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1篇(全文372字)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就是雷锋崇高的道德信仰。在实践中,他时时刻刻总是想到帮助别人,多为人民做好事。
1961年5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到沈阳出差。在去车站的路上,看见一个妇女携带着两个孩子在滂沱的大雨中向车站走去,雷锋急忙上前,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那位妇女身上,并帮助她们上了火车,到了沈阳又把她们送回家。
1961年夏日的一天,雷锋到佳木斯执行任务,在火车上扶老携幼,帮助列车员忙这忙那。列车到了滨江站,外面下雨:装卸工人忙着藏盖站台上的行李,火车一停,雷锋下车和工人们干了起来,一直干到开车铃响。
春节期间,人人都在休息,可是雷锋却想:这种日子,服务部门一定很忙,他就自动到火车站帮忙,给旅客倒开水,扫候车室,找座位。看见一位老太太背包袱上车吃力,就跑上前去,接过包袱,扶她上车。
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好事,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2篇(全文422字)
一次,雷锋从丹东报告回来,在沈阳换车时。无意间看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白发苍苍,满脸皱纹,拄着拐杖,背着大包袱吃力地走着。
“大娘,您这是上哪去?”雷锋上前关心地问道。“哦,我从关里来,去抚顺看我儿子。”大娘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雷锋一听,和自己同路。二话不说,接过大娘的包袱。扶着大娘上了车。车上的人肩挨着肩,脚碰着脚,十分拥挤。雷锋扶着大娘挤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给老大娘找了一个位子。而自己却背着沉重包袱,没有坐下。
大娘告诉雷锋,他儿子出来好几年了,是位煤矿工人。这是她头一次去看他儿子。说着手颤抖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抚顺市信箱。
“小伙子,你知道这地方吗?”大娘十分急切地问。“大娘,我一定带您去找您儿子!您放心!”雷锋肯定地说。大娘听了,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车到站了,雷锋搀扶着大娘下了车。他们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找到了大娘的儿子。临走前,大娘激动地握着雷锋的手,说:“谢谢你!小伙子,你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雷锋弓下腰,说:“大娘,我是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大娘听了,顿时热泪盈眶,紧握着雷锋的手不放。
看完了故事,我对雷锋满是敬佩。是的,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3篇(全文423字)
汪土汪,可是我们班最红的“雷锋”他长得一个胖高胖高的身材,两只眼如水晶一般光彩夺目,整个面部如同一个日本影星,可他做的好事,可比这些更加地引人注目。
他是坚持天天送汤桶,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难挡,他每天中午都会准出现在消毒室之前,手是提着一个圆圆的汤桶,他虽然是全身冒着“热珠子”,可是他嘴上却总是笑嘻嘻的。虽然他有时候会被雨淋成一个“落汤鸡”,可他心中那种助人为乐的火焰似乎无论无何都不会祉任何事物所掐灭,我敢保证,班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如此地有斗志,就像是雷锋的传人,
有一次上体育课,但曾昕却在跑完步后,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休息,他脸色苍白,嘴唇发青,如果你上节课没见他那生机勃勃的样子,那么你一定以为他是中毒了,就在这时,汪土汪去奔向校医室还有两个人则在旁边抚着,其余的人则去向老师报告,虽然眼看汪土汪远去的脚步,但我知道,他一定很累,但从速度上看,他丝毫也不敢放松,一下课,我们直接奔去校医室,经过打听才知道,曾蚯是没吃早餐才病的,但看一下汪土汪,虽然从脸上看他没事,但他的衣服像被雨淋似的非常湿。
他就是21世纪中国中的“活雷锋”!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4篇(全文468字)
说起雷锋这个名字,我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雷锋叔叔曾经写过一篇日记,他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过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晡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叮,你是否永远坚持你的岗位?你既然活着,你是否为未来贡献呢?
这一篇日记,指导了我,是啊!人在社会上,就要做一些有利益的事,就像雷锋叔叔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诚心诚意的为人民服务,450字作文《雷锋事迹伴我行作文450字》。在他的日记中,我明白了很多很多,他的一生都在奉献,在默默的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不留姓名,不要钱。我们难道不该学习雷锋叔叔这种精神吗?
