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时间:2024-08-16 17:26:08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1篇(全文576字)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会,看了以后,我非常感动。

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教师张玉滚。教师张玉滚是山里走出的孩子,读完师范大学后本来要去外面闯荡,可是他儿时小学的校长却亲自找上门来,想让他去小学当老师。当时张玉滚儿时的小学环境差,工资低,没有人原意来,可是经过校长的3次亲自登门拜访,他还是决定留在村子里,当一名老师。

张玉滚回到了儿时的小学,却发现这里的面貌和儿时并没有什么两样,还是一样的破,但工资很低,40块钱一个月。由于环境差,工资低,没有老师愿意来,老师少,张玉滚只好当起五门课程的老师,这个班的所有课程都是他教的。

每到新学期,张玉滚都要挑起扁担,到1600开外的县城去买教材。山路崎岖,张玉滚只好步行,他每次往返都非常累,可是他没有放弃,每学期如此。后来,张玉滚用自己的钱为小学建了一个食堂,可是并没有厨师,于是他想到了在毯子工厂工作的妻子,让她来做义务厨师,没有一分薪水。没有了妻子的工资,张玉滚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可是他没有放弃,没有抱怨。

有一次,有两个新来的新同学没有教材,他让妻子骑着三轮车去买教材。由于他还要教书,只能把9个月大的女儿让妻子带着。可是都到了晚上了,妻子还是没有回来。实际上这时候妻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三轮车翻了,9个月大的女儿头磕在石头上,心脏停止了跳动……尽管如此,可是张玉滚依然在教书。

看了张玉滚的事迹后,我感觉自己虽然环境很好,但还是不满足于现状,还整天抱怨,不好好学习,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张玉滚的品质。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2篇(全文583字)

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20__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间烙上它最深的痕迹。在心头跃动的,是灵魂的音乐,是生命的音符。

刘伟,一个失去了双臂但却充满了梦想的人。上天不让他自由飞翔,他就给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于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坚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然而,与命运的抗争并没有到此为止。疾病缚束了他游泳的梦想,却缚束不住他拼搏的心。他开始练习用脚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我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死,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用他的奋斗演绎精彩,用梦想点亮人生。平凡中,他用伟大的精神铸就不朽,用伟大的感动温暖人心。用灵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刘伟,是坚强中的感动。

然而如今,这份坚强,这份感动却在某些人的血脉中渐渐淡化。有人为情所困,只求一死来获得解脱,有人为生计所扰,为几万元钱就轻易放弃生命;有人为病所缠,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命运的无情而愤然离世……经历不起风雨,永远也开不出美丽的花,一番磨难后,才会绽放最绚烂的彩虹。

刘伟这个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坚强铸就不朽的年轻人,正是这些软弱的,徘徊在生死间的可怜虫们的榜样。

愿人人都坚守纯真,人人都保有坚强,不管身处何处,坚强总能带来希望,坚强总能传递力量。是感动,消融了心墙,是真情,凝筑了精钢,愿感动长在,愿真情永驻。愿每一个有梦的人,都能从这份感动里汲取一份力量与希望。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3篇(全文638字)

每次寒假结束都会在学校里观看《感动中国》,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个个的感动的品质,让我感动。也让我们热泪盈眶!

十位品质鲜明的人物,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为祖国,为人民,扶助贫困人。每一次的影片中的重点,遇到危险也让我们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位是王继才,他来到了荒凉的孤岛,没有电没有水,他还孤岛上插了一片国旗,国歌再次响起,他和的妻子严肃的神情刚劲有力的身躯,他们看着祖国的国旗冉冉升起,他说:“这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就要有人来守护!”在这个荒岛,就像贫困上区,甚至比贫困山区更要贫困,只有他们可以慢慢的改造让这里变得好起来。那时候连一棵树都种植不了,经过他们的坚持不懈,3年后终于种植了一个棵树,一个个绽放了鲜艳的花朵,整个岛都是一片绿色。而因为天气情况王继才和妻子满身都是疹子,妻子让他回城看病,而换来了一句:“没事”,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突然因病去世,享年58岁。他的妻子决定留下来,来完成丈夫的心愿!一共守护了32年,从这段视频中他最遗憾的就是错过了大女儿的婚礼和母亲的大寿,还有父亲的逝世!

我看到了影片,王继才突然因病去世的时候,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是啊!也是有这样无畏的人在这里坚守,他明明可以在大城市中吃山珍海味,也不会错过大女儿的婚礼,母亲的大寿和父亲的逝世!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家园!

