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1篇(全文469字)
按照学校和年级的要求,我与#同学结成帮扶对子,在对该生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了其学困形成的原因,特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让帮扶对象主动要求进步
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两位同学学习不刻苦,但是学习方法欠缺,学习效率较低,知识基础薄弱。所以我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和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制定具体办法如下:
1、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及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并由各科老师和家长监督实施,定期收集其学习信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精心收集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多和她交流,监督其使用,并及时反馈调整其学习方法;针对她知识基础薄弱,成绩偏差的状况,准备采用课余辅导、定期谈心指导等办法,鼓励她摆正心态,积极进取,抓紧点滴时间,付出更大努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要求这两位同学每两周向我进行一次思想汇报。
3、每学期对这两们同学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在家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做好记录。每月通过电话或校信通与其父母联系一次以上。
4、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家校联手,共同促使学生进步。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2篇(全文958字)
20x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局与松山镇吕洞村结对帮扶以来,始终如一地重视这项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也抱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这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实在,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为解决该村农民的实际困难,维护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局的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现将今年来我局与松山镇吕洞村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动员
关于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局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大家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高度出发,动员干部职工积级参与这项工作。组织局党员领导干部与结对村困难家庭结为帮扶对子,并明确帮扶援助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
二、深入调查,制定帮扶规划
为使真正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挂钩村贫困家庭,与贫困户交心谈心,走到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对致贫原因、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制定脱贫工作计划。重点了解了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共同讨论对他们采取的帮扶措施。并且注意向村委干部学习,学习他们为加快吕洞经济发展,改变贫困面貌的整体思路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学习他们注重科技、培养人才、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他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扎实工作的工作方法和作风。通过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三、认真落实帮扶工作措施
1、利用部门优势,开展“科技、文化”进村活动。今年我们在吕洞村组织两场文艺演出活动,赠送科技书籍材料,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满足他们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2、做好结对村文体基础设施援建工作。今年,我局为吕洞村建设了一个羽毛球场,安装了一套健身路径,并帮助配套建设党员活动室和农家书屋。
3、针对贫困村的实际,积极开展干部职工募捐活动。共向村里捐款2019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3件,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6户19人,资助贫困学生就读2人。
4、坚持既扶贫,又扶志。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助,更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举办科技培训班2期,参学干部35人次、技术人员8人次、劳动力120多人次。
5、春节、“七一”、国庆等节庆日,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广泛开展为贫困户“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通过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贫困面貌有所改观。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充分发挥局工作优势,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好做实。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3篇(全文1108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鄂办发[20xx]5号文件精神,发挥妇联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依托“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农村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爱心妈妈”主要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少年儿童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进步,生活幸福,思想道德健康,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推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长期有效工作机制。
三、活动内容
(一)“爱心妈妈”的条件
“爱心妈妈”指各行各业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个人。“爱心妈妈”帮扶活动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形成,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爱心妈妈”的条件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经验。
(二)“爱心妈妈”的主要任务及帮扶内容
“爱心妈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母亲般的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爱心妈妈”的帮扶内容:一是开展“双互”活动,即互认互知。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对症帮教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双访”制度,即访班主任、访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每学期要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三是坚持联络制度。“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四是明确帮扶重点。“爱心妈妈”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四、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级妇联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爱心妈妈”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推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公益广告等宣传载体,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做好动员宣传工作,精心策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的效果。