记得有一次,一位孕妇要上公交车,那时候车很拥挤,已经没有位子了,雷锋叔叔看见了,立即起身让坐,轻轻把孕妇扶到了坐位,自己站着,到了站,孕妇问他什么名字,可雷锋叔叔没有告诉她,而是说,帮助别人的事,是没个人都应该做的,说着,就走了。看到这,我们也应该像雷锋叔叔学习呀!我们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让别人回报我们,这而是没个人都应该做的,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一种快乐!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如果社会上多一点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睦。因为社会爱多一点,自暴自弃就会越来越少。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5篇(全文499字)
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不勤俭节约吗?
节俭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6篇(全文960字)
三月里,和风送暖,春光明媚,我们在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大自然美好恩赐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个月所特有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要纪念一位战士,一位普普通通,却给我们带来极大影响的战士,一位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却从不图回报的战士,一位精神永驻我们心间,一直激励这我们奋勇前进的战士:他就是雷锋——一个名字响铛铛的人物。
当提起“雷锋”这两个字时,有的同学会叹息,现在“雷锋”已经少之又少了。家长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单独行走,因为他们觉得这世界上的坏人太多了。可这都错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雷锋不但没有离我们远去,而且越来越近了,活雷锋随处可见。
每当听见“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时,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雷锋”的故事。
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穿梭在欢声笑语之中,突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我们。几位低年级的小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捡着地上的废纸、杂物。当我走过去时,那几位小同学去却跑开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雷锋。是啊,我们校园里的“小雷锋”
越来越多了!高年级的同学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抬水;操场上有了杂物,许多同学主动去捡;小同学抬着本簿艰难地走着,高年级的同学边去帮忙……
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校门口的那条马路,车流量非常大。许多中午回家吃饭或放学回家的小同学也不管车,直接跑过去,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一天放学,我随着人流来到了马路旁,两位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可有些车还是不听,横冲直撞。突然,我面前的车停了下来,我随着人流过了马路,回头有望了望,那车等同学都过去才过去。我想,那司机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一天,我和奶奶坐公共汽车回家,车上人多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奶奶走了上来,望着满车的人,有些惊讶,但还是颤颤巍巍地往里挤。这时,一位穿着雪白羽绒服得漂亮阿姨站起了身,对着老奶奶说:“大娘,您坐着吧,我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经不住劝,坐了下来。可当我下车时,那位漂亮阿姨还没有下车。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不管是同学、司机还是普通的乘客,他们都有这种雷锋精神,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叔叔用它的行动告诉了我们。雷锋曾说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在有限的生命力,做一个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雷锋”吧!
学习雷锋感人事迹故事第7篇(全文3739字)
雷锋,这个名字早在60年代就响彻中华大地。他的崇高的思想和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烁着时代的光辉。他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1963年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学习!”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了一个学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
岁岁添仇湖南省望城县,雷锋的出生地。从长沙城跨过湘江,顺着长宁公路西行15公里,在那连绵的丘陵之间,有个小山村名叫简家塘,这就是雷锋的家乡。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当时起名叫雷振兴。因为那年是农历“庚辰”年,家人就叫他“庚伢子”。
