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两路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第1篇全文(886字)
“两路精神”筑“路”更筑“人”
近日,川藏铁路开工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曾引领筑路人建起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两路精神”在新时代也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了新的担当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两路精神”不仅筑起了贯通青藏高原的“生命线”,还筑起了“两路人”的“品格线”。
以严谨的态度、精确的测量,定下“两路人”的“科学线”。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独特的气候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在此施工、修路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所以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筑起,离不开对科学的尊重。“两路”工程制定者、决策者以及施工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自然、立足人文,用科学武装头脑,攻坚克难。因此,面对新的使命,不论是大工程还是简单的一条小巷、一弯拱桥,建设者都应坚持“两路精神”,严谨分析、因地制宜,做到“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推动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以坚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立起“两路人”的“拼搏线”。在“两路”修筑之时,除了恶劣难挡的气候,落后的设备工具等也使得修路工程举步维艰。但“两路人”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地冲向最险峻、最艰难之处。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两路”建设队伍斗志昂扬,以惊人的毅力筑起了“天路”。新时期,新的建设者应当继承、发扬“两路精神”,在推动、落实筑路、修桥以及安置房建设等惠民工程时,做到“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为居民送去便捷、舒适。
以昂扬的斗志、折箭的决心,顶起“两路人”的“担当线”。“两路”建设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是因为在“世界屋脊”上建起一条畅通之路是一个无人碰触过的课题。当时的“两路人”,于内有着国家、人民赋予的重任,于外有着他国学者的冷眼、质疑。在重重压力之下,“两路人”未退缩,而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锐不可当的勇气,迎“高压”而上,敢为人先。新征程下的建设者也应不惧“高压”,坚持贯彻“两路精神”,焕发新的斗志。在工作中,只要是利民惠民的建设工程,建设者就要敢于顶住压力、破除阻碍,建立起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宜居的保障房屋以及秀丽的公共文化场所等,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惠民利民的关键一环,对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建设者要以“两路精神”为指引,信科学、敢拼搏、有担当,集中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发扬“两路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第2篇全文(1052字)
为“十四五”蓝图凝聚更多“两路”精神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铁路开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两路”精神是公路建设者崇高品质的真实反映和高度概括,集中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两路”人的精神风尚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年轻干部对“两路”精神的传承在于铭记,而最好的铭记就是践行。
勇当改革的“开路先锋”,续写“奋斗进取”的春天故事。在过去的40年里 ,深圳特区的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当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和时代尖兵,有力书写了春天故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正是“两路”精神在改革开放时代中的升华与传承。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在搭好国家发展这辆复兴号动车的同时,也要努力跑出自己的加速度,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更多的春天故事。同时,一定要敢闯敢试、苦干实干、积极求变,善于转危为机,当好改革攻坚的“开路先锋”,扛起肩上的职责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甘当干事的“蓝领专家”,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这决定了增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因此,年轻干部一定要不断改变原有工作的思维定势,用放空过去的态度不断学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大局。同时,明确自身定位,继续发扬“今天做得好、明天要更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日常工作中的“蓝领专家”,坚定专注、脚踏实地,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绝不好高骛远,在新时代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争当建设的“神笔马良”,擘画“十四五期”的美好蓝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新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昂首阔步踏上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强国“两路”。同时,在徐徐展开的“十四五”画卷面前,每个年轻干部都是持笔人,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与担当,做新时代的“神笔马良”,以山河为宣纸、道路为线条,勾勒出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的祖国“千里江山图”。
发扬“两路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第3篇全文(1057字)
发扬“两路”精神需做好“三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两路”精神,是先辈们克服千难万险、翻越千山万岭铸造成的伟大精神,内容丰富、振奋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将“两路”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以“牛”的闯劲、干劲和无私,开辟连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速路”,铺就走向国富民强盛世的“康庄大道”。
不怕吃苦,勤为脚踏实地的“老黄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川藏铁路要从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中绵延于崇山峻岭间和冰川冻土上的坦途,也必然起始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与其喊破嗓子“吹牛皮”,倒不如勤勤恳恳干实事。广大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日常工作中、在攻坚克难的干事创业中,也应当于“仰望星空”的同时不忘记“脚踏实地”、在做好“显功”的同时更扎实地做好“潜功”,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做好艰苦奋斗的工作准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迈开步子奋战一线推进发展,踏踏实实将各项工作做到最好。
