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全文1172字)
[在此处键入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在此处键入作者姓名] [在此处键入学号] [在此处键入专业名称] [在此处键入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
[在此处键入年份] 年[月份] 月[日期] 日
摘 要
[
关键词:
目 录
引言 [键入页码]
一、[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一)[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1.[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2.[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二)[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1.[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2.[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二、[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一)[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1.[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2.[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三、[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一)[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1.[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2.[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二)[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1.[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2.[单击此处键入题目] [键入页码] 参考文献 [键入页码] 致谢 [键入页码]
注意:
①目录利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格式选用“正式”,每次打印前,更新整个目录。 ②目录两个字为三号宋体加粗,其它用小四号宋体不加粗,1.25倍行间距,分散对齐。
③二级标题要求后退一格,三级标题与右括号上下对齐(缩进4格即空4格)。
引 言
(交待选题背景,文章结构等内容)
正文中,凡是一级标题,都用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其上下空一行(空行也是小四宋体)。
二级标题用小四宋体加粗。
三级以下及正文全部用小四宋体,不加粗。
全文用1.25倍行间距。
注意:小数点要用小四宋体,不然,看不清,不要用英文小数点。
(空行,小四)
一、[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上下空一行]
(空行,小四)
(一)[二级标题缩进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括号后不加顿号,结束不用标点符号] 段首缩进两格。除一级标题下空一行(小四字一行),全文均不再空行即段前段后为0行。
正文除一级标题外,全部用小四号宋体字,1.25倍行间距,请不要使用自动编号。表下的“”用仿宋字。
1.[三级标题缩进两格,小四号宋体,注意1的后面用圆点而不是顿号]
(1)[缩进两格,括号后不能再加顿号]
(2)
2.
(1)
(2)
(二)[二级标题缩进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注意括号后面不加顿号]
1.
(1)
(2)
2.
(1)
(2)
以下为论文表的格式范例,表的行、列多少可以根据需要在菜单中的。“表格”中选择“插入”或“删除”来操作。表体一要放置在页内要居中;表内文字一般使用五号字居中,根据情况,表编序按一级标题序号加横杠和序数的方式。如表1-1、表2-1、表3-
1、┉依次进行。论文中采用的表,必须在正文文字中显示,如“见表1-6”等。一般表序号以表的左侧为起点缩进两格,表题名称居中小四字宋体加粗,有“单位”的,居右适当位置。资料来源用五号仿宋体,以表的左侧线为起点缩进两格。如下样式:
表1-6 表标题名称 单位:
论文中图的格式范例如下,居中放置,图名(图序和图名均用小四宋体号字,加粗)在图下居中,图序用图1-1,图1-2编排,图序号与图名中间空2格。“如下图1-3”。(编号采用一级标题序号加横杠加序数的方式。)
图1-3 图名
论文中公式的格式范例如下,其序号编排要求如上面表。公式请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编辑,你可以,然后在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命令”项的“类别”列表中选择“插入”,在“命令”列表中选择“公式编辑器”,用左键按住拖到上面的工具栏中。这样你就可以单击上面的图标“”开始编辑公式了。
另一种编辑公式的方法是在菜单中的“插入”中选择“对象”,在“对象列表”中向下拖动选择“Microsoft公式(或Microsoft Equation)”,然后单击“确定”。
公式编号用公式1-1,公式1-2 等进行。一般居中放置。公式要在正文中指出见公式2,如下:
Y=A+BX (式1-2)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全文1302字)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辞
致谢1: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爸妈和女朋友小熊,在生活上给予无限的关爱,特别是小熊,和她恋爱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她的爱,失去她的时候追悔莫及,或许余生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在快要毕业的时候,向你深深遗憾地说:“你的爱让我长大成熟,从此知道该如何去爱,而我却让你伤痕累累,而你已远走,如果还有任何机会,如果还有来生来世,我一定放你在掌心细心呵护”。
感谢在防范中心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的同事们,张德华博士,毛剑博士,刘向宁博士,赵鸿浩,贾素平,李海宝,孙鹏鹏,杨晓彦,倪阳,黄丹丹,王若欣,余俊松,由于你们,生活过得精彩而又充实。
感谢在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阶段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同学们,蒋柏梁,石淼磊,张军,程亮,王晶,吴晶晶,胡浩,贾炜,刘孜文,刘敬轩,邓艺,王祥根,韦勇,任荣,并一起度过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的岁月。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致谢2: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全文1606字)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论文
(一) 倾注真情,用爱心滋润他们
“从爱起步”。
著名学者罗素说过:“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
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
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所以,爱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
教师要热爱学困生,这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所在。
因此教师要毫无保留地献出师爱。
(二)对学困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发掘优点,树立自信
1、对学困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
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不用他人教育,而是自己教育自己。
因此,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之后,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教育者首先应指导学困生正确地认识人。
教育者可用大量的事实,包括对自己的无情剖析,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人,也没有绝对坏的人,任何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统一体,而且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制约变化的因素,一是自己,二是环境,但前者起决定作用。
其次,指导学困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开展自我教育。
