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7篇)

时间:2023-07-29 13:29:10关键词:闰土,教学,设计,教案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1篇全文(363字)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描述画面。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要求读正确。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词。

4.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三、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他的哪些事?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1.默读思考。用“—”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用“”画出写景优美或场面生动的句子,不懂的地方用“?”标记,可用铅笔在书上写旁批。

2.交流讨论。

(1)读了课文,你觉得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学生自由发言,并在书上找相关内容说明。回答不全面可互相补充。同时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活泼可爱。)

(2)讨论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求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尽量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3)学生质疑解疑,教师适当点拨。

五、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从第1、第4段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动作的词句,仔细品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试背第1段。

六、拓展延伸

1.仿照文中第1段的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断。

2.课后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7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2篇全文(578字)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新课。

(1)教学过程

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

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

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

健康

C:颈——银项圈

活泼

D:怕见人

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3篇全文(712字)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多媒体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板书:闰土2、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

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指导背诵本段。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7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4篇全文(1639字)

一、教材简析与教学目标:

1、《少年闰土》节选自《故乡》。文中“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阅历广,见识多。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少爷来讲,“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和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之情。

本文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尽力地向一匹猹刺去……”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健康的农家少年便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另外,所举事例典型。“看瓜、捡贝壳、看跳鱼、捕鸟。”这些事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它充分地说明闰土不单外表机灵、漂亮,而且内心世界极其丰富。

2、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从评议角度说是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从文中角度说是丰富文化知识,激发热爱汉语言的情感,为今后形成健康的人格打好基础。本文一是让学生阅读欣赏此文,从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二是通过感悟,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学习闰土的聪明能干,受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二、设计理念

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讲读过程可分为两步进行:

(1)以“我”的感受为中心,以闰土与“我”的相识、相见、相处、话别的活动过程为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初步感悟,环环激趣,层层设疑,以问促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深思,在思中体味,完成对人物的整体认识。

三、设计流程及评析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理清课文的来龙去脉基础上,引领学生精读、细品,进一步了解文章内涵,达到认识上的升华。

具体步骤如下: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引领学生探求知识、掌握知识,课堂导入很重要。

开场白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我们最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他是——”

同学们答出“少年闰土”后,师饱含激情引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带动同学们回忆背诵。这样,一下子,师生共同进入圆月、瓜地、少年的意境中,好像我们脚下就是海滩,活脱脱的闰土就在眼前。感受着,体味着,思维与想像,感受与启迪在不断涌动流淌。

二、环环激趣,多维训练。

情感因素被调动起来,这时候学生很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读书、表达、朗读、交流。师适时抓住这一时机点拨。

(一)整体读,梳理课文顺序。

过渡:这是多少年前我记忆中的闰土,啊!多么鲜明啊,那么“我”又是如何结识闰土的呢?为什么闰土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生回忆课文,师板书:

1.记忆中的闰土(西瓜——少年——猹)

2.与闰土相识(用一句话概括)

3.初见闰土(圆脸——毡帽——银圈)

4.在一起的情形

5.分别与友谊

(二)重点读,感情人物

过渡:闰土来,我特别高兴。为什么?闰土讲述的四件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

表演、画画、讲解、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体味“捕鸟”的乐趣,想象“看瓜刺猹”的美妙。

(三)对比读,品味其中意味。

为了衬托闰土,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啊,闰土的心中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和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理解上的难点 。

投影打出上述话,出示问题:“四角天空”?从这段话你读出了什么?

突破难点,不能急于求成,可运用迁移规律,引领学生回忆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蛙在井里只看见井口般大小的天,那么作为富家少爷的“我”常年生活在院子里,所以也只能见到院子般大小的天,这样一疏导,理解“我”之见识少,目光之狭窄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想像话别,放飞语言。

正月过去,闰土要回家了,两人难舍难分,可让学生根据画面,想象分别时,他们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想象,促使其身入其境,情由境生,把权利放给学生,放飞学生思想,放飞学生语言。

四、知识延展,积累运用

1、全文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之情,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你认识的闰土是怎样的?

