面积为468.23平方公里,总户数5834户,22235人。镇境内居住有彝、汉等8种民族,是XX县右所片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县金铁矿业集团位于XX镇境内,省道S307公路横穿全境,是XX县的东大门。全镇耕地面积22969亩,出产水稻、马铃薯、玉米、荞麦、小麦,种植业以核桃、青(花)椒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羊、鸡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煤矿等。

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础,为认真落实XX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

一是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包村干部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经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按照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工作要求,制定了《XX镇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农户申请、村民主评议小组评议的方式进行推选,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

四是广泛宣传,培训到位。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4期共112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20余次,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加强督查,确保实效。为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镇领导、驻村工作组成员深入贫困村督查指导共23次,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工作,根据XX县扶贫移民局所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贫困村识别标准,识别出了11个贫困村。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788户,贫困人口数3274人。省上下达任务,县扶贫移民局要求将20xx年我镇享受彝家新寨的23户贫困户107人,在系统中进行删除处理,最后录入系统贫困户数为765户,3152人。

三、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识别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我镇结合各村实际及区域特点,扎实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一)制定扶贫计划,落实扶贫措施。

积极和“挂、包、帮”单位衔接,我镇和帮扶单位共同为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了帮扶计划,明确挂钩帮扶责任人,确定帮扶具体目标、任务,做好了帮扶台账、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等工作。

(二)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挂、包、帮”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共同协调安全饮水资金82.3万元,惠及8个村23个村民小组。协调投入通村通组修路资金610.6万元,惠及10各村26个村民小组。投111万资金修建桥梁8座,惠及5个村。对3个贫困村开展彝家新寨建设。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1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县电力公司对10个贫困村实施了农网改造。

(三)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助农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通过上级部门的扶持和指导,截止20xx年年底,全镇共种植核桃65885亩,改良嫁接36800亩,受益挂果核桃逐年增多。

二是大力发展青(花)椒产业。我镇二半山的贫困村特别适合种青(花)椒种植,截止20xx年度,全镇共种植青(花)椒15240亩,受益面积逐年增多。

三是在3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烤烟,共有种植面积700亩,共2100担,可创造经济效益270多万元。

四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我镇二半山以上贫困村开养殖业,在上级部门扶持下,近两年投入50万元用于购买种猪、种羊发展畜牧业。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是进一步贯彻省、州、县扶贫政策,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的投入,为经济增收创造条件。

二是继续扶持产业建设,增强种植业、养殖业的技术支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为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保障。

三是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种植、养殖、务工等技能技术的培训。

四是以雅砻江沿江经济开发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助农增收。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5篇(全文1936字)

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村支“两委”的工作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以及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使大元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xx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责任编辑:平文华信息来源:大元村信息所属:乐安县鳌溪镇大元村篇五:驻村工作年度帮扶计划

驻村工作年度帮扶计划

——侯训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服务农村发展,更好的完成驻村工作任务,指导帮助石牛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本人结合驻村实际,特制定20xx年石牛村驻村工作计划:

驻村工作要紧扣市委、市政府“稳中求快、转型升位”总基调和“转型、提速、升位,推动跨越、构建和谐、率先小康”的总体目标任务,坚持工作在基层一线、生活在基层一线、服务在一线,真心实意、真蹲实帮,认真做好“一宣四帮”工作,为我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等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7篇)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6篇(全文3096字)

20xx年,州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办、政办《关于印发<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党办发〔20xx〕7号)精神,在深入摸排、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切实瞄准扶贫对象,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努力实现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目标。现将20xx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塔木根赞格村贫困现状

