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1篇(全文368字)
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教育是根本、是基础,教育代表的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希望。而国民教育的实质性进步或层次提升,从根本上说是依赖于教师,是教师在塑造人的灵魂、民族的灵魂,是教师在传承、培植社会的文明,是教师在推动国民素质的改造提升,是教师为创新创造、技术革命造就人才。教师要担当重任,必须要学高身正、敬业乐道,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品质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小学教师既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又承载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关注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中小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下健康成长,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关注,研究的成果丰硕,本文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存在的不足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2篇(全文721字)
任何一种道德只要存在,对道德的相应评价就会应运而生。在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普遍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标杆,教师的师德水平依靠规范来体现。实践表明,规范在发挥对师德的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建立全面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宁静在解释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说明了评价的标准之后,重点阐述了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已经滞后,不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角度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动机与效果不一致,学校的管理注重对师德动机的评价,导致教师为学生成才的出发点是好的,却由于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当,反而带来了不好的效果。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偏颇,重视奖惩性,忽略发展性评价。最后,整个师德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马琰琰、徐媛媛分析了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科学的师德评价应具备的特征,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科学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在本土化研究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改革不断进行调整。其次,做好思想宣传,让评价工作得到理解支持,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功效。然后建立专门的由学校领导人负责统一安排的评价机构,防止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第四,利用观察、谈话、教师互评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信息反馈,将反馈结果变为教师具体的行为。
王菊在对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师德评价体系提出了设想。首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量化评价内容,可将内容设置为政治坚定。精心施教、潜心治学、用心育人、热爱集体,最好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指标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其次,确定参与师德评价的主体,用较科学的评价理论,以学生60%、领导30%、同事10%的比例进行公正评价。最后,通过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营造宽松健康的评价氛围,让广大师生自然而然受到感染并认同。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3篇(全文1073字)
我们已跨迸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机,如能源匮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
(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
(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
(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
(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4篇(全文1471字)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并不是历来便存在的,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演变而来的,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各行各业都有其道德,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在古代文献中,其实很早就有关于职业道德的记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若有疾厄来求救等,不得问贫穷富贵,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是孙思邈对医者该有的道德心态的具体描述。在现代,教师和医生的职业道德演变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据此,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职业道德的定义。
李春秋、王引兰认为,职业道德就是从业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务必要遵循的,并且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基于职业分工,和实践职业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着相同的劳动方式,相同的职业培训,所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往往有着共同的习惯、爱好、心理和职业兴趣,形成一些特殊的关系,产生特殊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要求。
在傅维利看来,职业道德是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用来在工作中协调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基于权利、责任和利益,同人们的职业角色、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职业道德具有它自身职业的特点和特征,要求担任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人和群体自觉遵守。
叶泽来在其研究中认为,职业道德是从职业生产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是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社会的利益和自我的利益时应该遵循的有自身职业特点的特殊道德规范,以及与规范相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由于对职业道德的阐述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对其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即:职业道德就是在社会上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要求,并且用它来调节自己的职业行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表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申继亮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区别于其它的一般道德,它是一般的社会道德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的特殊表现,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必备品德的总和。它是教师行业的专业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和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
杨燕钧从伦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示范性、创新性等特性决定的,是一般社会的道德在教师职业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特殊的职业劳动中形成了一些社会关系,教师职业道德以它特殊的方式调节这些关系,对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和整个社会起着能动的积极的作用。
张磊则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仅仅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教师教育劳动过程当中生成,是用来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本质也是相同的,即都把教师职业道德概括为教师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不管教师在社会上是作为一般人还是专业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个人道德层面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每个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以及履行其职责过程当中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人品格和修养。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用怎样的思想态度去教育学生,用怎样的行为去待人接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尽职尽责。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概念,它有其基本外延,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中叙述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当然,这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部内涵,还应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追求、职业良心、教师义务等等。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5篇(全文1954字)
