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1篇(全文296字)
金秋十月,种粮大户陈金良迎来了新的“收获季”。金黄的稻子即将大面积收割,稻田中养殖的螃蟹在电商平台上也卖得火热。
“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面前的丰收景象,陈金良笑得合不拢嘴。
陈金良是天津市宝坻区的农民。20年间,他承包的土地从100多亩扩大到了2000多亩。
支持陈金良不断扩大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的,是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的日益普及、耕地的严格保护以及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
“早些年,一到插秧和收割的时候就发愁。”陈金良说,那些年,雇些人插秧也忙得喘不过气来,收割100多亩水稻要十多个人忙活好多天。
而现在,境况已经大不一样了。陈金良的2000多亩水稻,几台收割机一周之内就可以收割完。
“我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了。”陈金良说。腾出手来的陈金良,开始在稻田里养殖螃蟹,实现了“一块地赚两份钱”的愿望。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2篇(全文540字)
从中稻开镰那天起,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每天都要到田边看看。
作为著名的种粮大户,凌继河和他的绿能公司在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流转了1万多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
看着田边停放一排的运粮车,凌继河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今年我们更换了中稻种子,我得看看产量。”
说话间,几台大型收割机开进了农田中,轰鸣的机器快速将金黄的稻穗卷进车内,一颗颗金黄的稻谷喷撒而出。
凌继河说,今年他的流转田里,早稻亩产最高达664.57公斤,刷新了江西省13年来早稻单产纪录。
谈起水稻高产的秘诀,凌继河认为是践行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结果。
从2009年回乡承包土地种田到如今土地总经营面积27万亩,凌继河走过了13年的时间。“我坚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凌继河说,日积月累中,他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粮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绿能公司下设27个生产大队负责管理土地,每个生产大队由数位职业农民组成,按月发放工资,到年底再根据当年产量领取奖金。
“现在种田不能再和过去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得讲科学、讲专业。如何对大面积土地进行科学管理是我们一直思考的方向。”凌继河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绿能公司内部成立了社会化服务队,专门负责农机服务,460套各式农机基本可以保证全程机械化作业。
“作为产粮大镇,我们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鼎湖镇党委书记万涛说。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3篇(全文651字)
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出了一个美食大国!人们都说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味尽可囊括。可谁又知道,在这耀眼的光环之后,中国现在又在制造是“舌尖上的浪费”。
暂且不说富人,现在就连普通老百姓在餐饮方面浪费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
先说吃:许多人们去小餐馆吃饭,常常“死要面子,钱受罪”,把吃不完的饭菜丢弄在盘子内,而不打包带回家。还有亲朋好友的`结婚酒席和农村的白事,大量的饭菜因顾客吃不完而倒掉,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
再说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交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将不穿的衣物抛入垃圾筐中,不是因为衣服的破旧不堪而丢弃,而是满足他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标准”而丢弃。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式浪费”。
据统计,我国一年倒掉的食物约为两亿多吨,这个数字也正是英法德三个国家的人一年的食物。与此同时,全球每6秒就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杀手啊!这个“杀手”正悄悄地向往我们逼近。因此,网上吹来了“光盘”一族的热潮。
20_年,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一场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这场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些网友还用手机拍摄自己吃净的盘子和剩菜晒在自己的微博中并以此为荣。而国外也有着这样类似的饭店,顾客去吃饭,必须吃完,不然会在原来成本上多加钱,反而给吃净盘子的顾客进行打折优惠,这大大减少了浪费的行为。
资产过亿的富翁们也践行着勤俭节约,如比尔盖茨、史主柱等名人,他们不因为拥有大量的财富而去浪费。我们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并不只是嘴里喊的口号,而是要靠自身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饭,吃完不剩;外出就餐点的菜,吃完不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现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4篇(全文796字)
有人问:“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是谁?”答案多得很。有人说是公务员,因为他们勤恳工作,有人说是医生,因为他们救死扶伤。但我说是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充分说明了粮食是农民用汗水,辛苦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启示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季。稻子成熟了,也是农村大丰收的季节,各家各户都忙着收割。我们家在农村,所以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爸妈外出打工,家里收割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爷爷奶奶的肩上,我们虽然地不多,只有两三亩地,可爷爷奶奶还是每天忙着收割。每天晚上回到家你,年事己高的他们有加上过度劳累,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饭,每天都是将就着吃,还好我寄宿在校,三餐都有吃的,饿不着我。
可是到了星期五的下午放晚学,按照规定我回到家后里,爷爷奶奶却还在田里劳作,还没有回来做饭,虽然饥肠辘辘,但只得等爷爷奶奶回来,一会儿爷爷奶奶回来了,只见他们汗流浃背,头发散乱,身上被泥土弄得早已狼狈不堪,再也没有力气,没有精力去做饭,只得吃冷饭,冷菜,吃冷饭,冷菜也好,可天偏不随不愿的,竟然连菜也没有,只能干吃冷饭,这让平时养尊处优“大小姐”的我如何吃的下去,这不只吃一半,我就吃不下去了,可再看旁边的爷爷虽然也没有菜,可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像在吃山珍海味。正准备放下又想起平日里爷爷总嘱咐我:“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可我转念一想:“现在正是丰收季节,粮食源源不断,应该不用再节约吧!”想到这儿,我放下碗,正准备下去看电视时,爷爷又唠叨起来:“怎么了,不吃了这可是一碗饭哪!要学会节约。”我不服气低声说道:“现在可是丰收季节,不缺粮食。干嘛要节约?”爷爷语重心长的说:“你可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吗?虽然现在是丰收季节,但粮食来之不易这不我和你奶奶年龄这么大,还不是在辛苦劳作收获粮食吗?你可知道当你们在炎热的夏天里睡着午觉,坐在甜甜的梦时,而农民们却顶着炎炎的夏日在炙烤着的大地上埋头苦干。”真是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地拿起碗,吃了碗里的饭。虽然没有菜,但我觉得非常香甜。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爷爷的那番话,它时刻提醒着我:“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5篇(全文949字)
