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话中探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时间:2024-11-13 22:35:06

从谈话中探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东晋末年,刘裕军权在握,征战经年,攒足了取晋室而代之的资本。然而当时他领兵在外,无法周密地掌控朝廷,想回都城建康,又苦于没有皇命。于是,心事重重的刘裕设下了一个饭局,邀请手下臣子们前来宴饮。席间,刘裕说,桓玄篡位后,东晋的气数己尽,“我首倡大义,复兴皇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随荷九锡”。如今我年岁已高,位极人臣,可人世间最应引以为戒的就是盛满而衰。所以,我想尽早奉还爵位归老京师。

这番话虽是言不由衷,可大伙儿却都想当然地以为老人家年迈操劳,是想休息了,于是纷纷溜须拍马,一味歌功颂德,一直到天黑散席。只有傅亮一人,在离开的路上思考着领导无缘无故请吃饭的原因。难道只是为了跟大家说明他要交出兵权回家养老吗?不对,一定另有玄机!前思后想终于明了其中的缘由,于是赶紧回去叩门请见。见到刘裕后,傅亮并不多话,只说:“臣暂宜还都。”刘裕闻言暗自叫好,这小子总算明白了。辞别刘裕后,傅亮立刻赶回都城。不久,刘裕便接到回京入辅的诏书。不用说,傅亮自然是悟出了刘裕想改朝换代的心思,定是在京城做了不少工作,从而帮助刘裕名正言顺地回到朝中。

从谈话中探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察言是很有学问的。人内心的思想,有时会不知不觉在口头上流露出来,因此,与别人交谈时,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从谈话中探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1.由话题知心理。人们常常将情绪从一个话题里不自觉地显现出来,话题的种类形形色色,若想明白对方的性格、气质、想法,就要揣测话题与说话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些有用的信息。

2.措辞习惯中流露的“秘密”。语言表明出身,语言的差异除了社会、阶层或地理等客观差异外,还有因个人心理差别而显现的心理性措辞差异。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措辞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现的自我形象无关,通过分析措辞,常常也可以大概判断出这个人的真实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潜意识里的措辞才更有说服力,更能显现出其人自身

3.说话方式能反映真实想法。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感情或意见,都在说话方式里表现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细揣摩,弦外之音终究会从言语的帘幕下逐渐浮起。

从谈话中探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