看完以后我就想起了,我们六年级上册学的《彩色的翅膀》也写了战士们保护海岛,热爱海岛等精神,我想就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强大,才能使一次次的实验成功!

是啊!就是这样的坚持不懈,才能收获最后的成功。田老师也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懒惰的人能成功,能拥有现在的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4篇(全文718字)

在这个寂静的下午,太阳如同往常一样意味不明地照耀这片危机四伏的大地,时间仿佛静止住了。土地上伏着一位军人,几乎要混入这片苍绿,他小心地用工具一点点探测着被掩埋的危险品,敲落上面的泥土,仿佛是敲击连接生死的细弦。空气凝固了,阳光凝固了,猛然间,爆发出一阵巨响,震碎了静止的时间。还没听见山石炸裂的响声与战友惊骇的呼声,世界便陷入昏黑……

这场排雷工作中,杜富国失去了双眼与双手,用自己的血肉,保卫了国土,保护了战友,在此之前,他留给战友的只有一句:“你退后,你出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英雄本色。

他尚是青年,本来还可以用漫漫人生拥抱世界的缤纷,但他更是一个英雄,也正因胸中的满腔热血与英雄气概,他挺身而出,在危险前留给队友一个坚定可靠的背影,触发了不测也下意识倒向战友一边,挡下冲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杜富国的心窗在人生大好年华深锁,定留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与遗憾,但是,于一个军人而言,这定是他无悔的选择。勇士总在考虑他人后,才想到自己,所以他作出了牺牲。有这么一个镜头使我记忆犹新:杜富国在病床上感受到别人为他颁发的奖章的重量时,沉痛坚定地举起空荡的袖筒,报之以军礼。虽然他无法用手触及,但收获这份荣誉,他心中必洋溢着自豪之情。他用自己的牺牲,铸成了对战士至高无上的赞美,凝成了两个光荣的大字——英雄!

不单是杜富国,他的战友与千万在排雷前线为祖国奉献青春与鲜血的战士,都值得我们致以敬意,当我看见杜富国的战友拉手并肩走过扫完雷的雷场时,不由得热泪盈眶,当他们将这片土地转交给乡亲时,他们脸上也尽是笑颜与泪水,这片苍绿的大地啊,如今已是欣欣向荣,瓜果飘香,你可知,这尽是勇士们用血泪换来的?

纵然他的眼睛不再明亮,纵然他的双手无法触碰,但他的无私无畏,必如灯塔一样,照亮每个人的心房!“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杜富国紧闭的心窗后,定有感动人心的万丈光芒,诠释着他一身铮铮铁骨与英雄本色!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5篇(全文803字)

不是所有的泪水都源自悲伤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为恐惧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泪水都来自感动!因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为他们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迹,那一份感动重重的落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泪水控制不住的溢了出来。

谁说人间没有真爱,谁说社会缺乏信任,谁说物质高于一切,谁说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沦丧?

?20_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完美的诠释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真谛!他们身上的美德让我感动和敬佩,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感悟。结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其中黄旭华和姚厚芝这两位的事迹,更加让我触动。

首先说一说黄旭华老人:“自古忠孝难两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毕业后的黄旭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忠——忠于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工作。舍弃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30年。错过了为父母尽孝,错过了为父亲送终,顶着被家人误解、被族人唾骂的压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潜艇的研发,为了壮大祖国的军事力量,默默的、无悔的付出,终于成就了如今的中国核潜艇,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更是让人敬佩的中华好儿女!

想想自己,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在年近不惑之年,远离年迈的父母,远离熟悉的朋友和环境,拖家带口奔赴一千多公里的盐城驻守。曾经,我内心也有诸多的不舍;曾经,我也认为这算是一种不平凡;曾经,我也觉得我可以因此而骄傲。但看看黄旭华的事迹,我的内心除了惭愧,就是惭愧,自己现在做的,还太不够好了,根本就不值一提。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礼,对灵魂的洗礼,对思想的洗礼,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为工作和事业付出和奋斗的决心。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数字化,而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数字化的刚强!

