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8篇)

时间:2023-08-07 14:59:02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1篇(全文1089字)

一、让安全教育走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措施

1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师及学生没有对安全教育引起足够重视,进而给物理教学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向学生传播科学的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例如,在某高中二年级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就《测定金属电阻率》这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电的危险性,并对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规范性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播放演示,再将不规范的《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操作行为及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向同学们进行播放,从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2明确任课教师的安全职责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严师出高徒”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会采取一些另类的措施加强管理,例如体罚学生、讽刺侮辱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做出傻事。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校应当明确物理教师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教育相关制度,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讽刺侮辱学生;不得擅离职守,自习课时应在课堂值班;及时正确处理课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3],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入课堂。物理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课前认真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步骤熟记于心,并教会学生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及处理安全事故的知识;上课时先讲实验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示范和演示;上课过程中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环境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问题一直贯穿物理教学全过程。问题教学法是问题为主线,其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生思维,而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依靠实验进行。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生设置在适合开展安全教育的环境内,才可以更好地保障物理教学质量,保证老师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某高中物理教学中,就平抛运动老师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进行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室里,老师在墙壁内张贴各种安全警示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为物体的平抛安排足够的运动空间。同时通过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为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结语

安全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有重要意义。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同时物理知识是较抽象的,需要依靠一些实验提高教学效率。而实验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既能保障物理教学质量,又能有效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2篇(全文1646字)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极限思想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本文就极限思想在高中物理的概念、公式推导、变力做功、物理实验等几方面的应用几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极限思想高中物理应用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所说的数学工具中,就包含着极限思想。在新课程的教材中,物理概念、公式推导、变力做功、物理实验等诸多方面都应用了极限思想,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极限思想在速度等概念中的应用

在学习速度这个知识点时,教材对瞬时速度的概念是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某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但在介绍如何去求这个瞬时速度时是来自平均速度。对于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为了使描述精确些,可以把△t取得小一些。物体在从t到t+△t这样一个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t越小,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如果△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x/△t表示的是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这其实就是高中生所初步接触到的极限思想。在这里从段到点的转化学生的理解只是粗略抽象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它叫“近似”。如果学生想这个问题时能上升一个高度,当时间表示一个点的时候,△t=0,△x=0,△x/△t=?这个问题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呢?这时我们可以向学生透露一个小小的极限思想。瞬时速度V可表示为V=。这种问题在以后所学瞬时加速度、瞬时线速度、瞬时功率、瞬时感应电动势时都会涉及到,这样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领会过程。

二、极限思想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推导中的应用

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又面临“微分”的思想在其中的应用。我们首先是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讲起,我们又利用V-T图象观察到位移其实是匀速直线运动V-T关系曲线和时间轴在这段时间内所围成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我们把物体的运动分为n段,每小段起始时刻的瞬时速度由相应的纵坐标表示。我们以每小段起始时刻的速度乘以时间t/n近似的当作各小段中物体的位移,各段位移可以用一个又窄又高的小矩形的面积代表。这n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近似地代表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当n取的非常非常大时,许多小矩形面积之和就能准确地代表物体的位移了。到了这里我们发现了极限思想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这一点很像魏晋时期的中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用这种方法去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我认为是最好的办法。

三、极限思想在变力做功知识中的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推导方法可以应用到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探究。课本上采用的办法是模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处理办法。首先,对于直线运动来说X=Vt是求位移的公式。但速度是变化的V=V0+at,当V0=0时,V=at。很明显,我们不能用X=vt=at2来计算。我们用V-T关系曲线和时间轴在这段时间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X=at2。我们对照这个问题我们再看看弹簧的弹力做功问题,弹力大小F=kx,是变力。根据同样道理F-x的关系曲线和x轴在某段形变量内所围成的面积应该是弹力所做的功。推出W=kx2。如果学生能理解这个问题,再配合书上的实验结论,学生就有了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这两个角度对弹性势能上有了全面的认识。

四、极限思想在伽利略实验中的应用

有的实验受条件限制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在实际中做出来的,这时就要借助于一些思想和方法。例如在探寻运动和力的关系过程中,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就运用了极限思想,他首先消除了摩擦力这个次要因素,提出了理想斜面,以斜面倾角越小小球跑的越远这个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运用极限思想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结束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思想的错误观点。还有,在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无法精确计时的问题,采用了让铜球下滚来冲淡阻力的方法,得到了斜面倾角增大小球依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采用极限思想合理外推得到了斜面垂直时物体的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综上所述,极限思想在高中物理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体现和应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使人们能够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

参考文献:

[1]《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xx年21期

[2]《师范教育》20xx年09期

[3]《数学教学通讯》20xx年02期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3篇(全文1848字)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物理实验,他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的物理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漏洞,老师们普遍偏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教学的方法,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的动手能力。对于最终的考试结果过度重视过程比较松懈。这样少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高中生想要更好的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在物理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需要和物理实验相结合。但是物理实验真正发挥效用还需要好好做好物理教学的工作,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需要很好的认识分析,才可以看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忽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及学校的管理者都认为,只要基础知识够扎实,高考照样可以拿到高分,这和物理实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随着这种错误观念的延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被轻视。在一些硬件条件不足的学校,实验教学的设备得不到保障,实验教学当然无法实现。而一些条件较好的的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但是却存在教育者的敷衍了事,认为实验教学也不过地得到结果的手段中的一种。这些都让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难以好好的发现下去。

2、实验教学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实验的最终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多数的老师,他们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自己在讲台前面做实验,学生只能在一旁看着老师做实验进行抽象的学习和思考。有些老师也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他们已经把实验的步骤过程及结果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按照自己所给的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规矩来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完成了实验,但是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及知识便不复存在,而且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3、物理实验的评级体系不够健全

高中物理实验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现在,高中生的在进行高考时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书本上的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没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虽然目前教育界已经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依然没有产生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在高考中设立物理实验的考试科目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的研究发现,实验题大都都是教材中的老题目,那些具有新意的实验题目寥寥无几,这个问题在全国卷中尤为突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评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操作起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然而这样也导致了实验中的创新意识评分的缺陷。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一些实验试题出现了一些创新。会考制度的产生使得物理实验得以进行评分,但是也是徒有形式,所操作的实验均是书本上最基础的实验,创新性质的实验还是没有出现,这样就无法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能力。

二、问题的提升对策

1、改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

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高,让老师充分意识到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很好的学习物理知识需要结合观察和实验。不可以仅仅把实验教学当做一个任务,或者知识为物理教学的服务的一个平台,要知道物理实验室物理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相铺相成。要将物理学好两者缺一不可。

2、知识与技能的重视

现今,大部分的教师对于知识与技能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教学中过程及方法也并不是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这是两个个体的单独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同等的道理,他们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然而将这三个个体整合在一起便很好的体现出了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中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便使得自我思维的突破和提升,最后在不断的学习提升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传统物理实验的突破

问很多学生,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以及意义何在?学生的回答是,老师让做的,我们按照老师所演示的,结合课本上的步骤作出这个物理实验。这样才可以得到和老师及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这样看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老师的复刻机,他们做物理实验的最终目的也只是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所以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整体改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物理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所有的实验问题要进行探究学习。

4、高中物理实验课中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

在物理实验课中需要改掉教师手把手教学的的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物理实验中不应该占用太多的时间来演示,而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贵安,刘婵玉,王较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6)

[2]韩瑛。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4篇(全文1870字)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要最终回归生活,为改造生活服务,也就是说生活与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该教育思想主张学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生活展现给学生,力求实现学校生活社会化,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生活;其三,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本身就是教、学、做的统一,要加强三者的紧密联系,强调教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适应做法,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大众教育思想,是符合中国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理论,对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与教育要紧密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生活性的特征,要使教学情境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情境,而是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和净化,使其符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建立起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取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上一个重物,让两名学生分别拽着绳子的两端,要求学生将绳子拉直,并保持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无论这两名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拉直绳子,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无法拉直绳子呢?谁能运用刚学习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最后应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研究中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奥斯特在大量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存在,法拉第经过十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探究生活物理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和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手电筒,一个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装有电池的手电筒,另一个手电筒是手摇式、里面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摇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也可以发光?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起来,这时教师打开手摇式手电筒的外壳让学生观察内部装置,发现手电筒里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必然会想到手电筒发光与这样的装置有着某种联系。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这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将生活问题与物理规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就是要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改变生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只会运用知识解决书面上的习题,而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用物理改变现有生活。例如,在讲授完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人为什么能跳起;马为什么能够拉动车。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结论:

总而言之,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其实质是利用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所以,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找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素材,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5篇(全文1884字)

