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8-03 14:29:01关键词:引爆,读书,心得体会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第1篇全文(753字)

今天看完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引爆点》,了解到了一些不乏新意的理论。

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提出了三类在引领社会风潮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的人物——联络员、内行、推销员。比如他讲的美国独立战争初期,把关键信息散发出去的人,必须具备联络员的特点,否则他就找不到正确的快速散发有用信息的途径,革命之火也就不会燃起;同样,但信息散发出去后,也必须要有推销员这样的人物来强化人们对新信息的了解,带给人们进一步行动的力量;而当行动的人数总够多之时,「潮流」就形成了,于是,就下来的一切依靠惯性即可。

书名之所以叫做「引爆点」,就包含了一种「二八原理」的意思在里面。即一件社会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只有少数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大卖,就应该找到这关键的少数派,让他们自发地把流行元素像病毒一般扩散出去;同样,如果要消灭一种负面的社会流行(比如校园暴力、青少年吸烟),也要把精力放到起关键作用的那一部分因素上——这里的因素,不单单是人,比如在消灭纽约地铁犯罪的案例中,交通局仅仅是通过清除墙壁涂鸦、严格检票这两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措施,就大大降低了之前的犯罪率——这个案例同时应用了「破窗原理」。

关于欧美的畅销书,我一向兴趣不大,兴许是受国内畅销书的消极影响,我总是感觉所谓畅销书,就是内容空洞包装花哨的文化快餐,看这种书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要不是有人推荐这本《引爆点》,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去碰它。可是这两天把它翻完后,感觉还是挺有收获,至少明白许多东西之所以会流行起来的背后原因,虽然这对我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不会有多大助益,但对我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机理帮助很大。

其次,就是不得不感慨下老外写东西真讲究「证据」二字,无论是讲大道理还是小理论,总是能搬出足量的实例来说明问题,这本薄薄的畅销书也不例外,简明的原理配上翔实的案例,使得人人都能明白作者要说什么——《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不是盖的。呵呵,「实证主义」可能已经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固有思维方式了吧。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5篇)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第2篇全文(806字)

本来要从ucd本来要从ucd书友会借的,但是因为公司推荐阅读发了一本。

因为工作关系最关注的是《芝麻街》和《蓝狗线索》两部幼儿电视的研发过程。有几点可以学习的。

1.用户为中心

这两部作品的开发都是充分去考虑了用户体验。尤其在芝麻街的开发中,能够在制作样片后请小朋友来看,并且根据心理学注意力方面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每一段片子是否吸引孩子,以及达成教学的目标。根据试映后的结果,分析修改每个部分,让片子的每一分钟都能出色的达成目标。芝麻街能成为经典的产品,是在开发设计过程中不断根据用户的反馈完善的结果。

2.应用驱动研究

儿童教育产品的开发如果过于谨慎就非常依赖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过于理论化的东西会把开发人员的创造力打击殆尽。而芝麻街开发人员是先有市场需求的直觉来开始做这个东西,在开发到一定阶段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产品的优化,通过不断的试验来寻找最优方案。并且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果发现与陈旧知识理论矛盾的用户体验,开发人员还会坚持自己的方案。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所以能做得很好。

3.不要自以为是

开发儿童产品的毕竟是成年人,成年人的认知和审美和孩子们会有比较大的差别,芝麻街的主创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先入为主的假想什么样的效果是孩子们喜欢的,但是后期的试映就可以看出用户的反馈。比如蓝狗线索每次播半个小时,一周五天重复播同一片子。这个我们看起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何不环环相扣,一天一集渐入高潮。但重复的短片孩子们却越看越喜欢,这肯定和成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做产品可以去先确立一个东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但是检验它们的方式还是依靠用户的研究反馈。

4.从细节入手

国外产品之所以出色,还是细节做得好。在蓝狗线索上,30分钟故事的编排引起的线索顺序都是一步步斟酌出来的。做得越细,出精品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在书中艾滋病控制,健康公益宣传,小金盒子,凌志召回等几个传播案例都是出色在细节上。当你可以跟踪产品的整个传播或消费过程,体会用户是谁,用户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做时,集中火力把这一点搞定,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5篇)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第3篇全文(1031字)

