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突破口》观后感心得感悟第1篇(全文384字)
民心上的“突破口”
在这座小县城的城边炮火冲天,国民党丁叔恒在屋内踱来踱去,子弹炮火声让他感到万分不安。手下在一旁点头哈腰:“他们共产党搞人心,咱们也能搞!”丁大牙愤恨道:“老百姓不是口头上的宣传,共产党给的是看得见的实惠。
”气氛凝重,在得民心这一重要的突破口上,丁叔恒已深知自己输得彻底。
邓县是丁叔恒的势力范围,解放中国,必须拿下这个易守难攻、兵力强劲的地方。而此时的共产党与郭文庚里应外合、部署城防弱点,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不久前还信誓旦旦、计划周密的丁叔恒已坐立难安。
战壕以恐怖的速度逼近城门,敌人的炮火愈发慌乱。终于,城门轰然倒塌,火光一跃窜上墙熊熊蔓延,舔砥着腐败焦黑的土地。城内终于也亮了。敌人鸟兽走散,丢盔弃甲地逃跑了。
被共产党所救的老伯感激涕零,城里的百姓朝共产党们深深一礼。红日东升,照亮了“突破口”的纪念碑,画面定格在丰碑上,电影《突破口》至此终。
邓县,以至中国,以民上的“突破口”这一深刻内涵与党的宗旨紧密联系,激扬新篇章的文字,试看来日,中华更强!
电影《突破口》观后感心得感悟第2篇(全文546字)
近日,在单位的统一组织下,我们一起观看了解放邓县的红色影片《突破口》。影片以质朴的笔触和写实的影调,还原出解放邓县的峥嵘岁月,将真实的故事插上艺术的翅膀,让我们在光影回溯中产生强烈的纵深感与可信度,从而走进故事、走进人物、走进那段难忘的革命历史。影片《突破口》以解放邓县的战役进程为主线,在尊重历史实事的基础上,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方法,用现代电影类型化的影像叙事,讲述了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解放邓县的历史故事。电影呈现出故事情节紧张、人物形象生动、战争场面宏大的面貌与格局,尤其是还原了邓州老县城的景观,以及城外挖掘战壕作业、护城河水闸关键战斗和解放军英勇战斗、以少胜多的攻城奇观,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向困难亮剑,攻坚克难的精神意志。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经典台词:"民心,民心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是对主题立意“突破口”的艺术诠释,印证了解放邓县不仅是军事战役的突破口,更是民心向背的突破口,是人民群众自发支援和民心所向的历史选择。让我们领略到邓县战役的全局面貌,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故事主题,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学习“突破”精神,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贡献出磅礴的精神力量。
电影《突破口》观后感心得感悟第3篇(全文977字)
跟随着匆忙的时间的脚印,我按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电影频道即将播出的电影《突破口》,这一不平凡的电影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所播,主要讲述的是第十纵队为开辟桐柏根据地,挫败国民党对大别山的围攻而进行的努力奋斗。
蒋介石派出丁叔恒镇守邓县,共产党也奉命攻打此处。国民党在军队上有12个团共计三万人,可奉命攻打的共产党仅有两个团的人,国民党还在县城修建加固两道城墙,这还不算完,八百碉堡明藏暗伏,最重要的是城外的护城河,孰赢孰败的突破故事由此展开……
丁淑桓为了打仗的胜利,下令让自己的部下去拆除民宅,他们把百姓从屋中撵出来,捣毁民宅,放火烧宅。一位穿着粗布制的蓝色外套的老人,紧紧抱着为首的军官的腿,苦苦哀求道:“我儿子是你们军队的人,你们不是说对军属要优待吗?”那双浑浊的眼睛,已有一层透明而薄的泪膜,似乎在诉说一时的不知所措和无奈。次日,他们将“通共者”刑打,并用绳子悬挂于树以示众。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有些愤怒,对比来看共产党这边,他们更显得治愈人心,他们在死亡的人群中来回忙碌的寻找着,将百姓背回医务处,其中一处细节为:那位老人醒来时随手抓起旁边的拐杖,慌乱的向屋外跑去,大喊道:“别过来!”为首的司令员连忙让部下向后退,等到老人心绪平静时,向老人解释道,中国共产党军队是为民做主的军队。老人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和害怕,久久压抑的心终于绷不住了,将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一诉说给司令听。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共产党方的郭文庚申请便装入城,寻找城防图。司令看他决心坚定应允了,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司令员在地图上认真的寻找着战争的突破口,将士们领命在邓县外围连续堑壕作业。