板书:典型事例 外貌

2、生活中你有没有敬佩的人?为什么钦佩他?(生自由发言,同桌自由说,找生班上说)

3、回顾全文,每人说一句话总结全文。

师:愿同学们有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知识。

生1:……

生2:……

理解是前提,运用是目的。本文事例典型,人物特征鲜明,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学完之后,掩卷回思,闰土的形象已深深印在脑海里,为什么?你有没有羡慕敬佩的同学或其他人?有价值的点拨,来自适时抓住的契机。契机一旦生效,学生的灵光就会不闪现,

总之,往生活中引导,往更广阔的空间引导,往更深的地方引导,引导学生感受文字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5篇全文(1885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认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媒体】

1、硬件媒体:

计算机、录音机。

2、软件媒体:

文字、图形、音乐。

【教学过程】

一、边导入新课边板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的第一、二段,了解到当“我”得知父亲允许闰土来看管祭器后是多么高兴。于是“我”就日日盼望着闰土的到来。

板书:

少年闰土

二、学习第三段

1、小组学习:

⑴ 自由读第二段,“我”盼来的这位少年到底是什么样子,请用笔把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用“”画出来。

⑵ 从闰土的样子中可以看出他的那些特点?

2、讨论交流。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的写法。

三、学习第四段

1、“我”最盼望的就是见到闰土后,他能赶快为“我”捕鸟,可是闰土却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方法:

⑴ 勾动词,做动作。

⑵ 查阅资料。

⑶ 有感情朗读。

⑷ 想象画面。

⑸ 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或提出问题。

2、小组学习:

⑴ 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说出理由,再读一读。

⑵ 从这些事中你能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可以读一读,说一说,也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⑶ 你怎么理第14自然段。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意愿,可打乱四件事的叙述顺序。

(四件事的叙述有详有略,学习时注意体会。)

⑴ 动画演示润土捕鸟的经过,再读课文,说说闰土是怎么捕鸟的(找动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闰土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课件演示。

板书:

扫、支、撒、拉

⑵ 小结:

闰土就这么轻易把鸟捕到了,从闰土捕鸟前的充分准备,捕到鸟娴熟的动作,我们看出了他的聪明能干,所以捕到的鸟(很多),什么都有,有什么?“……”说明什么?(还有很多)这些你鸟都见过,都能叫得上它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

⑶ 请你来当一回捕鸟能手,把有趣的捕鸟经过读一读,只读闰土讲的话,老师给你起头(师读提示语)练习朗读,用自豪的语气强调见识广。

过度:

冬天下雪时,闰土知道到海边的沙地上去捕鸟,夏日来临他又会干些什么那?(拾贝壳)闰土见过的贝壳也很多,有红的,绿的。而且他还能根据这些贝壳的形状给它们起来好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见识广)

4、学习“看瓜刺猹”:

⑴ 听到声响,就知道猹在咬瓜,说明他有经验。“捏”用的好,捏在手中就灵活,就能随时刺到猹。“看到猹,你变刺”动作快,不犹豫,说明他勇敢。

⑵ 把“看瓜刺猹”这部分读一读,只读刺猹过程(“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接“走到了……”)评改后再读。

⑶ 读到这里,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出示第一副动画。请同学随着演示(从天空到地面再到人物的顺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语言将画面予以描述。

过渡:

润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得却令人难以忘怀。他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夏天的`夜晚闰土有着瓜地刺猹的勇敢经历,那末朝讯来的时候,闰土干什么?(到海边看跳鱼)他看到鱼的什么样?(有着青蛙的两个脚)鱼儿长着脚,真是够希奇够有趣的。

闰土知道的希奇有趣的事仅仅这四件吗?(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师生对答。

5、当“我”知道闰土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有那么广博的见识,他知道那么多新鲜事的时候,“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句感慨,齐读第16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啊”的语气读出来了,理解吗?“我”什么心情?

板书:

羡慕 佩服

6、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⑴ 出示第16自然段:

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们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它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它们都和我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⑵ 小组讨论、交流:

① “我们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②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再深宅大院,不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视很少。)

③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四、学习第五段

过渡:

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度第五段,加以体会(急、躲、拖、松)。

2、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怎样告别的,在说一说。

3、以板书为线索总结全文:

从开始得知闰土要来“我”家,“我”就盼望;第一次见面时,“我”发现闰土可爱、朴实的农家少年,就从心里喜欢她;到以后的接触,“我”发现他不仅外表可爱,而且是个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的少年。这时候我对特的感情又喜欢发展到羡慕、佩服,进而向往她的生活。感情更深了,却要分手,什么感觉?