格拉德威尔在本书中着力于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引爆流行潮。虽然流行三法则对商业决策很有帮助,但其作用却不仅限于此,它提供的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普世方式。可以让人们明白身边某股流行风的突然刮起,此外,从书中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流行法则还可以运用于政府治理公共环境。简而言之,流行三法则可以运用的许多观念的推广中,甚至可以说,流行潮的风起离不开这三个因素。

流行三法则即:

1.个别人物法则,内行,推销员,联系员。这三类人在一种流行潮的风行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内行是某个市场上的威信和权威,能影响一个圈子的人。推销员身上则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让人在无形中跟着他的节拍。联系员则将我们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一场流行潮的兴起,这类人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先通过影响这一小部分人,才能再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六步分离法,即六度空间理论,我们只需通过6个人就能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而我们的社交圈通常是由这三类人而发展壮大的,我们认识的许多人都是由这个人建立的

2.附着力因素,一种信息的传播,需要这种信息本身具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在质量,并促使人发生改变,进而行动。这种内在质量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普遍性,我们周围的影视、商品、书籍等地方可能都有它的影子。而且这种附着力因素一定是针对目标对象而言的。如书中的儿童电视剧,是因为根据儿童重复能增强其理解力、只能接受简单情节的特点而取得成功的。同样,如果信息比较复杂的话,则需要推销员进行转化,变成目标对象容易接纳和理解的信息。

3.环境威力法则。即人们做出某种行动,一部分原因是受其性格影响,一部分原因则是受其当时所处情境的影响,有时这种无形之中的影响力甚至大过其信仰的力量,让人们做出其平常不会有的行为,如道德比较高尚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匆忙而不顾生病的路人、善良的人也会因为能掌控监狱的人而滥施权利。150,一个神奇的数字,一个组织或团体的人数应控制在150左右。过多则会造成层级之间沟通的困难。

书中有几个让人惊叹的例子

自杀也是可以传染和流行的,当报纸头条登载了自杀事件时,尤其当自杀者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时,报纸覆盖范围内的自杀率会增加,是因为这些自杀者的方式,给处于特定情境的特定的人,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了一种许可。

吸烟的确危害巨大,但即便青少年们知道其危害性也不能使吸烟者人数减少,这是因为在这一群体里,吸烟行为意味着酷、成熟。减少吸烟者的措施在宣传吸烟行为危害巨大时无效,但吸烟也有引爆点。超过这个引爆点人们吸烟量就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可以把吸烟者的吸烟量控制在引爆点之下。

另外,引爆点在互联网世界里的意义时,广告虽然覆盖率大,但是附着力小,让人们抵触,企业家们在进行广告营销时,要注意这点。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5篇)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第4篇全文(1431字)

“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以能倾斜。”-《引爆点》

这个位置,就是引爆点。而制造流行也关键在于这个引爆点。

书中所阐述的流行,全部基于的三个法则。这三个法则,也是所有引爆点的归纳。

1.个别人物法则

2.附着力因素法则

3.环境威力法则

这个一个数据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任何信息都可能通过各种便捷的方式传播,传播便是在制造流行。如互联网。

互联网便是一个牵引数据爆发的集中地。这之间也有许许多多的引爆点。作者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理论便可以解释互联网世界中无数的流行。

就如,

个别人物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中的资源。

书中的个别人物法则由“联系人”、“内行”与“销售员”组成。实际上,这就是传播方式。三者角色人物就是传播。信息只有一种,看的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书中围绕这三者出发,讲述在信息传播在不同角色以不同方式传播下可能引发的流行效果。

“联系人”代表信息的扩散。“内行”代表信息的权威性。“销售员”代表群体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这三者便是个别人物法则重要组成。

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作者在定位角色性质没有进行本质上的还原。在我个人看来,信息的传播与流行的制造。若要以个别人物法则定义,不应该以角色出发,而应该以自身具备的性质出发。

若要群体更好的传播与接受信息。个别人物应该具有两种性质—“影响力与驱动力”。

“影响力”促使信息发动群体进行传播。这从角色还原就是“内行”这一角色。“影响力”决定了群体对信息的信服。这种信服可促使群体参与与传播。流行便在于此。比如。意见领袖。

“驱动力”同样决定了发起信息者是否可以驱动信息的传播。但这一角色无需有太大的权威与专业性质,更多只是表层上的群体凝聚能力。更多上是一种对于群体的煽动。比如水军。

于此,可能概念有些模糊。只需明白,个别人物法则中,是否发动流行就在于是否拥有影响力与驱动力。影响力必定产生驱动力,驱动力不一定产生影响力。但这都是引发流行上最为本质的个别任务法则。

说回互联网,那互联网中的个别人物法则对应的资源是什么?