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挖地工作,国民党稀奇古怪的在晚上放照明灯,目的是以恐吓共产党,让他们内心感到害怕,以达到让他们撤退的目的,记得当时有一位战士不以为然的说:“看呐,国民党怕咱们干活看不见,给咱们送个灯来了。”话罢,传来了战士们的一片大笑。这或许就是我在书中听到老师讲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吧。水滴可石穿,沙积可成山,经过共产党的坚持不懈,文庚同志成功完成任务将城防图交于司令,突破口也已逐步打通。国民党不停催发支援电报,可援军迟迟不来。破敌之势,势如破竹。号角响,扛起枪,一往无前向前冲。倒下了,接替上,无所畏惧朝敌行。终于,在牺牲的同时,胜利也在悄然向他们走来。攻城之后,完成接应任务的郭文庚、李司令相对而立,在灿烂日光的照耀下,他们互敬军礼,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影剧已经结束,可红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独一无二的红是革命的红、是战士的血、是我们万千同胞的心。
电影《突破口》观后感心得感悟第4篇(全文1148字)
走进《突破口》感受邓州城
父辈的印象里,丁大牙、卢大牙,王乾一都是土匪头子,都是无恶不作的坏蛋……
幼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民谣:“走七城,打八县,没有邓县恁捣蛋。”
奶奶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丁大牙,卢大牙,后头跟个孟继华。孟继华打游击,后面跟个王乾一。王乾一不当家儿,后头跟个陈瘪三儿。陈瘪三儿好喝酒,后头跟个张子久……
可是战争又给邓州城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屹立不倒的呢。
2021年10月3日20时15分,我和全家人一起在中央6套观看了邓州首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突破口》。影片中那熟悉的地名,那震撼人心的声音,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观影后,爷爷又给我详细讲解了《突破口》的事件: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了中原战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被迫紧急调集40万兵力,对我大别山根据地进行疯狂围攻,妄图将解放军迫退中原。
为了粉碎敌人进攻,强化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刘邓首长决定在豫鄂边界开辟桐柏根据地。当时,包括襄阳、南阳、枣阳、唐河在内的豫鄂边界20余县,地方反动武装强大,比国民党的正规军还难对付。因此消灭国民党的地方反动武装力量,就成为站稳脚跟、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解放邓县,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影片中真实的再现了解放军“解放邓县”的真实画面。可殊不知,由于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的顽固狡谲,解放军先后经过两次战斗,两次进驻邓县城内,这就是大多数邓州人都知道的“两次解放邓县”。
1948年1月11日,解放军参战部队进入阵地;13日晚,前线指挥部命令组织突击队爆破水闸;14日凌晨4时破闸成功,15日17时全面总攻开始。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我军占领外城,邓(县)新(野)联防指挥官丁叔恒和伪县长汪海涛弃城逃跑。16日凌晨,经过三个小时激战,我军占领内城。邓县第一次解放。
邓县第一次解放后,根据军区领导指示,我参战解放军主动撤离;丁叔恒在国民党正规军队的护送下,于1948年2月5日再次窜回邓县,开始了疯狂的反扑。我解放军决定再次解放邓县。5月2日,我解放军包围邓县;5月3日凌晨,总攻开始;5月9日晚,内城外城守军被我解放军全部歼灭。邓县第二次解放。
观看完这部影片,我对丁叔恒这位"高级知识分子”、“末路将军”、双忠中学的校长兼英语老师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也许他是国民党的牺牲品,对老蒋是愚忠,执迷不悟,顽固不化;可他到最后宁愿一死,也不投降……
这部影片让我看见战争的残酷无情,可那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却让我感动不已,解放邓县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这场胜利不影片真实的仅是军事战役的突破口,而且还是民心背向的突破口。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发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凡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的精神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如今,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骄傲!
