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敏于思实于行
——“宁波市幼儿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小记
喜欢感性的事物,会激人奋发;喜欢理性的思辨,会促我成长。
带着一份激昂与豪放走进由宁波市教育学院组织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海华师大之行,崇拜、敬仰,此起彼伏。那是一个代表教育研究前沿的团队,细细的品味每一位学者的高论,不惊为之振奋,为之感动。一直处于幼儿教育的空间,所谓的神圣,所谓的纯净,在导师的点拨与指引下,看到的是另一番天地与气候。“透过幼教看幼教”,绝非一句戏言,更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原先站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做教育,处于沾沾自喜也好,处于满足现状也罢,总以“幼儿教育的领头”自居,恕不知是“井底之蛙”。
此行中,在与众多的名师面对面中,她们对教育的执着、教学的严谨、科研的创新,让我深深感动。喜欢教学,我更喜欢科研,因为喜欢文字下表述的心境、喜欢将动态的教学用俊美的文字书写,成为科研的内容。
科研兴教,科研兴园,是我们教育机制的新体现,盲目的追求时代的尖端科研是远离实际的,对于幼儿园的科研开拓与指引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的脊柱。幼儿园面对的是3——6周岁的孩子,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能成为课题研究的项目,琐碎、凌乱中寻找整齐与统筹,需要我们做科研工作的人员有一份敏锐的洞察与分析能力。走在这条铺满荆棘而又有鲜花掌声共存的道路上,有时会一阵眩晕。6天,通过讲师们的层层挖掘与剖析,我心里一阵狂喜,就如来学习之前领导的一句:“或许没有直接的帮助,但会有间接的感悟、领会或提升就是达到此次学习的目的。”坚决、踏实、稳定的走科研之路,是我回来路上的最响亮的回声,充满着我的全部,因为我找到了走稳这条路的真谛。
我是普通的一线教师,肩负的幼儿园科研工作是我的重心,心里很清楚科研的成效来源于日常的教学,在这次的培训中让我更深切感悟到“有效教学是推动教育科研的关键”。就犹如北师大名嘴钱志亮所说“科研,其实更是活动的载体,而不是静态的观摩或者所谓研究”。更多的时候,我们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冲击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立项课题,却往往在立项之后,排开一切,追求结果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园所或者一个学校的存在。
很多时间,我们在复杂、还是在简练、其实并没有很清楚的理顺。犹如我们现阶段的美术课题研究,立项时所撰写的“深情并茂”,在操作过程中却发现我们将课题研究太“美化”,现实的研究需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社会资源以及教师的教育才能紧密联系,实践的调整需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适当的复杂问题了。在对待任何一种现象下,我们需要“平和之心,固有所用”。我在此刻撰写的心是喜悦和甜蜜的,没有烦躁的气息、没有流离的眼神,静下心,或许更能体验写作、或者被常人认为“苦差事”的科研工作带来的快乐与熏陶。求的一份心灵的安逸,更能使自己超越困境,走出灿烂。
科研、更追求的是实践后的积累与获得。
不同的讲师,迥异的风采,整理思绪的同时,在重复消化着他们的经典。肖燕萍、叶婷、李建君、崔岚,等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演绎着一段段深入人心的故事。
短短的6天,是为之最收获的日子,领略的不仅是人文,更是不同幼儿园、不同年段的不同创设之路。感谢领导宁波市教育学院给予的学习机会,感谢讲师们的精神食粮,感谢自己的所悟、所得、所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