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语》读后感范文评析
《之江新语》读后感
最近重温习近平同志2003年至2007年主政浙江期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撰写的232篇短文集,感觉无论是为官从政守德,还是做人做事作文,都十分受用受益。《之江新语》中的文章篇幅长的五六百字,短的不足两百字。或晓事明理,揭示规律;或褒扬赞颂,弘扬正气或针砭时弊,肃清歪风,都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与时效性。立论主题鲜明,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文字朴实,为全党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学风和文风树立了榜样和典范。
一、意境清新
《之江新语》直抒胸臆,语言清新、精炼、隽永,是一大亮点。习近平同志以全新的视觉,阐述了一个个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新的办法。谈读书,《多读书,修政德》一文要求“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谈学理论,提出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谈领导干部如何把握大与小的关系时指出:“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提出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谈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关系:“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妤型社会,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这些新思想,犹如清风扑面,醍醐灌顶,给人以深刻启迪与教育。
由此想到,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履新后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新观点、新论述、新思路,都能在《之江新语》中找到它的雏形和影子。比如,《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不能走老路》等文,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的不少内容高度契合;《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办法就在群众中》《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等文,勾画出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棱角;《既要GDP,又要绿色GDP》《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革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等文,与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脉相承;《要用人格的力量管好自己》《要“干事”,更要“干净”》《做人与做官》《追求“慎独”的高境界》等,为今天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立了行为坐标。
应该说,习近平同志短论的清新风格,首先在于勤奋读书,在接地气中“学与思”,才能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那样好的文风;其次在于深入实际,像《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那样,有了真知灼见才能获得新知识、新见解,作文出新意;其三在于有胆识,敢讲新话、真话、实话。诚然,提倡领导作文、讲话要出新,并非主张追求文字上的故弄玄虚、搞语言时髦,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自己的话把事理说清讲透,去掉官话、大话、套话,不戴帽,不穿靴,直奔主题,这样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二、胸襟博大
《之江新语》主要是写给领导干部看的,许多短文是谈领导思维、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的佳品,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习近平同志眼光高远,视野广阔,知识渊博。比如,在领导层面,谈涉及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要树立新的稳定观》等;谈如何处理妤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谐协调发展问题,人和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文化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有《既要看GDP,又要看绿色GDP》《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是灵魂》等;谈党政班子“一把手”与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问题,党的集体领导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领导工作中大事与小事的关系问题,有《共演一台“二人转”》《打好“团结牌”》《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要学会十指弹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等。另外,文集内容十分广泛,谈人生,论理想,讲学习,说管理,道民生,述廉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社会、自然的方方面面,如《树立五种崇高境界》《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人无压力轻飘飘》《成才必须先学做人》《要用人格管好自己》《困境之中见精神》《生活情趣非小事》《“书呆子”现象要不得》等,释放的是时下难得的正能量。
特别给人教育最深的,是习近平同志海纳百川、包容博大的胸怀。如《要甘于做铺垫之事》中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与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正妤相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中提出的“豁达”“合作”境界与官场争权夺利、搬弄是非形成鲜明对比;《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将党的民主集中制生动、形象和具体化,反映出作者高超的领导艺术与境界要求,十分难能可贵。
三、独具特色
善于引经据典,强化说透事理,是习近平同志作文的语言特色。如强调为政者需要学与思,引用《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引用《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提倡坚守做人操守和从政道德,引用《大学》中“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运用娴熟相得益彰。习近平同志还善于引用群众中最生动、最鲜活、最具有说服力的名言名句,深入浅出,以小论大,明晰简洁,坦诚睿智。文中既有古语“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又有今人“巴豆虽小却坏肠胃,酒杯不深可淹死人”,来揭示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生动而形象。《打好“团结牌”》,用大家十分熟悉的握指成拳来比喻团结,“打铁还需自身硬”、“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名言,具有鲜活的民众特色。
这种特色不仅体现在形式方面,更隐含在内容之中,凸显出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实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农业社会比重大。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转型中,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其他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为此,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文集中有60多篇文章论述“三农”问题。如《重中之重是“三农”》《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等。还有关于农村基层建设的组合文章:《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κ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等,清晰地反映出习近平同志深厚的民本主义思想。事实上,民本主义观念是中国历代治囯理政的核心价值。由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好坏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故有“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之说。我们党依据这个理念,从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到“建设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目标,其本质都是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超越西方模式的特色理念和成功路径,实践证明其弥足珍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扬。
四、贵在求实
《之江新语》中直接论述求实的文章有18篇,如《求真务实要出实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等。从开篇的《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效”》,到结尾的《既重务实,又善务虚》,反复强调一个“实”字。文中将“实”界定为“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要求领导干部要站在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威,要善于听实话,善于引导群众讲实话,全力杜绝长期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社会现象。要敢于坚持原则和立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带头营造全民说实话说真话的良好环境。领导干部要出实效,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工作。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习近平同志在《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中更是力透纸背地讲求实。他把“浮躁”归结为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志大才疏,急功近利。严肃指出:“领导干部如果产生浮躁之气,从浅层次看是一种情绪、一种心理状态,从深层次看,则是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他对此开出“药方”“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个人进步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脚踏实地、踏实工作,讲真话、报实情,不夸夸其谈、不脱离实际,扎扎实实干出实绩,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在《不兴伪事兴务实》一文中强调指出:“为政之道,贵在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只要我们树立习近平同志“抓落实如敲钉子”那样一种求实精神与作风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步伐
(作者:罗祥希《青岛日报》2020年1月2日)
【范文评析】
作者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之江新语》一书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渊博的学识、博大的胸襟、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求真求实的精神。本文材料充实,用研究和学习的态度读书,文风严谨,给人启迪和教益,对于党员干部如何读书、如何做人做事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