2、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各级妇联要充分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根据就近就亲的原则,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帮扶对子。在全省统一的招募工作中,各市州“爱心妈妈”的报名、登记、结对由各市州妇联自行完成,省直招募的“爱心妈妈”由省妇联统一安排。省妇联将于三八期间举行全省“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启动仪式,并将“六一”定为全省“爱心妈妈”活动日。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4篇(全文1115字)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学校帮扶结对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特制订20xx年学校帮扶结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张道仓校长任组长曹光生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吴明亮、教研员李玉杰、葛俊鹏为组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吴明亮具体负责。
每学期定期召开帮扶结对学校领导联席会议不少于两次,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题活动方案、各类评估试卷等材料结对学校做到及时学习交流。确定郭河中心小学为基地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且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在郭河中心小学网站增设“结对互助”板块,为结对学校教师之间互动创建一个快捷平台。
3、师徒结对帮扶
郭河中心小学要根据结对学校要求,安排每位教师与结对学校的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每学年安排不少于2名教师到结对学校支教。
4、灵活开展活动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学术沙龙、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讲座资料、示范课教案、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教育局。
三、工作安排
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郭河小学为基地学校)
九月份:
1、制订结对帮扶计划;选派好支教教师。
2、结对帮扶启动仪式:分别在基地学校和结对对象学校进行,相关学校全体教师参加。
十月份:
师徒结对座谈会:结对教师相互交流座谈。
十一月份:
郭河小学教师去交流学校送教下乡。
十二月份:
名师讲座(主题:课堂教学):基地学校教导主任为结对学校教师作讲座。
一月份:
期末评价方式改革研讨交流。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二月份:
1、相关领导联席会议;
2、交流学校工作计划。
三月份:
郭河小学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
四月份:
1、结对学校教师上汇报课;
2、郭河小学教师点评。
五月份:
名师讲座(主题:教育科研):郭河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为结对学校教师作讲座。
六月份:
1、郭河小学艺术节、科技节。
2、总结、表彰。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5篇(全文1371字)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履行“牵头、兜底”职责,主动担当作为,聚力推动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担负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是“国之大者”,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民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高规格”推进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在全市率先推动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我们积极与市政务服务热线协调、衔接,xx月xx日成功将xx县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整合到“12345”服务平台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布。我们积极组织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答题活动。我们按照未保小组领导安排,已完成xx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送审稿,待领导审核后,将印发各成员单位。
二是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坚决夯实特殊困难儿童的兜底保障任务。面对我县特殊困难儿童较多的实际,我们联合13家县级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印发了《xx县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xx〔20xx〕24号),着力构建“童之助、童之护、童之家、童之行、童之爱”五童关爱服务体系。将203名特殊困难儿童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将21名困境儿童纳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散供养生活保障标准达到900元/人·月;今年1-11月,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金20。61万元。我们系统推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积极对上争取资金1。84万元用于我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服务。我们大力实施“四川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发放4。5万元慈善助学资金帮助我县10名品学兼优贫困学生圆梦大学。我们全面落实129名困难残疾儿童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儿童护理补贴政策,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辅具适配等工作,“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执行率达100%。
三是切实强化工作合力,助推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创新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我们着力“找政策、找资金、找人员、找项目”,推进资源要素整合,会同县检察院、县法院、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等有关成员单位,推动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文化广场3个、“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6个、“儿童之家”儿童服务点40个、“童伴之家”10个、儿童维权站点12个、儿童庇护中心1个、禁毒教育基地1个,形成多领域支撑的保护阵地网络。我们各成员单位强化合作,通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开学第一课”、“青春与祖国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少年红色教育夏令营活动、“彩虹xx”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全方位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我们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实现全县所有校园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开展庭审进校园和法院开放日活动,壮大建强了未保工作一线力量。我们启动以“合力保护·关爱成长,共创xx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联合各成员单位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通过自创的线上课堂“婷姐课堂”录制普法宣传节目《保护少年的你》在“两微一端”等平台投播,通过《春苗》季刊为载体开设了未成年人政策法规宣传专栏,通过xx融媒体中心和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发布《保护未成年人倡议书》。线上线下、点面结合、多矩阵布局的普法宣传,全县上下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民关注、多方支持、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6篇(全文1618字)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号召,充分利用好我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博取对方的教育教学优势,大面积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帮助的方式
1、教育理念方面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教育活动的指导者、教育方法的探索者,只有不断改进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交流、培训、互助,教育教师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内容”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形成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理念,塑造新形势下的新教师,培养新形势下的新人才,实现教育良性发展。
2、管理制度方面