一、电化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可在这几个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巩固,教师在上复习课时要逻辑出很多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个重新认识,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就需要教师画出知识点的框架图。如果在黑板上一一画出,那必须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在课前用幻灯片把知识点框架图制作出来,在复习的时候直接展示给学生,那么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对着框架图,系统的对知识点有个重新的认识,回忆快、记忆快,也节约了不少课堂时间。例如:我们在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就可以在课前制作出知识点框架图:3上课时直接展示框架图,本节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复习课习题的引申题展示,使用课件展示也是很省时省事的,与一个知识点相关联的题型是非常多的,以往我们引申题是会有三种做法:一是全部印在试卷上,但那要占很大的版面,相对应的其他的内容就要减少,二是我们上课直接手写在黑板上,但那也要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三是口头表述,那对于学生来说,不易思考,不易分析。那现在把电化设备引入课堂,课前教师做好课件,上课时要引申题目,直接播放幻灯片,清晰直观,又省时省力,大大的提高的课堂的容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电化教育辅助物理教学容易产生的误区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虽然现在电化教育越来越普及,它的出现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但是现在教育要求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辅助教学的手段先进了,但不代表教学思想也跟着先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能披着现代化的外衣,仍然进行满堂灌。教师要将电化教育和物理教学融为一体,在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科学认知过程的体验,利用电化教育既可以创设多种情景,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切不可让多媒体演示实验替代物理实验

物理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理论和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是物理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所以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物理教学中要求做的实验必须尽量做,而且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让学生来感受物理理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一些以现在学校能力没有办法做的实验或者实验器材缺少的学校,针对于这些情况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来替代,但是教师可以改变思路,尽量看能不能用其他的现在可以做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例如:在研究曲线运动方向这一节,课本上研究曲线运动方向的演示实验使用的仪器:一条可以拆卸的弯曲管道、斜面、小钢球,这里难找的可能就是弯曲还可拆卸的管道,找不到怎么办,这个实验我们还必须做。那我们可以改变下实验方法,用其他实验来代替它,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墨水瓶盖、海绵、白纸、红墨水这些易找的实验器材,在瓶盖周边镶上海绵,让海绵吸上红墨水,让瓶盖在白纸上快速转到,白纸上留下红墨水沿切线飞出的痕迹,从痕迹上可以明显的看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只要我们教师平时认真思考,物理课程中的很多实验器材我们都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对于物理实验必须坚持一条: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一定要做,没有办法来做的想办法来做,最后才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三)切不可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改革并不是把以前多有的传统都抛弃,传统也有传统的优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在现在也有他的优点,在现在电化教育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切不可过分依赖电化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捷、方便,适当的黑板板书还是必要的。教师在黑板板书时,可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黑板板书不像电子板书一样,翻过一页就过去了,黑板板书可以长时间的显示,这在新课是十分重要的,新课的一些基础概念、公式和注意点,学生不是一讲就能记住的,这些用黑板板书出来,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对照更好的完成训练。我们也不可认为黑板板书非常重要,就完全使用黑板板书,这也是不对的,电子板书的快捷方便是黑板板书没有方法替代的,各有各的长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般都是把基础概念、公式等用黑板板书展示,而例题、引申题等用电子板书展示,解题时学生易错的地方也是用黑板板书展示的。不管我们的教师怎么搭配两者,我们最终坚持的一条是:取其长处,补其短处,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才是一节真正的高效课堂。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电化教育,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和建构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型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讨论、协作学习,培养其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电化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按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切不可为了用而用,只有这样电化教育才能更好的为物理教学增添光彩。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6篇(全文2441字)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这门学科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 赏识教育 学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高一的学生,他们开始对物理是很有兴趣的,也想学好这门学科,也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但由于一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随着学习深入,在物理学习中接连失败,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习的失败的情感体验,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由主动到被动,甚至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发挥出来?

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教师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

一、赏识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渴望老师的关爱和呵护。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失败的体验,经历太多的批评、指责,得到教师的关爱较少,学生的自卑心理较重,对自己没信心,在物理学习上表现出麻木,冷漠,无动于衷,他们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爱包容他们,理解他们,客观正确地评价他们,使他们找回自信,重建精神的大厦。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教育。只有真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灵相同,才有成功的教育。

二、赏识的意义

1.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在当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是过高的要求,过多的批评和不正确的评价造成的,轻者不自信,重者产生心理问题。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学生自信心的产生主要通过教师和其他人的评价而产生的,而赏识是用慧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能,用期待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暗示,使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的人,从而找回自尊和自信。

2.赏识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强项,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才能,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天赋,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亮点,真诚赏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这种实践取得的成功,将调动人身上蕴藏的潜能,形成自我激励的机制,这种自我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人不断完善,勇于接受挑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3.赏识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强调了教育的人文性,在思想上是通过不断激励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态度上是通过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评价,使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合理公正的评价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在今后学习中表现出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4.赏识能够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接纳赞许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不同的需要,真诚地关心、爱护、理解各种类型的学生。用自己宽厚的爱去赏识学生,相信他们行。只有赏识学生,才能建立以爱为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三、赏识教育的方法