摘要: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校的生存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师德是每一位小学教师所必需具备的重要品质,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要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工作应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要有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言行举止要起到表率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方法
教师身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张张懵懂稚嫩的脸庞,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灵,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师德水平不仅仅影响孩子的这一个阶段,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因此教师必须要严苛要求自己,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必须以师德修养为依托。
一、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要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不要因为教师工作的繁重和复杂而产生负面情绪,时刻铭记“我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及投入不言而喻,从近年来教师待遇不断地提升便可充分展现出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钻研、探索,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究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绝不能停留于现有的知识面,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积极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的教师评比、竞赛、观摩听课等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必定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然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懂得去爱他的学生,爱学生与教育工作是一体的。当今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行业精英哪一个不是从小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未来社会的主导者及建设者。当这些孩子在我们的培育下一步步地成长,步入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每个人都会对爱有本能的需求,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师爱可以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当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他们会自然的产生情感的满足,进而激发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这样的情感体验差生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的不是溺爱、娇惯学生。这里的爱是指生活上的关心、情感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引导帮助,爱是要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教师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要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积极地帮助其想办法进行改正。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感染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三、为人师表、做好榜样
小学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是学生崇拜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学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上去影响学生,同时还要注意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情感、道德、以及言行上去感染学生。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基本是学校和家庭,除了家长,与之接触最频繁的就是老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教师要想做好学生的榜样,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要具备仁慈、宽厚、无私、善良、真诚、坦荡等美德;在教学方面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探索、刻苦钻研。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身负的使命,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要时刻铭记“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会产生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做一名好的教师的前提是要给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在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自己应先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模范作用。
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师德修养的完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应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积极提倡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尊师重道、互敬互爱、尊重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的师德事迹,大力倡导师德培养,充分利用宣传媒介以鲜活的实例,以及身边的楷模来感召每一位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感染着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条件创设,使师德修养在教师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样和谐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师德素养的提升不言而喻。
五、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
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帮助其快速成长。可以采取老带新、一帮一的方式,即一位实践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带一名年轻教师,将其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并以其高尚的师德感染着他们,激励着年轻一代的教师加快前进的步伐。多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上示范课、公开课,创造其去名校学习的机会,多看多学,借鉴别人身上的优点及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使他们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过程中建立起职业责任感,在不断地自我提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师德修养。
小学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及使命,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修养是教育界从古至今一直讨论的话题。师德修养直接关乎学生的道德素养、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进行自身文化、道德、思想的修养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焕宁,吴永力。浅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李兆敏。崔艳波。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是的小学教师师德修养途径与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耿嘉佑。浅议如何做一名有师德修养的小学教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6篇(全文2160字)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显着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捧远远大于精神,使得某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待教育事业失去了曾经的高尚性或者说纯洁性,这些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素质低下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但是受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惕,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呢?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感想与建议。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开始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师风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什么呢?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职业道德观念。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尽快转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师德师风理论知识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定制多本教材参考书作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督促教师将书中知识点进行记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为此,我还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检查,提高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多交流,针对本班级出现的典型学生事例进行探讨,根据师德师风要求商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处理策略,也是对教师处理事物能力的考验以及将师德师风建设付诸行动的策略之一。