㈠村队概况。塔木根赞格村位于博乐市以西5公里,距离青得里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在博温公路南侧。全村人口192户、728人,其中常住户165户、常住人口633人,非常住户27户、95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142户、562人,汉族13户39人,蒙古族8户、28人,哈萨克族2户4人,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占88.8%。全村四老人员6名;常住人口中80、90后年青人187人,占总人口的29.5%,其中维吾尔族169人,占90.4%。全村耕地面积1376亩,人均耕地1.9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队。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一座砖窑承包费每年7万元。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8750元。农村党员16人,团员青年22名,民兵6名,十户长8名,信教群众210人。村委会(文化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㈡贫困人口现状。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共计45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贫困人口共计10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43人、无劳动能力65人。贫困户中低保户11户1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人),扶贫低保户18户6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29人),扶贫户16户2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13人)。家庭人口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户8人;部分人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6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5人、无劳动能力33人);家庭人口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户32人。有劳动能力家庭致贫原因主要为缺资金、技术、土地等,发展基础薄弱、增收途径少。无劳动能力65人中,因老丧失劳动能力34人(伴有残疾3人、精神原因1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13人,因残丧失劳动能力5人,因精神原因无劳动能力2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11人。

二、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帮扶村队精准扶贫工作

㈠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扶贫工作规划、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出现困难和问题,负责扶贫效果的评估和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州卫生局住村工作组和联系帮扶村“两委”班子联合成立塔木根赞格村扶贫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面摸清贫困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就业情况和主要诉求,分类建档立册,按照“一类一政策、一户一办法”的要求,精准制定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㈡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会同村“两委”一同制定了《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脱贫三年规划》、《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20xx年脱贫计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帮扶单位和责任人。二是根据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一户一策”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精确瞄准,为扶贫对象制定具体可行的脱贫帮扶计划。三是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45户贫困户扶贫手册填写工作,对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登记分类汇总成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㈢建立责任机制,开展结对帮扶。

一是建立了党员干部包户脱贫和领导带头结对帮扶制度。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科级干部、住村工作组成员结对帮扶2-3户贫困户,普通党员、干部、职工每人帮扶1户贫困户。其中20xx年确定的9户22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任务,由州卫生局领导、下属单位负责人、村第一书记各包1户负责脱贫。二是建立了住村工作组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工作组成员按照每人2户的标准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5月民族团结月,工作组干部集中走访了结对子结亲戚帮扶对象,每人拿出400余元生活补助为结对“亲戚”购买了生活用品。五是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每名农村党员联系帮扶1户贫困户,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优势,帮助结对贫困户传信息、学技能、帮解困、助就业、促增收。四是积极开展慰问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16户贫困户,送去48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xx元大米清油等慰问品;“六一”儿童节前夕,村“两委”和住村工作组向20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七一”建党节前夕州卫生局党组走访慰问了3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合计1300元;上半年2名贫困户因病去世,住村工作组代表局党组给其亲属各送去500元慰问金。

(四)突出分类施策,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针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申请全部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保障范围,落实医疗和教育扶持措施,确保全部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原因而中途辍学。二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分类扶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和自身发展条件,因地因户因人制宜,采取精准帮扶措施,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脱贫。今年以来,协助23户养殖户办理养殖贷款、已成功申办贷款12户,其中贫困户3户。扶持80、90后贫困户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并积极帮助其联系销售渠道,首批70羽鸡已顺利出售。多方协调推进扶贫解困,6月初湖北省卫计委领导给塔木根赞格村1户结对子亲戚(贫困户)送来80只羊(其中生产母羊40只)、价值5.6万元,成功帮助1户4人实现脱贫。三是积极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劳务创收扶贫。努力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加强对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引导,采取组织季节性劳务创收、引导长期转移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3月份以来,多次为村里劳务经纪人提供用工信息,协调联系了7家用工单位和多个劳务输出项目,帮助村民联系就业岗位,累计转移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四是加强培训,全力助民增收。积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主动为贫困户送劳动技能技术、送务工创业信息、送惠民政策、宣传社保政策等,帮助贫困户培育致富产业,促进增产增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月22日邀请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来村开展培训,50余名农户参加了培训。