不怕牺牲,敢为拼搏进取的“拓荒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青藏铁路到川藏铁路,面对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困难和一项又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铁路工作者们正是因为具备了敢于探索“无人区”的勇气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然,才能在险恶环境的威吓下,毅然决然迎难而上,用汗水与血泪谱写了我国交通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宏伟篇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使命在前始现不渝初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脱贫攻坚也步入了收官的关键阶段,层出不穷的新困难、新挑战前所未有,党员干部们更当以“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循旧敝、不怕虎狼、顽强拼搏,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取得重大领域的突破和进展,打赢强国道路上的各种“硬仗”。
无私奉献,甘为心系群众的“孺子牛”。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修建难度之大举世罕见,倘若没有一个内生的、强大的动力源持续不断为铁路工作者提供攀登向上、一往无前的动力支持,后果不堪设想。而“人民”二字,恰是这背后的“密码”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赞颂人民伟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尽管政务工作的艰苦程度远不能和川藏铁路沿线相提并论,但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当时刻谨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怠慢松懈时多想一想民众的急难愁盼、在逃避退缩时多听一听群众的殷切呼声,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少索取、多奉献,少为己、多为民,甘当铺路石,无私奉献,团结群众,密切干群关系,携手共赴伟大复兴中国梦。
发扬“两路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第4篇全文(1074字)
在脱贫攻坚路上坚守“两路”精神
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公路建设史上创造了奇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就此铸成。处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要继续发扬“两路”精神,建好“脱贫致富”的“新道路”,确保“条条大路促脱贫,条条大路奔致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脱贫路上的“先锋”,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引领。无论什么事业,都需要不怕苦的精神、不怕死的拼劲。在偏远山乡,年轻的“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攻占脱贫攻坚战场;在荆棘小路,无数党员干部踏遍村庄的每一寸土地;在扶贫车间,工人撸起袖子紧紧抓生产。脱贫攻坚收官战中,涌现出像黄文秀一样的年轻书记,日夜奔走在扶贫路上,将青春定格在最美的年华;涌现出像李景龙一样的老党员干部,培养出带不走的村致富能手,打造了留得下的扶贫工作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以勇往直前的冲劲奔向脱贫攻坚战场,吹响属于中国脱贫的胜利号角。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做脱贫路上的“主力”,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巨大助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六十多年前,中国凭借一己之力打通了“世界屋脊”,如今,中国带领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创举。但是,脱贫成果仍有待巩固,需要党员干部们铆足劲,发挥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科学扶贫,既“扶志”又“扶智”,以产业链、旅游区拉动经济发展,让“输血”变“造血”;精准扶贫,实行“一家一户”施策,精准识贫、靶向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漏掉每一个困难群众。党员干部们需顽强拼搏,既要看得到工作态度,又要拿得出工作实绩,甘当扶贫的“路石”,用担当为群众撑起温暖的家,用忠诚拥护党的事业,用青春践行对党的承诺,凝聚起强大助力,成为扶贫“主力军”。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做脱贫路上的“后勤”,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保障。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缺氧高原环境面前,军民团结一致,藏汉两族人民顺利建成“两路”;艰苦脱贫环境之中,军民同心,各族人民迈向“脱贫”“致富”两路。要贯彻落实党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指示,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党委+村委”的强力领导,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发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促成“文化脱贫”“生态脱贫”,助推经济脱贫,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兜底”脱贫,让各族同胞“富起来”,在党的领导下达到各民族人民携手奔小康。
坚守“两路”精神,是党和国家对扶贫干部的嘱托,是建设“脱贫路”“小康路”的指明灯,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赓扬“两路”精神,凝聚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打一场漂亮的收官战。
发扬“两路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第5篇全文(1106字)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走好脚下的“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什么是“两路”精神?“两路”精神是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铁路建设者需要它筑“路”,党员干部则需要它筑“魂”。唯有筑强“魂魄”,方能一往无前、一路向前走好脚下的“疫情防控路”“脱贫攻坚路”“乡村振兴路”。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持续走好常态“疫情防控路”。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但是,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们仍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死、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敢于担当、一往无前、身先士卒筑牢最强战“疫”防线,持续走好脚下常态“疫情防控路”。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坚决走好精准“脱贫攻坚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消除贫困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一诺千金映照初心如磐。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怕苦、甘当路石、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坚决走好脚下精准“脱贫攻坚路”。要不怕苦,勤入户、多走访,精准掌握信息,从而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甘当路石,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扶贫工作舍小家。要敢于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偏远贫困村“进军”,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做到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奋力走好伟大“乡村振兴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有很多的苦要吃,有很多的硬仗要打、很多的难关要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怕苦、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积极推进“一革命四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用心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产业发展。还要持续深化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如此,才能走好脚下伟大“乡村振兴路”。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实践,伟大实践需要伟大精神。党员干部要以“两路”精神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