最后,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的师德师风方面需要遵守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对照,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教学素质和精神面貌多方面优秀的教师。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得到提升
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步骤。因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涉及到全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方面,只有提升到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强化,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建设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首先,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投票评价评选最团结友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将全校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根据学校规模都有固定的投票人数,如学校可以设定4个优秀名额,4个不合格名额,其余都为良好或者合格名额,其余人数规模的学校以此类推,从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师德师风评价氛围。
其次,还可以在学生之中对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品德品行进行调查、抽查,及时了解在学生心目当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相互渗透结合。再次,学校还可以动员级部主任、思想政治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中层领导形成师德师风监督小组,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落实到实处。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以及开设举报电话,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甚至是路人,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举报上来,为教师投票提供依据,并将属实信息登记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给职业道德不明确,心理放松的教师以警示,督促其正确对待师德师风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是督促新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奖惩并进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教师榜样的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一,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还告诉我们,教师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榜样,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全国最优秀教师以及教学能手、优质思想课、优质心理课评选等活动,将隐藏在教师队伍当中优秀榜样发掘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
例如,“最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活动中,通过将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广播中宣传赞扬,以达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树立优秀教师典范,不仅是对优秀教师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社会风气的推广,更是在每一名教师心目中形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又或者说是目标与追求,是给每一位教师心里播种了一粒师德师风建设的种子,只要教师以优秀的品德和切实的行动去灌溉耕耘,就会收获希望的果实。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
我国中小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多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其中爱国守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条准绳来要求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热爱教师职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孜孜不倦、业精于勤、任劳任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特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辜负广大人民的信任与尊敬,作出有良心有真心的业绩,才能够得到他人的爱戴和自我的心灵满足。
五、结束语
循规蹈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埋头学习的学生,只有饱含教学激情、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高超的人才,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仕荣。论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0,(35)。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7篇(全文2787字)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和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师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1.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矗“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3.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4.教好书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
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5.育好人是师德修养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中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1、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
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更要理智,不要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冲突白热化,而应冷静沉着,宽宏大量,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
2、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业务技能,是指通过长期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
如工整清晰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而少于学术提炼,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网,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教师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机智就是应变能力,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这个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4、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现在的资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非常快,教师不能再抱着一本书闯天下,加速知识的更新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接触社会的机会也不断增加,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同时,知识的更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共同的话题,良好的互动关系会使教育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中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优秀第8篇(全文3774字)
共所周知,中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有所谓“无地君亲师”之说,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大概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而且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也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都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下面,就结合我本人近10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谈谈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
一、乐教勤业,无私奉献是教书育人的根本