㈤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帮助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积极配合村“两委”完成了困难群众安居房申报、遴选等工作,20xx年20户贫困户申请了住房安居房建设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政府按照每户3.85万元的标准给予建房补助77万元。二是积极开展义诊和医疗帮扶,解决群众就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4月1日联系5名医疗专家到青得里乡4个村队进行了义诊,其中在塔木根赞格村义诊233人次、赠送药品价值4000余元、免费检查为村民节约费用3000余元;对1名长期患病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积极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和费用减免,送去1000元救助金;主动带2名因家庭困难未就医患者就医,协调医疗机构减免门诊及住院费用2700余元;2月份以来有5名村民住院,工作组获悉后立即到医院进行了探视,对其中1名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工作组干部自发送去了500元现金;积极协助1名老党员办理了新农合慢性病手续。同时积极争取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争取早日结束村里无村卫生室、群众就近看病难的问题。三是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工作组干部在农忙时节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农活,1名工作组成员还扭伤脚踝造成骨折住院手术治疗。四是是推进惠民生项目实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投入资金5.2万元,实施了亮化工程,为村队主巷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11盏,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㈠深化结对帮扶。继续深化城乡党组织联系共建活动。

落实领导干部、工作组成员、机关党员、农村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明确“结对子”帮扶人员工作责任,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

㈡持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做好新建灌溉机井和农用道路升级改造前期调研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概算、资金来源和报批等准备工作。二是继续积极开展医疗帮扶,经常开展送医送药下乡,针对塔木根赞格村无村医,群众看病不方便的突出问题,组织医疗专家到村里为村民免费义诊、送医送药下乡。实施老年人健康关爱工程,为村里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三是争取项目新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建成后面向社会招聘村医或由博乐市青得里乡卫生院下派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解决村里无村医和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四是积极开展慰问走访和扶贫帮困等活动。

㈢推动劳动力转移助民增收。

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外出务工,引导中青年女性到城市开展家政服务,增加家庭收入。加强教育引导,转变80、90后剩余劳动力就业观念,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持续增加。

㈣全力帮扶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在全面改善45户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分类扶持措施、整体推进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以20xx年扶贫计划确定的9户22人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为重点,压实责任、落实措施,努力实现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第7篇(全文3644字)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盟委、行署提出“20xx年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区贫县全部摘帽”,所有脱贫人口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围绕这一目标,半年来,在盟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推进“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了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三到村三到户”项目

20xx年我县共有“三到村三到户”重点村22个,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这些村我县推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科局帮联机制,下派驻村工作队帮助这些村梳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协调落实资金,做好项目实施等工作。

半年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704万元,全部完成了20xx年度“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在沟乡6个村实施了2200亩葵花和46亩西红柿种植,为项目村购置18台(套)覆膜机、旋耕机、播种机。新建日光温室126座;购回肉牛300头,完成标准化棚圈建设255座。扶持项目农户933户、18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33户、1878人)。

2、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20xx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计划投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已投放1922万元。投放沟乡、xx乡、xx镇、xx乡4个乡镇15个村356户贫困户富农贷款1422万元,(其中养殖业235户,投放贷款938万元;种植业121户、投放贷款484万元);投放盟级扶贫龙头企业xx县淀粉厂马铃薯基地强农贷款500万元。正与邮政储蓄分行合作,拟注入贷款保证金200万元,邮储银行为扶贫办推荐的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投放贷款20xx万元;目前各乡镇已经完成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其他乡镇正在入户调查中。上半年互助资金借款到期240户,借款额143.54万元,占用费收入4.633万元,收回47.3万元,余96.24万元尚未收回。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共发放贷款566户844.5万元。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xx年5月经盟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xx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批复我县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00人,随迁64户150人,按照“十三五”扶贫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扶贫办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确定了年内搬迁人口和随迁人口,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按要求,按程序把搬迁任务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建档立卡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标识。目前,各乡镇已经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大北沟镇九号村29户搬迁户危旧房拆除完毕,正在招投标;其他乡镇也在落实中。