为有效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人本和谐教育”,我校相继建立健全了《考勤制度》、《早自习检查制度》、《眼保健操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计划》、《集体备课加个性化教学制度》、《活页教案制度》、《集体教案公示制度》、《公开课制度》、《示范课制度》、《听评课制度》、《讲评课制度》、《推门课制度》、《隔周教研制度》等25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师成长档案,实行考核评价“十挂钩”制度,并利用学校、功能室、班级三级督查机制,严要求、狠落实、勤检查、抓典型、促后进、重整改、强反馈,同时,将考核结果同“生评师”结果相结合,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精致化、精细化。实行月考制度,严格考试纪律,以考代练,以赛代练,加大学情考情分析力度,在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同时,促进差等生转化、中等生升位、优秀生巩固,切实抓中促优、培优拔尖,实现了教学效益、管理效益的双赢。
3、教学技巧方面
教师教学技巧的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重点难点,采用集体备课加个性教学的方式,做到重点、难点突出,主次分明,易学易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教学场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三,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亲和力,要灵活机智的在微笑中抓住每一名学生的情感与思想的细节,最终实现课程高效“生成”的目标。第四,狠抓课堂常规,每日检查,每周汇总,周末公示,与月考核、期末考核、年终考核挂钩,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4、校本教研方面
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同课教学人员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个人精备与大家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行在课内,效在课后”。同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避免走形式,从而使讲台变成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进一步规范讲评课制度,每周2—3名教师主讲,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上讲评课。要求讲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能“教”会“评”,还要会“写”,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后记,借以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将讲评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和校本教研活动一起,与教师量化考核挂钩。
5、课题研究方面
近几年我校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先后承担了国家课题《学生为主、合作式学习的整合研究》、省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合作式学习的整合研究》研究工作,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以年级组长为龙头,教研组长为核心,责任到人,群策群力,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素质,推动了科研工作的高效开展。
6、教育信息方面
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以“网搜外淘”为途径,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提高教师整体水平,通过组织教师到沧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培训交流,聘请专家、教授到**讲座,组织师生主动学习、交流,多渠道搜集教育教学信息,把握教改脉搏,推动了学校科研的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
7、文体活动方面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场地资源,组织有益的文体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广播、师生书画展、校报、歌咏比赛、各种体育比赛等极大丰富了师生的文体生活,既使全体师生进行了体育锻炼,又进行了思想教育,推动了“活力校园、阳光班级”建设,促进了“人本和谐教育”建设。
**市**中学力争在这次“结对帮扶”活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为**教育整体工作更上一层楼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最新第7篇(全文1803字)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区优质教育向农村及山区辐射,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范围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支援学校应为城区或在当地县域内具有办学优势的义务教育学校;受援学校应为乡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城区和平川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须与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形成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
四、实施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一)学校管理帮扶。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可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受援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受援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受援校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受援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可选派教师支教,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受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前来学习与培训。
(三)教师专业发展帮扶。帮助受援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帮助受援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受援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受援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支教交流活动,提高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四)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帮助受援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受援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办学条件帮扶。力所能及地向受援校捐赠本校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使硬件建设有所改善;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资金和物质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结对帮扶”作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活动安排。结对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针对受援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措施,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二)规范管理,讲求实效。县教育体育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我县义务教育区域发展状况确定了本县义务教育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对此项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并负责协商解决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按照要求开展实质性合作,认真落实“结对帮扶”活动的总体规划和活动实施方案,增强结对帮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高质量有序开展。在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关心参与“结对帮扶”活动的校长、教师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待遇,统筹安排双方学校互派人员的交通和食宿安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三)注重总结,激励推进。县教育体育局将组建专门力量对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力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将其工作开展情况与学校工作进行捆绑式考核,作为校长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将活动的进展情况、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表现突出的个人和事迹及时上报县教育体育局推广交流,推动此项工作稳步、快速发展。对全县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学校、个人将进行评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