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工作辛苦,报酬微薄,职业要求近乎苛刻,曾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我从选择师范院校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了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说起我与教师的“情缘”,还得从我父亲说起:父亲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四十多个春秋,他一生执著从教,不求名利,两袖清风,直至脑出血的前一刻钟,仍耕耕在三尺讲台上,患病七年,没有向所在学校报销过一分钱的医药费,面对窘迫的家境,我也曾有过抱怨,但父亲说:“教师的晚年虽很贫穷、清苦,可想到我曾使几千人摆脱了愚昧,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我已很知足了!”正是在像父亲一样的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向往与憧憬。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多少次暮鼓晨钟,多少个不眠之夜,我的心都与学生们拴在了一起。哪个学生有进步,哪个学生思想有滑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关心教育学生也就失去了时空界限。我能在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生日那天,给她寄张贺卡,却忘记了父母、自己、甚至女儿的生日,女儿已经快6岁了,我没在家给她过过一次生日是,也难得记住带她玩过几次,每到我上晚自习前,女儿总是幼稚地问:“妈妈你又要上班去吗?什么进候陪我玩儿?”听到这些,看到其他人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在广场散步时,禁不住眼泪就来了。的确,我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孩子幼儿园就毕业了,我还没接送过她几次,面对爱人操劳的身影,我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歉疚。可作为教师,我又能说什么呢?因为,教书育人,就意味着勤勉,意味着奉献,最使我难忘的是97年10月24日是,那是我慈爱的父亲临终的日子,当生命垂危的父亲想最后看一眼他最疼爱的女儿,让我哥打电话传我回家时,我正在教师里给学生上课。听到这耗噩,我差点晕过去,我多想立刻冲回家去,再尽一点做女儿的孝心,可想到教室里同学们还等着我继续上《孔乙已》呢,我又毫不犹豫地走进教室,强作镇静,继续上完了这节课,当我匆匆赶到家时,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了,面对父亲的遗体,我有说不完的遗憾与悲切。可在父亲下葬的当天,教师的责任感,又驱使我返回了课堂,想到刚刚丧偶的母亲急需女儿安慰时,我又感到很内疚很无奈,谁让我做教师呢?有时,我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分担繁忙的家务,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只好舍“小家”,顾“大家”,把家务交给了爱人。正是由于我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热爱,无私的奉献,才赢得了学校、社会、家长的尊敬与信赖。近年来,我所带初三毕业班语文成绩在全省会考中,连续五年取得了平均分、合格率、优生率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自己也多次被学校、县教委授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二、锐意进取,科学施教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主要表现
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不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我都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照察之下,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我自己订阅了近10种报刊,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主动探求更有效、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为改变语文教学教师累,学生苦的现状,我先后学习运用了点拔式、启发式、反刍式、愉快教学、异步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以研促教”是我教学实践的重要招数,我广泛学习和研究全国各地语文教学的新成果,不断吸收丰富营养,在教学中借鉴运用,在实践中创造发挥。我认为“育人”应该放在“教书”之前,作为语文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正是因为我把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才使得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我校教师用“新”“活”这两个字来评价我的语文课,这也是我教学的特色,我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例如,我讲王之涣的《凉州词》,开始,并没有直接分析课文,而是讲了王这涣与王昌龄、高适“旗亭打赌”的故事,绘声绘色的叙述,为学生设置了教学的理想情境。又如,分数在一般人眼里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铁定尺度,但我却活用为教学调控手段。甲、乙写同题作文,按常规衡量,甲可得80分,乙只得60分。但是,这次由于甲写得马虎,赶不上上次,只给她60分。反之,乙的作文虽不理想,但比上次有进步,就给他80分。通过调控,甲惕然自警,乙则受到激励而奋发。为塑造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我积极参与了地级教研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其中“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的子课题获得地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作为教研组长,我不仅以身作则地搞好教研,而且密切团结一批人搞好教研。我率先在文科组推广“异步教学法”。在我的带动下,我组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意识明显增强。为集中群体智慧,使教研成果上水平、上台阶。我组织教师成立课题组、分任务、定指标、压担子,使一些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带动下,教研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我负责的“异步教学法”推广实验获县级科研成果三等奖。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索”这一县级课题也已进入验收阶段。正是由于我在教育教学上的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我的课才多次在县上被评为优质课,并承担了“送教下乡”活动。
三、严以律已,好学不倦是教师师表风范的基本要求
严以律已是保持良好师表的根本保证,为追求“言传”与“身教”二者的统一,我特别信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时、处处、事事都尽力做到为人表率。我时刻想到:我的言语、行动要维护孩子们心中的神圣,要维护人类工程师的形象。为此,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必严格遵纪守法;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必先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勤奋学习,自己必先争做一名工作态度端正、教风严谨,成绩一流的教师;要求学生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自己就必须以笑脸来迎接每一天。工作期间,我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过一节课,没少批过一本作业。去年我带初三毕业班,不幸染上了重感冒,头昏脑胀,噪子干哑,呼吸困难,一病竟长达两个多月,那天,我实在难以坚持,为遵守请假制度,我让爱人把我送到了学校,跟领导请了假,安排了代课老师,然后来到教室,气喘吁吁地对同学说:“同学们,我今天是来跟大家请假的。”我的这一举动使学生们深受感动,在我的班上,也杜绝了旷课现象。“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把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奉为座右铭。我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并且随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结构,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利用闲假时间,我参加了学历进修班,主动学习了教师继续再教育课程,申请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自学了计算机技术。老老实实地对待学问,求真求差,给学生树立了严谨求实的榜样。一次,我讲王维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误把古时的“长安”说成是今天的“西安”。课下有学生质疑,我没有不了了之,而是在认真查阅了历史书,请教了地理教师后,在下一节课上,向学生诚恳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作了纠正,还当众表扬了那位大胆质疑的学生。有时,偶遇哪个字或词吃不准时,我绝不敷衍塞责,而是认真查字典,词典,直至学生满意为至,正是因为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勇于接受未知的精神,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并非万能,都是也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课堂中,我教育学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哪怕再简单的知识,也不能因为不懂而被嘲笑。有时,我还主动向学生请教一些问题。如我的普通话发音不准,我主动请教发音好的同学,并向他们学习,虽然,我的发音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我的谦虚,我的好学,我的不耻下问,却给同学们起了表率作用,还培养了他们诚实的品格。正是在这种榜样作用下,我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
四、廉洁从教,顾全大局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
卢梭认为,教师的头一个品格就是他绝不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我说:“教师职业虽清贫而又艰苦,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在我从教的十年中,我从不为教师待遇的微薄而忿然,也不为教师工作的艰辛而懈怠。我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帮助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不谋私利。20xx年,我接受了一个“问题学生”较多的班级,个别同学靠父母的权势不服管理,在班内飞扬跋扈,任意妄为,还有各别同学因父母经商有钱,在班内比吃比穿,讲排气、摆阔气,为刹住这种歪风邪气,我顶住压力,对这些同学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由于这些孩子从小娇惯,对我的教育接受不了,就有家长认为我故意跟他的孩子过不去,就拉关系、托人情,有的想请吃,有的想送礼,面对此景,我耐心地帮助学生家长分析了其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阐明了教育孩子应“恩威并重”的道理。最终取得了学生和家长一致满意的效果。我在具体工作中,也深深懂得教书育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单靠个人的盲干是不会取得任何成绩的。它需要集体的协作精神。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谦虚诚恳地对待每位同事,并虚心地学习他们的长处。在集体利益面前,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在学校整个工作中,初三教学任务重、工作忙、压力大,需要教师付出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多,因此,部分教师就怕带初三,学校领导安排初三课程的难度也较大,每到学期初,学校领导找我谈话,要安排初三课程时,我都愉快地接受下来了。调到城关中学五年,我又第五次被安排了初三两班语文。我认为,我还年轻,自己有能力干好这份工作,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最需要的地方。不应该“私”字当头,斤斤计较,史关心个人名利得失,不讲奉献,只讲索取。
总之,“做一名好老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执着追求,而教师所备的良好职业素质,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不断影响、约束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我所做的一切,其实在座的每位都在做,而且有些人做得比我更好,我愿继续向你们学习,让我们站在弘扬“师德”的起跑线上,用自己平凡的劳动,来铸造高尚的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