心情激动,平复一下,再来说一说姚厚芝同志:“慈母手中线,三年锈大爱”,一想到电视中那因病痛折磨紧锁着的眉头,想到为儿女筹措学费锈巨幅十字绣而颤抖的双手。姚厚芝,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亲,您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以及那一份对儿女的责任。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您就是那浩瀚的大海,宽广无疆。看完您的事迹,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听着她的嘱托,想起她送别我时的泪眼婆娑,我的心再一次潮湿了。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6篇(全文965字)

2007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县委员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7篇(全文1021字)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8篇(全文1381字)

2月18日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获奖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学习,尤其是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这种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和启发了我。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他们在环境艰苦的孤岛日复一日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民兵之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是表现出一位守岛卫士的凌然正气,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巡逻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用行动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他是一名普通的民兵,却在平凡的岗位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要以他们为榜样,要有默默付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远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公司就好比一艘船,宋经理相当于船长,我们就是船员,只要我们每个人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群策群力创新工作方法,共同努力我们这艘大船就能驶向胜利的彼岸。所以公司是我们的平台,公司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每个员工要真正关心公司,脚踏实地、不畏艰苦、默默地付出,认真地工作,不要像有些人整天把“工作多、工作忙”挂在嘴边,忙可能是你的工作方法不对,也可能是你的专业知识不够,遇事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能光强调客观。假若王继才光想自己,估计在岛上待不了32个春秋,假若王继才心里没有国家,也不可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清贫度日,假若王继才……一句话,因为他知道没有了国哪还有家。其实当你死心塌地热爱你所做的工作时,工作就不再是一份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了乐趣。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要以他们为榜样,遇事要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把领导、同事交办的事情,在第一时间并且还要高标准严要求的把它做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做到“处大事不糊涂、处小事不疏忽、处慢事不拖拉、处急事不忙乱”。如果要想赢得别人的敬重,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敢担当的精神,时时刻刻为单位着想,才会获得全面的信任,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工作舞台。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我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去对自己的工作,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好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实实在在履行好“三好原则”和“首问责任制”,敢于承担责任为业务开绿灯,发扬王继才这种始终把责任当成一种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这种感恩奉献的精神,作为职业人,就应该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没有企业就没有你现在的一切,没有企业给你提供这舞台,你就无法实现你的价值,所以要感恩我们的企业,是企业成就了你,感恩企业给了我们展现的机会,实现了自身价值;感恩我们的同事在同一个舞台同耕耘共奋斗;感恩我们的客户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给我们带来商机和利润;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享受家庭的幸福和快乐……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这样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愿意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大家不断的对企业文化进行讨论,让它成为我们做人做事标准,不断的学习、积累、沉淀,不断成长。因为比我优秀的人依然还在努力,所以我更要抓紧时间奔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扛起责任就扛起了一份坚定和执着,扛起了自己的职业信念。

总之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一如既往的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以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积极向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马上办、办的好、敢担当”的工作作风,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明信伟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9篇(全文1480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动中国观后感第10篇(全文1490字)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27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连续几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都会有为我国国防、军事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今年也一样。那位前辈就是于敏,他用最好的年华专注做了一件事,尽管他的名字并非如雷贯耳,但他的事业却世人瞩目!他参与了研究氢弹,在当时,他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经验的核武器研究权威人士,还被其他国家的人嘲讽,而且他还有即将研究成功的原子弹,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犹豫选择了毫无经验之谈的氢弹,他就是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威胁和核垄断。他靠天分和勤奋为我国的氢弹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身体原因,89岁高龄的于敏没到领奖台。他的儿子于辛代为领奖。当主持人白岩松问:当知道要把感动中国这个奖杯给爸爸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于辛回答:他觉得他已经老了,他更希望年轻人去得到这个奖项,去激励人。目前,89岁高龄的于敏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以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咨询和建议。我想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他最好的写照吧。

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也有一位人物,他就是师昌绪。他研究出来的空心涡轮叶片,被业内称为航空发电机第一关键阶,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这个技术的国家。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辞是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但20__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让我们为这位老人深深的鞠上一躬吧,感谢他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母爱是天底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此爱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儿子杨乃彬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从此,陶艳波成了儿子的耳朵,成了儿子最好的同桌,这一同桌就是12年,她陪儿子从小学读到了中学,如今杨乃彬已成为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母亲啊。在颁奖典礼上她笑说道,我陪儿子读书都比当年我自己读书时都认真。因此感动中国给她的颁奖辞是: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在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在这个院子里有一个持续了39年的故事。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__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__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虽然这都是些小事,但是39年始终如一日的坚持下来就不再是一件小事!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陇海大院里的邻居,给了父母不在人世、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这是感动中国给予的颁奖辞。

除此之外还有在今年埃博拉病毒的救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队,十三年如一日守护父亲的朱晓辉,像一名战士一样治疗麻风病的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还有为我国新疆地区人命安定生活而坚持的木拉提?西日甫江,更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这些人物都用自己的行动甚至是一生诠释了仁智礼义信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正能量,让我们行动起来向这些人物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