总之,只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使学生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断升华,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挖宝——发现学困生“闪光点”
发现闪光点,就是利用他们争上进,爱表扬等心理。
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点点“闪光点”。
是学困生求上进的表现。
学困生闪光点的发现,是改变学困生的一条重要契机。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因此,要指导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从而坚定信心,看到希望,产生“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展望自己的前程。
在我现在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平时喜欢打闹,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非常差,有人认为他是“无可救药”的。
后来我经常对他细心观察,有一次发现他为两位低年级同学劝架。
我觉得很纳闷:自己平时经常打架。
今天怎么为小朋友劝架了。
后来我对他做的这桩小事我没有轻易放过,我决定以这为动力鼓励他进步。
在班队课的时候,我点名表扬了他,并让他上台讲一下体会。
当时我看到了他非常自豪的表情,带着羞涩的笑容。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了我抽屉里的一张纸条:“谢谢您,老师,本来帮助小同学,我是不经意的,但是您却表扬了我,我现在认识到助人为乐也是一种荣誉,我决心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学生,从此以后在班级中好好表现,不打架了……”
我看到这些,我的心理感到特别的欣慰。
可见,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样样都差,他们也会有发“亮”之处。
教师只有从爱的角度上去观察和发现这类学生的“亮”点,才能做好转化工作。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师要花功夫,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三)、排除心理障碍, 促进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究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在诸多的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要促使学困生转化,就得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这是非常重要的。
1、排除自卑心理 恢复自信心
学困生常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而感到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陷入了“失败是失败之母”的恶性循环之中,于是进取向上的心理便失去了平衡,往往会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即使是学困生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促使学困生成功,善于发扬其闪光点,引发其求知欲,促其上进。
2、排除逆反心理 学会与人相处
学困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污辱,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
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
使他们排除逆反心理,与大家融洽相处,做到心理相容。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全文2128字)
摘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学习目的,理性思考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学生喜爱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特征和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我国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都越来越意识到在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学校怎么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呢?学科德育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现今各个国家都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都在积极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我们职业学校的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德育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数学学科作为学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也应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第一,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和图像语言,其显著的特点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内涵的辩证性。第二,数学学科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是对学生一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这些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础运算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等。第三,数学课作为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之一,所用资源少,易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德育教育。
1根据中职学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课的现状,教师的人格
品行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数学学科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每位教师尊重和顺应人性、同学的个性,保护同学的尊严,发掘和表扬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发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心底上认可这个教师,从而真正建立起新型的科学的师生关系。
2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祖国和爱科学的教育
在用到正负数及运算法则时,教师给学生说明或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可以知道在世界闻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就已经产生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杨辉三角”、圆周率的计算以及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陈氏定理”等,我国科学的成就令世界各地的`每个炎黄子孙自豪,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科学、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向上精神。
3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用数学,因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知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或是我们所学专业课上的应用。例如我们在学习圆柱时,就可以和汽车专业所学的发动机上的气缸联系起来讲解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知识;我们在学习分段函数时,就可以和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水费、电费、出租车收费联系起来等。