1.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只有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才会有笑容可掷的神情,才会在物理教学中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以饱满、向上的精神引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

2.了解学生

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识记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对知识理解识记得快,而有的学生对知识感知很慢。因此,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确定每个学生此刻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才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学生。才会真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3.创设情景

对高中物理教学要针对学生实际,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分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讲、敢问、敢质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4.发现亮点

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和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你可能注意到,有的学生上物理课不认真,但反映快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粗心,但完成作业的速度快,虽然成绩平平,但动手能力却很强;没耐心却有创意……作为老师,只要注意观察,学会发现,不断挖掘,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才会时刻不忘去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希望。

5.体验成功

物理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对学生的情绪和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使人产生兴趣,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失败使人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如可将教学内容形成梯度,由浅入深,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增加对下一梯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的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在日常学习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路;并不是靠别的什么措施,而是正确地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并取得成功的结果,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激励,自我期望。

6.赏识不能过度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得到赏识的学生内心是孤独、自卑的,也缺乏自信。但过度的赏识,会导致学生任性、自满、目空一切、脆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稍遇挫折便会承受不起,一蹶不振。所以,要适当地把握赏识的度,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里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赏识的程度要不同。如对平时很用功但物理成绩不好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少指责少批评。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使其扬长避短;对天赋较高的自觉的学生适当的赏识,多提期望,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

赏识,其实可以这么简单: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物理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信心、热情,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赏识是把学生优点看得很大,缺点看得很小,使师生之间形成 “情感共振”,使学生在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20xx,4.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62.

[3]宋树杰。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25.

[4]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244.

[5]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xx .470.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7篇(全文2558字)

【摘要】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国家目前选拔人才的途径。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考组织复习能力

为使高考复习能落到实处,使复习的过程更科学、复习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成绩,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在高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要求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学生存在着这样的表现: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错,试卷上表现主要是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都是基础较差,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够有密切的关系。而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的物理试题也都明确反映出重视基本概念、规律考查的特点。

对此,在复习中应该按照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的加以严格要求,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较好的发展,而理解能力的前提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规范的基本方法,只有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正确、深入、透彻。

2.加强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论证表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度于推理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来考查考生推理的逻辑性、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此鉴别考生表述能力的高低。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能严格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给解题带来盲目性;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使解题过程残缺不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功能关系三条常用解题线索相互脱节,不能有机整合,使解题思路僵化、方法呆板、正确率低。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和数学是紧密联系的,数学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量化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高校深造的考生应具有的能力,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物理中的数学能力要求有明显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尽量回避繁杂的机械运算,而在考察方面,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能过一定数目的练习,掌握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数学规律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重点在于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能熟练地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另外,要重视估算题的训练,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近似估算法,快速求出物理量的数量级。同时,提倡学生平时不用或少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因为在平时练习中,很多同学习惯于使用计算器,连非常简单的加减法都非用计算器不可,这样使得他们数学运算能力很差。

4.加强实验复习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中,一是要正确对待实验教材,实验复习时不应该机械地记忆教材中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记录、结果等等,而应引导学生领悟教材中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实验步骤。二是要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有意注意,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有意地改变实验条件、设置问题,激励学生努力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三是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出发,让他们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和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验证假想和猜测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认识到实验教材提供的做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拘泥成规的,可以对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合理的变通,或补充一些模仿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为使复习备考工作顺利进行,努力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认真钻研《高考大纲》、《教学大纲》及《课本》,充分提高“二纲一本”在高考中的作用,研究“二纲”,特别是去分析每年高考大纲之间的细微的不同的地方,显得更加的重要,同时,也要建议学生常去翻物理课本,不可只顾按资料进行复习,却脱离了高考大纲的现象的发生。

2、高三教学应以人为本因为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听课的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多点人性化,与学生之间多点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不可高高之上,使教与学发生脱节。

3、要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糊里糊涂作10道题,不如清清楚楚作1道题”。也就是说,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作而不那样去作,为什么这样作是对的而那样作是错的,也就是时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理”字,处处要讲“理”,在这一方面我的体会是我自己讲“理”的时候多,而让学生去讲“理”的时候少,以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来讲讲“理”。

4、要让学生不可走入题海中,必要的题目是要做的,但一定要精选题目,讲前一定要求学生先做,作后再讲,讲后再留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5、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教得再好,没有学生的学(理解、消化、吸收),也是徒劳的,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应该定位为一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补漏,建立知识网络,二是应有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6、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效率的高低不是以你今天讲了多少个知识点,讲了多少道题为标准的,面是以你上课前定下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为标准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以这节课学生能过教师指导,真正学到的知识是多少为标准的。