4、指名读三、四、五段。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六、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质疑。

2、谈谈自己在写人文章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七、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特点:第四自然段:“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它套住了”。

2、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的问题。

3、抓特点,不流于形式;开阔思路,反映与众不同之处。

4、同学间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

八、布置作业

1、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2、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

【板书设计】

雪天捕鸟

少年闰土 夏日拾贝聪明

月夜刺猹勇敢

潮汛看鱼见识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7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6篇全文(2033字)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1、教学内容: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2、教学重难点: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课文时代较远,有些句子还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对人物感情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所以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拉近与课文的距离,然后采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材料,并采用联想法、谈话法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四、媒体选择和设计

ppt

五、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导入新课

师: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鲁迅)

学生搜集鲁迅资料,师归纳介绍。

师:本组课文就让我们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师:让我们先翻开导读,看看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生:本组课文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导读中的要求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拿出预习学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交流。 (小组共同交流预习学案的内容)

师: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们小组内还有哪结不明白的问题呢?

(生质疑问难)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交流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请看大屏幕(出示导学案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内共同交流,合作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二)小组汇报交流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师: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这第一个问题。

生1:我们小组从第四段可以看出他的样子:他正在厨房中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让我们来看一个闰土的形象。谁能具体地说一说闰土形象特点。

生2:从小毡帽的“小”字,我体会到他很年轻。

生3:从“圆脸”我能体会到很可爱。

生4:课文中说他是紫色的圆脸,我想问,为什么他的脸会是紫色的呢?

生5:我认为他肯定是经常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

2、闰土向“我”讲述的四件事情中,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哪个小组先来读一读。

(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

师:这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你的脑海里是否也已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呢?

(师示范读第一段)

师:月亮底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哪位同学起来将你的感受读给在座的同学听一下。

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师: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2)师: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生: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生: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生: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四、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师: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生: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师: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捉泥鳅、捉蝴蝶、打陀螺??)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在沙地上如何捕鸟

“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

“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

“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

“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师: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往常的朋友也是不知道的。所以,在闰土奔驰在海边瓜地的时侯,在雪天捕鸟的时侯,在海边拾贝壳、潮汛看鱼的时侯??而我和我的朋友们只看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生读第16段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7篇全文(2038字)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3.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体会人物外貌描写方法,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5.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2.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

2.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3.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除了单元整体学词时的哪些字词,你还有哪些词是不太理解的?

聚焦文言词:其间、仿佛、素、如许、单

聚焦陌生词:家景、一件大祭祀、值年、忙月

(文言词放到品读语言时讲解;陌生词随即解决。)

二、整体感知闰土形象。

1.你觉得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见多识广、淳朴天真……)

三、走入文本,细谈闰土形象。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闰土的句段。

外貌、动作描写: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B.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结合这两段文字,说说对闰土的认识。(参看自己的批注)

理解:其间、小毡帽、银项圈

指名朗读这两个片段。

思考:

1.我和闰土见第一面的情景是哪一个?(B句)

2.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那为什么作者把这个想象中的情景放在了文章的开头?这样安排,你读出了什么?(“我”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

3.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A.在我眼中,闰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预设:

多彩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

自由的——一望无际的

有趣的——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逃走

B.而同龄的我们,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文中有没有哪句话,隐约透露出了“我”的生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理解“他们”——和“我”一样的少爷们

我们在做什么?——读书、写字,被关在高高的院墙之内。

插入相应的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再见),我的蟋蟀们!Ade(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满的、羡慕的……)

批注:这段话,既写出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极度不满,也表达了对闰土农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读一读

4.关注语言描写。

A闰土的生活中,只有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羡慕吗?

课文还写了与闰土有关的哪几件事?(用四个字概括)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条鱼儿

B默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闰土的语言都是大段大段的,而我就只有那么几个字。(在闰土面前,我这个少爷显得那么的无知。)

C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出卖罢了。

理解:素、如许、单(闰土的见多识广和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我心中,对闰土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C角色朗读。你觉得当时两个人会怎样对话?

D再次出示:“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一读

四.话别,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

1.三十年后,闰土和“我”再次相见,大家想一想,他们见面会说些什么?

2.出示相关的文字: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的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选自《故乡》

3.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4.是什么让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