资源的定义有无数。人力,资金,流量等就是资源。放眼市场,为何腾讯在无数领域可以后来居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新产品可利用的资源。如流量,这就是影响力和驱动力并存的信息传播渠道。导流的工具可以是人,可以是原有的产品。这些,在聚集了一定社会眼光的时候,其本上就具有了影响力与驱动力。这时候,作为一个想制造流向的互联网产品,需要的只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驱动力。流行,自然引爆。

附着力因素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中的产品。

附着力因素法则讲述的就是流行信息传播过程中,流行信息元素本身的附着力。这个附着力决定了是否给人认可。当在个别任务法则的影响力和驱动力下,信息开始传播,流行开始制造。但真正是否被人认可,愿意去参与,还是看自身的附着力因素。

这就和互联网产品中的产品对应。一个产品在影响力和驱动力下,获得极好的营销效果。但是最后决定产品是否产生用户粘性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倘若产品自身没有足够的优秀与市场竞争力,就算在影响力和驱动力下,营销效果再好,也是无法流行。

环境威力法则对应互联网产品的市场。

在引爆点理论中,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引爆点三大法则中,有一则——环境威力法则。一个流行的制造是离不开群体,群体汇聚就形成了环境。所以如果想制造流行。就得在环境对应并且触发引爆。

在互联网中,这个环境,对应的便是市场。

有群体的地方就有市场。而流行就在群体中。所以,一个互联网产品可以引发流行,一定程度在于其市场的定位,一旦市场定位准确,资源投入足够,产品优秀。 必然引爆,成为流行。

以上,只是利用引爆点理论对互联网产品进行简单的思考。引爆点理论被认可,就是因为其定义的精准。我们可以透过三大法则对无数的流行进行思考,这时候会发现。流行,也不外乎出于此。而至于如何引发流行,理论就在这了,如何行动,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引爆点读书心得体会第5篇全文(2131字)

这是对于所有商人及众多渴望引起轰动效应的个人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何引爆流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引爆点》(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因此在美国得以大卖,成为一个流行热点,便毫不值得奇怪。作者本人凭借这本书被TIME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本书一度非常吸引我的眼光。它的魔力对我而言不言而喻。因为看似这本书能够告诉我如何引爆流行的秘密。只要吃透了本书,简直就掌握了魔法。

是的,它介绍的流行三大法则,看来的确是那么回事。一件事物要想变得流行,首先得要有关键的人物进行富有渲染力的推销,这就是三大法则之一的个别人物法则,这些关键个别人物大致分为三类:联系人——热衷于人际交往并具有广泛关系网络的人,内行——对待要引爆的对象事物非常熟悉,完全可称为内行人士,可从极内行的角度为别人提供解答,推销员——常常是发自本能热情地向他身边的人推荐他所欣赏和热爱的事物,并认为这些事物对他们有利。

我想个别人物法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为邀请代言人、让媒体上的舆论领袖推广自己的产品、向一些知名人士免费提供产品试用机会,早已成为一些行业推广产品的通行做法。

第二大法则是附着力因素法则,就是说,一则广告也好,一个节目也好,要有致命的吸引点,天然地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一件产品也好,要有令消费者不能割舍的卖点。这就象一句平庸的表达,和一句生动的表达,后者更具有吸引人注意的附着力一样。

这个法则也不新鲜。它其实也是广告业的一条基本共识。广告创意者们正是通过种种方法在提高广告的附着力因素。

第三大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一个充满犯罪事件的城市突然有一天犯罪率大大减少了,原因可能很简单——只是因为犯罪环境大为改善,比如街道墙面上的涂鸦大大减少,街道变得更为清洁,体现出了一种秩序的力量,让潜在的犯罪者的犯罪冲动减小。这便是环境威力法则的一种典型表现。要想治理一个城市的犯罪,有时可能比想象得要简单得多:将这个城市的公共环境予以改善,犯罪的流行潮便可能得以扼制。