答好“耕地保护”题 端稳百姓“铁饭碗”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正所谓“仓廪实,天下安”,老百姓只有把粮食紧紧攥在自己的手里,生活才更有奔头,底气才更加充足。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中国人的“铁饭碗”,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事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事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如期实现。
端好“铁饭碗”,就要答好充分认识我国现有耕地资源现状的“客观题”。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一多三少”的现实困境,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面积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但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少,人均占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时交织地理、气候等条件复杂多样,造成我国高质量耕地少,优高等仅占三成左右,可开发和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更是严重不足。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打破自然因素制约,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百姓的“铁饭碗”端好端实,是我们在耕地保护工作上终身研究的课题。
端好“铁饭碗”,就要答好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监管制度的“必答题”。今年1月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从国家法律层面对耕地保护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等法律条款。只有强化法律法规约束引导,从制度层面压实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构建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才能牢牢把住耕地保护的大门。同时还要严格监管政策落实,接受有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切实转变作风、担当作为,整治工作过程中的不主动、不作为行为。常态化督查巡察,对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挂牌督办。对突破土地红线的行为严格查处、严肃追责,绝不留有寻租空间。
端好“铁饭碗”,就要答好牢固树立节约集约使用耕地意识的“高分题”。在现有耕地规模条件下,高效集约利用耕地资源是必经之路,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导致耕地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耕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新时代下,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走节约集约之路。而节约集约的根本要义在于“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就是严格审批建设用地,科学划定建设用地片区,最大限度避免占用现有耕地;“盘活存量”则是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通过分类别、多渠道清理盘活,重新焕发生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双管齐下、汇聚合力,全力对冲耕地资源紧张带来的发展困境,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节约型农业,牢牢端稳14亿人口的“铁饭碗”。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6篇(全文1024字)
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虽然连年丰收,谷物基本能够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必须居安思危,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吃饭问题攸关生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新时代强调粮食安全,一方面是强调粮食安全不动摇;另一方面,是在新形势下不能忘记饭碗,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粮食安全保障也要中国式。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多地少,自给自养,建立中国式的粮食安全保障系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在姜文来看来,新时代粮食生产要走绿色化道路,农业绿色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生产粮食的“芯片”种子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确保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与创新、建立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农业服务体系、确保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等。
夯实根基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姜文来认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二是制订可持续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体系;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稳定的投入资金保障;四是建立与政绩考核和升迁挂钩的考核机制。
“世界粮食安全日,中国也要提升粮食的安全意识,尤其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粮食安全显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端牢中国饭碗,在任何时候意义都很重大,尤其是在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新冠疫情反复、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解决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虽然在提高,但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对于如何端牢中国饭碗,李国祥建议,一要增加供给,提高生产能力,通过足够的资源保障和强大的科技支撑,让粮食生产能力变成实际的产量和有效的供给。二要发扬节粮精神,减少损耗。不浪费粮食,实际上也是促进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作为老百姓,我们不一定在供给上有什么贡献,但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牢固树立爱粮节粮意识,从我做起,实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姜文来也表示,爱粮节粮是端牢饭碗的重要一环,节约一粒粮等于多生产一粒粮,也等于节约粮食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端牢饭碗的重要捷径之一。人人都要做节粮的模范,人人都要为端牢饭碗作出自己贡献。一个人的贡献虽微不足道,但众多的力量能汇聚成强大的洪流,这对粮食安全保障能起到重大的辅助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7篇(全文1054字)