7、狠抓基础内容及重点内容,高考的追求就是区分度,一套成功的试题是通过区分度来实现的,并不是由难度来实现的,而中等题目才是真正实现区分度的手段,因为易题都会,分不出好差,过难的题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基本上也不会区分出好差,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只有重视了基础,才能有效地完成中档难度的题,要防止学生钻牛角,老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8、抓中等生要想在明年的高考中有突破,眼睛不能只盯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学生身上,要在尖子生吃饱吃好的情况下,重点兼顾中等生或有弱门课的学生,要想法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而提高他们成绩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这样才是最为有效的,另外要多关心他们,多提问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各班的实际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8篇)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优秀第8篇(全文2593字)

【摘要】在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简明概述的基础上,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进而重点从树立起人本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及注重教学内容的改进等方面,探讨了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各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精神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重视。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在育人层面的重要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学科,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认识社会。本文中,将主要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现状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是对人类自身生命、尊严等价值的普遍关怀。“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其表现为尊重人的精神,尊重生命个体的人性和理性,倡导人文与科学的和谐统一,实现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等。近年来,人文精神逐渐受到高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小学等各教育阶段学者的重视,并积极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目前,在许多高中学校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时常会听到很多来自学生的抱怨,如“物理真难”“我太讨厌物理了”“真不想学”,等等。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当前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不足,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并未充分得到调动。其所反映出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未得到调动;二是未合理把握学生个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三是物理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即补充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人心,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姿态,学生也因此对教师产生敬畏,甚至是畏惧,师生间总是存在情感上的隔阂,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羁绊。因此,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以尊重、平等为前提,教师不能总以挑剔的目光看待学生,要把他们当成合作伙伴,给予学生以包容和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要求教师主动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够走近学生身旁,尝试了解他们,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这样一来,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他们也更愿意理解老师,也会以积极的姿态审视老师提出的意见,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快速成长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将会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基础。这向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握好他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他们引向健康成长的快车道。在引领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视失败,并能从中汲取教训,以此作为新的开端。有人曾说过:人的成长之路就是由无数个错误铺就而成的。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苛责,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或是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与他们促膝长谈,使他们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进行规避。通过采取这种教育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3.合理地改进物理教学内容,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物理教学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目标,如正确人生观的培养、科学教育、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的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美育教育等。通过合理地对物理教学内容改进,可以有助于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具体如下:一是教师可以以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设计的突破、变换情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将课堂体验拓展到课外,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向周围的人及整个社会奉献出爱。以这种途径使科学朝着人文方向发展。例如,在《运动的快慢描述———速度》一课中,可以引入刘翔的事例,并通过分组由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巧妙地为学生提供情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升腾起要为祖国争光的思想,亲历了探究过程,增进了与小组其他同学间的交流,协作意识得以提升。整堂课中,自导入环节开始,始终营造起浓郁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精神巧妙地融入了物理知识当中,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了物理概念,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二是注重实践内容的引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使他们感受到事物间和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穿插进大量的实验,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实验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他们善于动手、勤于思考。此外,也要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增强学科趣味性。如拍打棉被上的灰尘,大自然馈赠的海市蜃楼等。例如,当学习了电学后,让学生给父母介绍一下雷电的形成,明白为什么雷声总是在闪电之后;学习热学知识后,使学生意识到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意义,能够对森林里宜人的气候做出科学解释。这些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不仅能够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也能够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意识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产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并进一步激发起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三是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物理建立起热爱。在物理学史中,蕴含了大量教学资源,如人们对某一概念的质疑,针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争论,重要理论的演变历程,科学家成长小故事,宗教对科学发展造成的威胁,物理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科技成果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等。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物理建立起热爱,能够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为理解物理概念提供帮助,也能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学史,学生能感受到任何一项科学成果的诞生都历经坎坷,被物理学家伟大人格所感染,体会到科学的进步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此外,通过物理历史学习使学生得到熏陶。例如,通过爱因斯坦接受奥林匹亚科学院的帮助,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意义;通过爱因斯坦对小提琴的痴迷,感受到物理与音乐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这些途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所益处。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将人文精神教育引入其中,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形成自己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情感,使得自身的判断力以及思考力得到提升,在提升自身物理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的培养[J].才智,2013,(19):69.

[2]张卫产.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高考,2014,(04):65.

[3]刘权.高一物理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常爱江.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