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体会(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时间:2024-11-14 14:17:05

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培训学习感悟与心得

历数一个教师的成长经历,经常会在质的飞跃阶段,比如“教坛新秀”评比、“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送教展示、“小中高”评职等等,碰到需要借班上课的状况。而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状况只有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才会觉得会是个困扰,而对于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师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在这短短几天中,在和几位偶像级专家轮番的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在她们一次次有意无意间频频提到“借班上课”这一现象中,发现其实越是站在高端的教师,越需要面临这样的困扰,而她们在这一问题上一些巧妙的教育机制,恰恰给了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很多思考和启发,我想这是我此行培训学习中,最大的隐形收获。

培训心得体会(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一、优化操作,有序课堂。

借班上课往往是评比或者展示活动,所以设计中总是会希望安排一些让幼儿充分操作的环节。但事实上,充分操作的同时也会充分暴露出孩子的个体差异,这对教师的现场回应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次的现场设计研讨活动《京剧脸谱》,脸谱分类我们设计的是小组操作,肖燕萍老师一针见血地质问了我们:“借班的幼儿能力不清楚的,小组操作时倘若出现各种差异答案,你们都能回应得过来吗?”显然,我们只是单纯地从课的需要考虑设计,而她还从借班的效果角度更提前考虑了一步。

于是带领我们进入了思考:脸谱的分类操作环节是人手一份、还是小组一份、还是集体完成一份?尽管最后经过推敲,我们确定的还是小组操作,但是我们的考虑已经从单纯设计递进到了借班问题:人手一份材料有限,且结果各异,完全不可取;集体一份则会导致分类错误直接展现在集体面前,教师就不得不去一一纠正,当错误率很高时,一一纠正会耽误大量时间;而小组操作材料数量在提供的条件范围内,而且有小组相互探讨纠错环节在前,操作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偶尔出现一两个小错误,集体纠正也会很快,果然,现场实践清楚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借班开课时,操作不仅要考虑到活动设计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借班现场掌控的需要,不仅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同时要能为课堂有序服务。要是操作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会多得无法现场流畅回应,再充分也要改掉。另外课前如果有充分熟悉借班孩子的时间,那么对于课上将第一次出现而且形式比较复杂的操作,可以在熟悉时让孩子们尝试着稍稍玩一玩,也不需要玩得太透,太透就没有新鲜感了,熟悉的主要是操作形式,内容和课上的内容尽量毫无关系,免得孩子在课上又说:“这个我们玩过了。”

吴佳瑛老师在介绍《奇妙的声音》活动的幼儿操作环节时,也点到了自己独特的处理,她没有普遍观察关注,而是专门盯着那个瓶子没发出声音的孩子记忆,而对于个人操作比较慢慢、木木的孩子,没有无限制地等待他探索完,而是马上提供他帮助帮助他收尾。也就是说:比赛、送教等借班上课时,经常会碰到没有配班的情况,这个时候的操作,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那些弱势的孩子,要及时提供他们帮助降低难度,以确保课堂节奏不会因为这几个孩子的困难而拖慢,其次要关注那些操作上有亮点的孩子,以便在接下来的环节时,教师可以主动出击找出这样的孩子来让他们介绍,既突出操作亮点,又让活动自然有序推进。

二、摸透基础,灵活层次

借班前,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熟悉班级,那么我们就要把孩子们已拥有的、和我们要上的课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操作能力经验等统统了解一下,为我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有效的操作方式服务。而倘若借班上课前没有给我们课前了解的机会,那么我们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基础的几种可能性:刚学过,很熟悉;学过,但是时间久了有点忘了;没有几种学过,但是生活中有些接触过;没学过,也没有任何接触等等,然后在活动设计时,既设计基础环节,又设计难度挑战环节,一套设计两种走向,在开课时根据孩子的现场基础反应进行及时调整环节侧重与用时。

比如我们这次的设计《京剧脸谱》,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化妆引入脸谱;二、基础特点梳理;三、布局结构学习;生活应用拓展。肖燕萍老师看了马上提醒我们:“上海幼儿园的大班孩子十月十一月可能刚刚进行过《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学习,很有可能已经学习过京剧脸谱了,这个问题到时候你们怎么解决呢?”就是她这样一个问题性点拨,让我们整个组学员不禁为自己的选材和环节设计喝彩起来,一方面倘若在第二个环节开始,,发现借班的孩子们没学过或者虽然学过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把第二环节放大,缩小甚至忽略第三环节,穿插欣赏一段京剧表演后直接跳到第四环节,倘若孩子们学过而且基本特点很清楚,一下子就能梳理提炼得头头是道,那么我们就可以第二环节匆匆过,把重难点放到第三环节。于是,我们的教案赢在了设计上。同时,肖老师还及时地给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敲了一个警钟:“有些老师借班上课,结果一开始孩子就把概念都清楚完整得概括出来了。

但是她已经设计好了怎么办呢?那就为教而教,还是一步步来探究,结果把孩子们绕得云里雾里,开始搞脑子。我们的教学一定不要把幼儿原本清楚的东西搞糊涂,宁可发现当他们都知道时,直接让孩子们来介绍,然后从孩子们的介绍中想想有没有什么可以跟进的,比如把个体经验推广为集体经验,比如哪些内容上可以找个深入点等等。”

