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写作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心得体会出新的前提和关键。古人强调文以载道或文以明道,这个“道”,就是要针对的对象。不管是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生命之道、生活之道,写出的文章要么“明道”,要么“贯道”(文者贯道之器也—李汉《昌黎先生集序》),要么“载道”,所以心得体会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没有目的地乱写。
比如贾谊写《过秦论》,杜牧写《阿房宫赋》,三苏父子和李桢写同题的《六国论》,为什么同一历史事实的题材,这么多人写来写去,但他们的文章仍然富有新意,都成了经典名篇?针对性是首选答案。可以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瞬间再遭覆灭的历史事实,是人们说不完的话题。原因是什么,就在于常写常新,都有自己鲜明的针对性。这既是立论的问题,也是如何分析使用材料的问题,说到底是写作的目的性、针对性问题,不单单是技巧问题。贾谊作为西汉初期的政治家,心中所想的是如何让西汉新政权避免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杜牧读到的是对晚唐统治者在江河日下的形势中大兴土木的深深忧虑;苏洵看到的是六国在秦国强大的攻势面前因采取短视政策而导致灭亡的教训,警告北宋统治集团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同是一段兴亡事,千古骚人说到今。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同一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都是有所指才有新意的。因此,我们写心得体会要见事见物,不能无的放矢、无病呻吟,放空枪、打乱炮
需要注意的是,心得体会的针对性不是就事论事,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或者一个方面,而是进一步的挖掘提炼,思考其在更大范围上的意义,小角度但要大视角,在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