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1篇(全文464字)
绪论: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
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的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
萌蘖:植物长出新芽。
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
青睐:(书)比喻喜爱或重视。
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泊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炊,做饭。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耸,惊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纵,放;逝,消失。
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熟视,细看;睹,看见。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2篇(全文618字)
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徒,空。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树叶。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检查。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古:用,使用;心,心力。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古:足,脚。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_无可寄托者。(古:安置,安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_漂橹。(古:盾牌。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_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3篇(全文664字)
(一)古代戏曲的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像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4篇(全文741字)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5篇(全文741字)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6篇(全文746字)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动词)
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7篇(全文788字)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关于这两首词的解题: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当然,后世坐雨霖铃之人颇多,柳永既是代表。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8篇(全文1437字)
一、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第9篇(全文2459字)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内亲外戚
2、情话:知心话
3、来者:未来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风波:指战乱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寻: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2、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生活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幼儿,儿童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将要。)
②《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ang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名词,辈分。)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泛指军队。)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名词,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介词,凭借,趁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4、策
①执策而临之(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名词,计策,计谋。)
5、审
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明白,知道。)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动词,托付。)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动词,留恋,爱惜。)
②则有去国怀乡(动词,怀念,想念。)
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名词,心情。)
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动词,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怀(动词,胸前。)
⑥怀其璧,从径道亡(动词,揣着。)
五、重要虚词
8、而
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③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④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助词,取独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词,取独
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的
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词,它
⑦公田之利助词,的
⑧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10、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用法相当于“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承接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连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复驾言兮焉求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皆口腹自役(代词“自”作宾语前置。说明:这只能作为一说。)
(三)被动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于”)
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
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但“载饥载渴”教材注为助词,无实义。)
《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等,动词,同于,与……相同。)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作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名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动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动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动词,走到尽头。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困厄。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