4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理智的思考、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的人格特征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伽利略:世界的奥秘是本巨大的书,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数学语言是各种科学的通用语言,可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在数学的观点下,一加一只能等于2不可能是其他结果,但在其他的学科就不一定了。不管是数学语言还是通过数学推理得到的结果都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数学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有根有据,勇于改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和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习惯。
5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数学本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就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曾把数学作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从实践中发现了问题,然后分析已知存在的问题,找出它们间的关系,利用数学知识,总结出来的规律,然后回到实践中检验和运用,这正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论观点。
6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通过美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修养
我国著名数学家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中的符号、图形、数字排列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可以告诉学生,圆就代表我们的班集体或者是我们的国家,每个同学就像圆上一个个离散的点,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学习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时,除了说明符号的简洁、和谐美的同时也可灌输团体意识。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就可以给学生灌输我们做人也应该方方正正坚持自己的原则。学习点的时候,每个点都是由一对有序的实数组成的,可以把坐标看成是在社会中影响我们自身发展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主要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从而鼓励每个学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做人、锻炼各种能力,一定会有美好的将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讨论美,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可行的。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新论,网络。
[2]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全文3578字)
摘要:数学建模即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它是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结合教学案例,利用认知心理学知识,提出促进学生建立良好数学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学习观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思想;数学建模;认知结构;学习观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研究人的心智活动为机制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一切认知或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1]。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用来探究新知识的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关于学习的认识观。而这一认识观在学习中体现较突出的即为数学建模,它是通过信息加工理论对现实问题运用数学思想加以简化和假设而得到的数学结构。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认知心理学”的思想融入现实问题的处理,结合教学案例,并提出建立良好数学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学习观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证实认知心理学思想在数学建模中的重要性。
一、案例分析
微软公司在招聘毕业大学生时,给面试人员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有800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球重,给你一个天平,请问你可以至少用几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这个较重的球?面试者中不乏名牌大学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可竟无一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上来。其实,后来他们知道这只是一道小学六年级“找次品”题目的变形。
(一)问题转化,认知策略
我们知道,要从800个球中找到较重的一个球这一问题如果直接运用推理思想应该会很困难,如果我们运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认知策略,问题就会变得具体可行。于是,提出如下分解问题。问题1.对3个球进行实验操作[2]。问题2.对5个球进行实验操作。问题3.对9个球进行实验操作。问题4.对4、6、7、8个球进行实验操作。问题5.如何得到最佳分配方法。
(二)模型分析,优化策略
通过问题1和问题2,我们知道从3个球和5个球中找次品,最少并且保证找到次品的分配方法是将球分成3份。但这一结论只是我们对实验操作的感知策略。为了寻找策略,我们设计了问题3,对于9个球的最佳分配方法也是分为3份。因此我们得到结论:在“找次品”过程中,结合天平每次只能比较2份这一特点,重球只可能在天平一端或者第3份中,同时,为了保证最少找到,9个球均分3份是最好的方法。能被3除尽的球我们得到均分这一优化策略,对于不能均分的球怎么分配?于是我们设计了问题4,通过问题4我们得到结论:找次品时,尽量均分为3份,若不能均分要求每份尽量一样,可以多1个或少1个。通过问题解决,我们建立新的认知结构:2~3个球,1次;3+1~32个球,2次;32+1~33个球,3次;……
(三)模型转化,归纳策略
通过将新的认知结构运用到生活实践,我们知道800在36~37之间,所以我们得到800个球若要保证最少分配次数是7次。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的具体表征和加工过程即为编码。编码并不被人们所觉察,它往往以“刺激”的形式表现为知觉以及思想。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固有的知识经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概况能力将为数学建模中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建模中认知心理学思想融入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是认知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3]。数学是人类在认识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成果,它起源于现实生活,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它要求人们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并通过感知、记忆、理解数形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或者思维模式。这种认知模型通常以“图式”的形式存在于客体的头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支配。
(一)我国数学建模的现状
《课程标准(20版)》将模型思想这一核心概念的引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向。其实,数学建模方面的文章最早出自1982年张景中教授论文“洗衣服的数学”以及“垒砖问题”。虽然数学建模思想遍布国内外,但是真正将数学建模融入教学,从生活事件中抽取数学素材却很难。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知识应用,通过提取已有“图式”→加工信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方式内化形成客体自身的“事物结构”,其不仅具有解释、判断、预见功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4]。