培训心得体会(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三、抓好“带头人”,点亮课堂

肖燕萍老师说:“借班上课要出彩,要最快时间去发现班上的学科带头人,关键性提问、关键操作的时候,就可以依仗这些孩子来帮助你实现。”吴佳瑛老师说:“借班上课时一定要抓好那些学科带头人,因为聪明的孩子往往也比较调皮,比较好表现,自尊心又很强,搞好了他是你的亮彩,搞不好他也会是你的败笔。比如他一直举手,但不能总是请他吧,他就会生你的气,然后马上会引发‘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的现象,开始唱反调起来。”应彩云老师说:“今天的活动下来说明这班孩子平时互动很少,都比较被动,排队的时候迟迟跳不出‘小老师’来,后来很难得出来一个开始指挥,但小朋友们都不会按着他的思路走,所以今天的活动孩子们操作的几个环节效果都不是太理想,不在状态……”

听着听着我才明白,她们所谓的“学科带头人”不是指老师,而是指幼儿,是指所借班级当中特别聪明的孩子,挑头王之类。而且她们的叮咛和反思也足以说明这些“学科带头人”在教师借班上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是出彩的课,越是离不开他们的精彩表现。所以,借班时教师要能最快速度发现所借班的“学科带头人”,倘若没有,那么设计时需要领头合作的游戏或操作就要小心安排了,倘若有,要尽快明确是谁,尽快跟他们建立起友谊和默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恰到好处地亮出他或者他们的同时,也照亮了我们的课。

四、以情吸引,以退为进

自己班的老师和孩子,通过长期的磨合,相互之间往往已经存在一定的默契,或者说孩子们已经非常适合这个老师的风格了,有时候说一两个字,孩子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有时候提问没想好,把话说得很拗口,孩子们也能听明白老师要问的究竟是什么,偶尔老师上课没精神,孩子们也能集中精神配合听完。但是借班上课就不同了,尤其是课前只允许你打个照面的情况下,孩子和老师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默契可言,这个时候,就要像应彩云老师所说:“一方面教师一定要以超乎平时的激情去吸引幼儿,给幼儿一个新鲜感。另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言词,尤其是提问和要求,一定要清楚、简练和准确,尽量不要绕,不要跳。千万不能指望或者以为他们能像自己班上的孩子一样对你一听就懂。”

同样,不是自己班的孩子,老师有时候也会听不懂孩子的回答或者异议,可能是因为他的表述,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容,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轻率地给孩子一个答复敷衍过去,更不能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索性没有回应直接忽略,别忘了有观众在看着你,这样的细节处更能看出一个老师教育的智慧。这个时候就要像肖燕萍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妨以退为进,多追问几个问题,让孩子多说些,在孩子的一步一步表达中等到答案。”

比如借班教学《番茄营养好》,有一孩子突然提出异议:“番茄不能吃的!”老师不能直接断言:“营养这么好的蔬菜当然能吃啦!坐下!”而是试探性追问:“为什么不能吃呢?”孩子想了想回答:“因为是转基因食品,有激素的,不能吃!”老师再质疑追问:“那是所有的番茄都是转基因食品,都不能吃吗?”孩子回答:“不是,是小番茄,小番茄是转基因食品,不能吃。”这个时候教师已经足以发现孩子的知识性亮点,接应提炼:“看来还是原生态的大番茄营养最好了!”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而且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尊重与耐心。再比如借班不能熟悉,教师对孩子们的已有水平没把握时,可以先抛出问题:“你们学过京剧脸谱吗?那关于京剧脸谱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一来给孩子们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二来可以从孩子们的讲述中及时捕捉教学的在深入点。

培训心得体会(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五、坚持原则,贯穿理念

比赛、展示、送教等开课活动往往有观众,有时候是碍于本班老师的面子,有时候是怕被专家、领导们扣上不够尊重儿童、没有坚持正面等大帽子。所以执教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不改批评,不敢抓常规,会特别顾及自己的教态,言行是不是够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态度是不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于这一点,吴佳瑛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借班上课千万不要随便批评孩子,免得受批的孩子自尊心受挫,弄不好反过来马上‘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但这并不等于就不能批评了。

借班上公开课,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该抓常规的时候还是要抓常规,这样才能确保你的课在出现状况的时候能够尽快顺回来。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用应彩云老师的话说:强硬的规则要温柔地发出。”这种温柔其实也是一个老师教育理念、教育机制的充分体现,比如同样是想让孩子们轻轻回到座位坐好,可以用“我请坐得好的小朋友来玩一玩”替代“你快点先回去坐好”,用“你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替代“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你不要说话”,用“真的是黄豆吗?都倒出来给我看看”(一个个倒进老师的小箩筐)替代“不要摇了,不要再发出声音了”等等。

并且在给孩子的接应中,处处体现教师的智慧,体现做人、待人接物等思想的渗透,比如在数学课上比较个子高矮之后,随机谈谈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以照顾到矮个子小朋友的自尊心。关于借班上课,奥妙还有很多,比如类似只有两种答案的问题尽量少问。因为一方面,这样的问题没啥营养,另一方面,倘若你在问“想不想”“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时,孩子们来了几个反调“不想!”,那么前面的问题就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自己出难题了,不如教师直接就说“接下来我们就来……”引到下一个环节即可等。留待在以后的且思且行中慢慢继续发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