电影《突破口》观后感心得感悟第5篇(全文1480字)
9月28日戍时,我和家人一起在家观看了邓州首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突破口》。影片中那熟悉的地名,那震撼人心的声音,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影片中再现了1948年解放邓县的壮烈场面:1947年12月24日,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带领部队,打下了桑庄寨,活捉了团长王仞千,打响了邓县战役的前奏曲。
1948年1月9日,解放军到达邓县外围,经过4天4夜的连续堑壕作业,攻击部队挖出了纵横交错的堑壕网,终于进抵到护城河边。当时,邓县守军头目是国民党少将丁叔恒,任邓、新两县联防自卫少将指挥官。他亦军亦政,兼任邓县双忠中学校长,并担英语课……丁叔恒有十二个民团,一万三千人,县城有内外城墙,有6丈宽、一丈多水深的护城河环绕周围,并布有地雷和碉堡,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城高水深有援军”是攻城的最大障碍。要想攻下邓县城,就必须寻找突破口,就必须破闸放掉护城河里的水。护城河水闸位于县城东北角,水下设有铁丝网,岸上布有碉堡,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此时,我解放军优秀战士郭文庚(曾是丁叔恒的学生,且抗战时救过丁叔恒),主动请缨乔扮商人混进城内,他先到双忠中学见了七年未曾谋面的未婚妻吴敏熙,(吴敏熙既是丁叔恒的学生,又是丁的干女儿),他通过各种渠道欲摸清敌人的城防部署,为攻城做好先期准备。丁叔恒闻听郭文庚回邓县,对其七年前离开邓县去往武汉从商也产生了怀疑,他表面成全了一对新人,给郭文庚和吴敏熙二人举办了婚礼,暗中却令下属王世祥监视郭文庚的举动。郭文庚生尽各种办法在寻找城防图,不料,躲在暗处监视的王世祥突将郭文庚抓捕。王世祥将郭文庚带到丁叔恒面前,指证郭文庚是共军,郭文庚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并极力规劝丁叔恒迷途知返,丁夫人也劝解丁叔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郭文庚又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由于意见不和,观点不同,信仰不同,导致郭文庚言语过激,最后谈话场面非常尴尬……
丁叔恒让郭文庚马上离开邓县。就在郭文庚欲离开时,丁叔恒突然令人搜查其行李,找到画有内外城民团兵力布防的图纸。郭文庚遂被关押。此时此刻,刚新婚的妻子吴敏熙找丁叔恒求情,丁叔恒气急败坏,大声说:我可以成全你们,也可以毁了你们。话音刚落,一边的副官开枪打在吴敏熙的胸部,吴忍住剧疼来到郭文庚被押的地方,她倒在郭文庚怀里命丧九泉……郭文庚怒火中烧,他设计将看押民团引进屋内,在地下党员的配合下成功地杀出了丁家大院……
郭文庚用笔在城防图上标注出了敌军的兵力部署位置,尤其指明外城大东门近旁城固薄弱、守军麻痹;我解放军指战员迅速制定作战计划,最终以大东门近旁为突破口。随后,18名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和郭文庚一道潜入几近结冰的水下,经过连续爆破,于1月14日炸开了水闸,护城河水随之滚滚流走。1月15日下午5时30分,总攻开始。至16日,我军以伤亡300人的代价歼敌6900余人,解放了邓县县城。近两天,影片中的喊杀声、爆炸声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尤其是吴敏熙被枪杀的镜头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又让我忽然想起,儿时我的三伯常给我讲的打邓县的故事,我三伯当时和桑庄的老百姓们自发组织担架队,冒着弹雨炮火支援攻城部队……儿时也常常听到一句民谣:“走七城,打八县,没有邓县恁捣蛋。”儿时,我耳熟能背的顺口溜:“丁大牙,卢大牙,后头跟个孟继华。孟继华打游击,后面跟个王乾一。王乾一不当家儿,后头跟个陈瘪三儿。陈瘪三儿好喝酒,后头跟个张子久……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丁大牙、卢大牙,王乾一都是土匪头子,都是无恶不作的坏蛋。通过观看电影《突破口》,对丁叔恒这位"高级知识分子”、“末路将军”、双忠中学的校长兼英语老师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他实际是国民党的牺牲品,他对老蒋是愚忠,是执迷不悟,顽固不化;他宁愿一死,也不投降……
这部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是战争的残酷无情,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最让我回味的是:解放邓县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它不仅是军事战役的突破口,而且还是民心背向的突破口。
是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是突破口!
谨以此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