党员干部 莫让“空盘”成空谈
10月9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因其在消除饥饿方面的努力,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以及作为推动力防止饥饿被用作战争与冲突的武器的努力,而被授予20诺贝尔和平奖。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合办,是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旨在消除饥饿并促进粮食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同时,中国的“光盘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舌尖上的浪费”开始转变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知不易、存敬畏、见行动。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一粒粮食从发芽、分蘖、抽穗到结实的过程中,都浸透着耕种者辛勤的汗水,浸润着大自然带来的阳光雨露,承载着农民一年的期望。粮食有生命,有灵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对粮食都心存敬畏,容不得半点亵渎。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敬畏自然、敬畏粮食,在粮食上感受大地的沉稳厚重、水流的清亮明净、清风的平淡和煦,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光盘行动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只是写在墙上的宣传画,需要我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当好“排头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群众,时刻践行着勤俭节约,坚决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说“NO”,让节约粮食的理念入心入脑、见言见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去虚浮、止奢侈、行勤俭。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豪”,过度包装、极度装饰的“美”等现象也随之而来,隐秘流行。不良现象导致的不仅是粮食的浪费,还是贪污 腐败的“暗”和骄纵淫奢的“恶”的蔓延。只有防微杜渐,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坚持移风易俗、文明过节,才能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党员干部在落实“光盘行动”、拒绝“剩宴”上,不止于“舌尖”,还要将“光盘”的思想精髓贯穿到思想上、行动上、生活上,将“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的警训牢记于心,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守初心、持恒心、出实效。“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光盘行动”绝对不是刮一阵风,抓一阵子,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要端稳中国饭碗,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勤俭节约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绵绵用力,持之以恒。要从根源入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初心,强化勤俭节俭意识,引导健康消费,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在“光盘行动”进行到底的过程中,将勤俭节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在全社会中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8篇(全文1121字)
牢牢端稳14亿中国人的饭碗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需,政之所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向全民派发民生福利,进一步彰显出人民至上的政府服务理念。其中,作为一名吉林人,我比较关注“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民生福利,其关乎吉林农业大省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关乎14亿中国人民的饭碗。
民以食为天。清朝末年,东北地区曾是皇家封禁地区,由于当时山东、河北等地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绝收的现象。加之满清政府沉重的苛捐杂税,使本就清贫的家庭更雪上加霜。而后,大批的山东人、河北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历尽千辛万苦才逃难到东北,面对当时荒无人烟的东北地区,逃难到此的百姓先后修建房屋、发展农业、开荒种田、饲养牲畜、繁衍生息,才有今朝繁华盛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移之一的“闯关东”。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已经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抓好农业生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当深刻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根据降水量、霜降期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等综合因素考虑,分类种植农产品。坚决防止“跟风种植”,如有地区玉米价格低,农户就改种水稻,根本未考虑到土壤和光照等因素,最终初次种植,导致低产亏本。还有农户的田间管理技术处于传统阶段,要更新思想观念,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观看过某些地区实行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的案例,既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功效,又可以靠养殖鸭子、螃蟹来增收。
实行最严格奖优罚劣措施。对于产粮大县、产量大乡(镇)、产量大村、产量大户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一方面,引导其继续提高生产力水平,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和边缘户,带动他们生产致富。对违法违规侵占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如修建别墅、小产权房、大棚房等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推倒铲平,对于涉事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者移送司法机关。