这个法则当然也并不新鲜,它只是“破窗理论”的另一种解释。当一个窗子保持着被破坏掉的样子时,人们便认为别的窗子也可以被破坏掉,于是纷纷将它们也破坏掉,而如果这一扇破窗得到及时的修理,人们便没有破坏其余窗子的理由了。

这本书还专门辟有一章讲述150这个数字的神奇之处。150人以内的团体或公司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它能保持着人和人之间交流的紧密性,互相之间的熟悉。超过了150人,团队内部交流沟通的效率便会变差。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发现。缔造小型化组织,以保持管理效率最大化,早已是一些管理类书籍的主题。

这本书将艾滋病毒的爆发,犯罪潮,和一种运动鞋的流行,甚至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抗英力量的有效组织,都当作流行现象加以分析,这是一种新颖的视角。除此之外,本书总结的几大法则,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甚至本书大量援引的一些实验分析,也只不过是看似普通的心理学实验或其他实验。

看起来这是一部拼凑痕迹颇浓的书。作者针对流行现象,总结了几个规律,然后上天入地地寻找了一些例证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成果,加以分析,论证自己的结论。

我甚至认为,作者的几大发现其实非常具有片面性,根本无法解释广大的流行现象。它只能解释有限的几种流行现象。比如用三大法则怎么来解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易中天和于丹的流行引爆呢?易中天的《品三国》据说卖了500万册,易中天通过卖书已经拥有800万元以上的收入,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才刚刚开始引爆流行,可已经狂销了100万册以上,在2006年低迷的书市上,这两个人简直成为超级偶像。

这三大法则显然对易中天和于丹流行现象解释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个“百家讲坛”的讲主,最走红的是易中天和于丹,而不是别人。易中天和于丹并不是百家讲坛中讲得最精彩的。讲明清历史的阎崇年和讲红楼梦的刘心武比这两位讲主要更加精彩,甚至在我个人看来,易中天最初在百家讲坛讲的“汉代风云人物之死”,比后来的“品三国”,要更见水准。至于于丹,她板着一张脸讲孔圣人的大道理对于今天日常生活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看起来它的附着力因素绝不是她的讲述的精彩程度。在孔圣人大道理的基础上,她大量援引显然是来自《读者》一类刊物上的小故事,使得她的讲述在通俗之余,至少可以说缺乏独创性。

而易中天自从一句“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火了之后,便开始频频卖丑,讲到三国历史时又扯出什么“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三国主要人物中并没有姓黎的),甚至讲到宽衣解带的情节时,将自己的中山装扣子一粒粒往下解开,用“讲坛小丑”来形容易老师,毫不为过,而他的卖丑行径,也绝非多么具有智慧含量,或者多么具有幽默细胞。你甚至会感觉到不和谐,别扭。

这这两位并不是最优秀的讲主,却获得了百家讲坛开办以来最集中的的眼球关注。同样借助央视大平台,同样站在百家讲坛这一方讲台上,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人成为超级明星呢?

我想在其他条件(同在百家讲坛开讲,面对亿万观众,同时得到央视造星运动的大力推广配合)相同的基础上,这两位讲主还多了一点点附着力因素(只有这一条法则勉强用得上):易中天讲的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题材(大家熟悉的其实是小说《三国演义》,他的讲述又着重分析小说和历史的不同,用现代视角总结出一些结论,不管熟不熟三国故事的人,都有关注的理由),然后他用小丑风格拉近历史和观众的距离,当对真正的历史不甚了了的观众听到用“就象老鼠爱大米”这样的话形容刘备对诸葛亮的爱时,便很兴奋,觉得新颖;而于丹讲的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和道理,孔子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到现在,于丹如果是讲老子或庄子,可以想象也不可能如此火爆,而真正让观众接受的原因,可能也是她的《读者》视角的孔子讲述方式。可以说,是《读者》使孔子在当今读者眼中具有了附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