(二)结合认知心理学思想,如何形成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形成有效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数学的知识结构是前人在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大纲、教材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语言、数字、符号等形式详细记述的。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将教材中的知识简约化为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过程叫作客体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中,智力活动起了重要作用。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心体验以及有限的信息加工容量让我们不得不针对内外部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这一过程中,“注意”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只有将知识结构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增加“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根据不同构造方式,形成有利认知结构。数学的知识结构遵循循序渐进规律,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它是形成不同认知结构的基础。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则是通过积累和加工而来,即使数学的知识结构一样,不同的人仍然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这一特点取决于客体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因此若要形成有利认知结构,必须遵循知识发展一般规律,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顺序性,考虑知识的积累,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认知心理学思想下的数学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已知的、所碰到的信息和他们在学习时所做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如何将数学知识变为个体的知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即如何将数学的认知结构吸收为个体的认知结构,即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这一课题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那么怎样学习才能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或者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认知心理学知识,提出数学学习观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一)良好数学学习观应该是“双向产生式”的信息
加工过程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提取已有“图式”将新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有效联系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6]。可是,当客体对于已有“图式”不知如何使用,或者当遇到可以利用“图式”去解决的问题时不知道去提取相应的知识,学习过程便变得僵化、不知变通。譬如,案例中,即使大部分学生都学习了“找次品”这部分内容,却只能用来解决比较明确的教材性问题,对于实际生活问题却很难解决。学习应该是“双向产生式”的信息加工过程,数学的灵活性在这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习时应遵循有效记忆策略,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有联系的其他知识结合记忆,形成“流动”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案例中,求800个球中较重球的最少次数,可以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对3个球和5个球进行分析,猜测并验证出一般分配方法。这一过程需要有效提取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拟合构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知识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良好数学学习观应该具有层次化、条理化的认知结构
如果头脑中仅有“双向产生式”的认知结构,当遇到问题时,很难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条件。头脑中数以万计“知识组块”必须形成一个系统,一个可以大大提高检索、提取效率的层次结构网络。如案例,在寻找最佳分配方案时,我们可以把8个球中找次品的所有分配情况都罗列出来。这样做,打破了“定势”的限制,而以最少称量次数为线索来重新构造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水平,使知识结构更加具有层次化、条理化。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头脑中信息量的增多,层次结构网络也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加强记忆的有效保持,巩固抽象知识与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思维在抽象和现实之间灵活转化。而这一过程的优化策略是有效练习。
(三)良好数学学习观应该具有有效的思维策略
要想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头脑中还必须要形成有层次的思维策略,以便大脑在学习和信息加工过程中,策略性思维能够有效加以引导和把控。通过调节高层策略知识与底层描述性及程序性知识之间的转换,不断反思头脑思维策略是否恰当进而做出调整和优化。譬如,在案例中,思维经过转化策略、寻找策略、优化策略、归纳总结四个过程,由一般→特殊→一般问题的求解也是思维由高层向底层再向高层转换的层次性的体现。
在思维策略训练时,我们应重视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度。底层思维策略主要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头脑,它的迁移性较强,能够与各种同学科问题紧密结合。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利用已有条件和问题明确思维方向,提取并调用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另外,有效思维训练还必须做到“熟练”,对于课堂需要识记的东西要提前预习并及时复习,对于同类型题目,找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组建知识层次结构,有效练习同类型题目,提高解难题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认知心理学思想融入数学建模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数学建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数学建模的过程即为已有信息经过智力加工→编码而形成心理产物,这一过程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系统和思维操作系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促进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推进素质教育发展,除了教师的引导、学校的重视外,学生自身在认知结构、信息构建、思维策略、训练方式等方面也应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勋,吴艳红,李兴珊,蒋毅。认知心理学:理解脑、心智和行为的基石[J].学科发展,,26(6):620-621.
[2]陈晓虎。浅谈在找次品教学中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研争鸣,,12(1):151.
[3]管鹏。形成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认知心理学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18(2):40-45.
[4]罗苗。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科技教育创新,,121(19):250.
[5]周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6]傅小兰,刘超。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147(5):96-97.
[数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