4、脱贫验收评价工作

20xx年底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3户、7604人,(其中:国家、自治区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户、6022人,盟内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1582人),涉及到384户、865人需进行脱贫处理,全部列入到20xx年脱贫指标中。20xx年5月扶贫办举办了贫困户退出管理验收评价培训班,按计划和程序完成了两年度的脱贫验收评价任务及人口自然变更,现子系统内我县共有未脱贫户1160户、2341人,为了推进脱贫验收工作,县扶贫办在沟乡小石砬村、大北沟镇五号村组织扶贫办全体干部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出了两个村在贫困户脱贫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为全县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价工作积累了可操作性经验。

5、“45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

20xx年5月召开了全县“453”挂图作战培训会议。会上将《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453”挂图作战贫困户三本帐》等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并由具体业务人员对相关表格的填写及报送做了详细指导,各乡镇严格按照文件指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认真、规范填写挂图上的内容,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完成挂图任务;其中,22个重点贫困村由扶贫办牵头挂图,5个乡镇总作战图挂图完毕。

6、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xx年上半年扶贫办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参加培训、考察人员245人。赴赤峰和润集团及通辽学习实用技术,举办蔬菜种植与肉牛育肥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7、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欠拨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20xx—20xx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专项资金9328.2万元,其中:已拨付6511万元,未拨付2817.2万元。具体如下:20xx年1780万元,已拨付1530万元,未拨付250万元;20xx年2242万元,已拨付1810万元,未拨付拨432万元;20xx年2259万元,已拨付1629万元,未拨付630万元;20xx年1504万元,已拨付1204万元,未拨付300万元。20xx—20xx年生态移民资金1543.2万元,已拨付338万元,未拨付1205.2万元。目前县政府正筹措资金于近期给予拨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5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乡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此现象,我县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议,征求乡镇及相关部门意见,派遣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实地考察、调研,在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20xx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项目摆布上重点向南部乡镇倾斜,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对需要移民的村组,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分散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建设移民小区为辅的方式进行搬迁。例如:20xx年实施的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生态条件恶劣,冬季积雪严重,夏季山洪易发,已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xx年实施的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对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对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29户村民进行了易地搬迁。

3、整合项目,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扶贫办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各类涉农项目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20xx年,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屯绿化等项目及农民自筹资金667万元,在沟乡大耗来沟村建成生产、生活区分离,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移民小区。

4、结合实际,确立产业。我县立足贫困村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村组均有产业支撑。例如:20xx年x镇胜利村实施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4万元),建设住房52栋、日光温室52座、塑料拱棚52座,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20xx年,协助该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日光温室种植葡萄50座、黄桃2座,塑料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每户移民收入达6.5万元,全村年增收近340万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5、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为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有关部门工作重点及责任。由乡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扶贫规划和工程建设图纸,组织村民进行集体商议讨论决定扶贫开发模式;按政策法规、

6、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办抽调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由扶贫、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各类扶贫项目正常实施。

7、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在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实际建立了“1334”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三张图纸、三个机制、四项措施。一支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县、乡(镇)、村干伍。三张图纸:一张现状图,一张规划图,一张效果图。三个机制:一是县、乡(镇)、村结合实际认真把关、筛选、确定建档立卡户及贫困人口,严格按程序确定扶贫搬迁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各类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三是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协调、整合和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项措施:一是集中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二是分析选定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及建设内容;三是对建设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四是严格落实考核监督管理责任制,保障各类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目前,县党政联合督察室、监察局、扶贫办联合组成督查组正对全县五个乡镇进行专项工作督察指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金融扶贫贷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肉、乳、菜、薯、林”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扶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观念的更背反和转化,使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四是金融扶贫贷款规模的不断加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差。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农民在接受教育、了解信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县目前有贫困人口3592人(其中: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1人,盟级标准贫困人口1251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22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脱贫难度大,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希望上级能给予全额拨付,使下一步各项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全面完成。

(五)个别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够重视,下村入户对接沟通少,情况思路不明,“三本帐”不清,没措施少方案,导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不明显。

精准扶贫工作要点(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