稳定农贸副食市场物价。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同样的农产品物价会不同。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各地农副产品市场的菜价和肉价涨幅很大,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严格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从蔬菜大省进行调拨蔬菜,从中央储备库调拨粮食和生猪,稳定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特别是,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全国民众发出了坚定的声音,“中国绝对不会出现粮食危机”。我所在的吉林敦化市,对比疫情发生前后,蒜价格由原来的6元/斤恢复至2.5元/斤,猪排骨价格也稳定在20元/斤左右。所以,看到朋友圈有人囤积粮食、蔬菜、水果等日常所需,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每一个中国人,作为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应当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研发和更新农业科学技术,带领更多的农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第9篇(全文1903字)
“粮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昨天是世界粮食日,今年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当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中国人的饭碗也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中国是如何“端牢饭碗”、打造“大国粮仓”的?
民以食为天,我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近年来,面对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我国政府部门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码”。在此前“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基础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地保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着力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推动发展农业科技。在一系列重农惠农的举措之下,中国粮食生产克服了疫情、灾害性天气等重重挑战,实现连年丰收。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9.31亿亩,完成71.3%,进度同比快2.6个百分点。目前江苏、安徽两省已率先启动2022年秋粮最低收购价收购。中储粮联合有关单位已准备2200多个收储库点、5700多万吨仓容。
据悉,我国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2022年将有10亿亩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每亩产能提高10%至20%。
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全力打造“大国粮仓”。据介绍,近年来,中国粮食储备规模和品种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在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新形势下如何端牢中国饭碗心得体会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我国东北到西南,从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一派繁忙景象。
在丰收的田野上,每一份收获的喜悦背后,都离不开在粮食领域长期耕耘的功勋模范。
英雄模范,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功勋荣誉,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玉米专家、“最美奋斗者”李登海……在粮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向8位英雄模范颁授“共和国勋章”。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位。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几十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队伍接连攻破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
袁隆平生前常说起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如今,我国稻谷生产量世界第一,2021年达2.128亿吨,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杂交水稻已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在我国南方,袁隆平改良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我国北方,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李振声将一生交付于小麦研究,通过培育小麦良种,一度让小麦的产量超越水稻。
1956年,面对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致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的危机,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良种,提高小麦对抗疾病的免疫力。经过20多年实验、失败、再实验的过程,他率领团队成功育成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增产60亿公斤。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亩,增产75亿公斤。
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在,李振声依旧与小麦为伴,带领团队继续研究黄淮海盐碱地小麦生产课题。
与李振声一样,“最美奋斗者”李登海也依然坚守在玉米育种科研一线。
多年深耕玉米育种行业,李登海培育出叶子向上长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更加耐密植,利于高产。他带领的种业科研团队不断刷新玉米单位产量:1989年,“掖单13号”夏播玉米亩产1096.29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并首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随后,又创造出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100公斤和亩产达1239.14公斤的高产纪录;2013年,“登海618”在新疆种植,亩产达到1511.74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春玉米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目前,李登海团队育成的120多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在全国累计推广13亿亩。
除了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还有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卫,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万权,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金黎平……在粮食生产领域,在农业科技研究一线,一大批功勋模范矢志不渝、无私奉献,助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