3岁的孩子,若在现在,正是在幼儿园里撒欢的年龄,可雷锋3岁的时候,爷爷却被地主逼死了;5岁的时候,父亲遭日寇毒打,病死在床上;6岁时,哥哥在资本家工厂被轧断胳膊,被资本家撵回家,后来得了“肺痨”,又无钱医治而死去;不久,他的弟弟小金满病死在妈妈怀中;7岁时,他母亲不堪忍受地主欺辱,悬梁自尽,他成了一个孤儿;他小小的年纪为了糊口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在手上连砍三刀。
从血和泪中走过来的雷锋,9岁时就成了反霸清匪斗争中的儿童团员。年仅15岁,就成了新生政权的一名公务员。今天有些人弄张证明,就可以把自己的兵龄、工龄任意延长。那么,雷锋如果今天活在世上的话,名副其实地是一名老革命了。让我们沿着雷锋曾经走过的道路,去追寻他的足迹吧。
解放后,在安庆乡乡长彭德茂大叔的帮助下,雷锋进入小学读书。不久这个学校停办了。一天,雷锋到十多里外的一个山村放牛时,发现了一所学校。雷锋喜出望外,找到老师要求读书。开始老师不同意,在雷锋的恳切请求下,通过考试插班上了学。由于刚刚解放,人民生活极其困难,雷锋有时就在月光下看书写字。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彭大叔便把他推荐到乡里当了通信员。无疑是雷锋当年品学兼优的缘故,多少年后,当有人采访雷锋生前的老师和同学时,他们仍然能清楚背诵当年编的快板书:“小小雷振兴,学习他最勤,上学他最远,功课他最尖,1956年秋天,彭乡长到望城县委开会。县委书记张兴玉想找个公务员,问他有没有好后生,彭乡长介绍了雷锋的身世和他在乡里的表现后,张书记决定把他调到县里来。彭乡长真有些舍不得放雷锋走,但是,雷锋到上级机关去,可以更快地进步,彭乡长又为他高兴。彭乡长给雷锋买来了蚊帐、热水瓶和一套新衣服,亲自把他送到了县委办公室。
螺丝钉精神的由来
在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同时映入了张书记和雷锋的眼帘。小雷锋蹦蹦跳跳,一脚踢飞了螺丝钉。张书记却上前几步,弯腰捡起来,把螺丝钉上的灰擦干净,郑重地交给雷锋:“留着,会有用处的。”就这样一弯腰,一句话,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言行竟然影响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在后来雷锋写的日记中,螺丝钉被雷锋反复思索,终于形成了独特的“螺丝钉精神”。
1960年1月12日,雷锋写道:“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慢说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尽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它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扔到废铁料仓库里去的。”1962年4月7日,雷锋再次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军营里的亮相
1959年12月,19岁的雷锋走进了军营。接兵的干部从这位身体条件并不太合格,然而却有着一张不寻常的履历表上看到,他在农业战线上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3次被评为节约能手,曾在报纸上被表扬过……接兵干部想,如果不是他坚决要求入伍,鞍钢怎么舍得把他送走。
新兵雷锋到部队的第一天,就代表千余名新战士,在热烈的掌声中,毫不怯场地登上全团欢迎新战友大会的讲台。全场两千双眼睛的视线集中在他身上。他昂首挺胸站在话筒前,个子虽然不高,却显得朝气勃勃,格外神气。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从裤袋里掏出讲稿,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念道:“敬爱的首长和全体老同志,让我代表新战士……”他刚讲上两句,大风就把讲稿吹叠起来了,他极力想展开讲稿,可是风仿佛故意找他别扭,刚展平,没等张嘴又给吹乱了。当时在场的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想上前帮他一把,没想到雷锋干脆把讲稿一团揣进裤袋,冲着话筒来了个即席发言:“我们这些新战士,在60年代即将开始的日子里穿上军装,扛起枪杆,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当中有工人,有社员,也有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可我们只有一个心眼,学好本领,保卫祖国,当个像样的兵。刚才团首长讲话,希望我们争当五好战士,依我说,有在座的领导,有老同志的帮助,别说五好,有个十好八好也保证当上。”
全场轰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锋显得有点慌乱,抓着话筒又说了句:“笑什么呀?我讲的都是实话。”他转身向首长敬个礼,全场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这就是《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第一眼见到的雷锋。现在,陈广生已年逾花甲,但是,一个活龙活现的雷锋仍时时映现在他的脑海里。时间越久,他越怀念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和普通人一样在阳光下呈现出多种色彩的雷锋。
陈广生并不责怪写信向他发问“真有雷锋这个人吗?”的青年朋友。他满怀深情,讲述他看到的一个个雷锋。
问《祝福》
自打那次新兵大会后,雷锋和俱乐部主任陈广生逐渐熟悉起来,他发现陈广生那儿有那么多书,从此,便成了俱乐部的常客。有一次,雷锋在陈广生的床头看到了《鲁迅小说集》,便借了回去。过了一段时间,雷锋还书时,陈广生问他,你读了哪几篇?雷锋说《呐喊》和《彷徨》里的许多篇都读过了。陈广生实在佩服他的阅读能力,尤其令陈广生永不泯灭的记忆是,当他们谈起《祝福》中的祥林嫂时,雷锋突然有些伤感的情绪。他说:“我这次看《祝福》又掉泪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很像我的母亲。”雷锋说到这里,泪水流了出来。他抹了抹眼角,说:“我母亲受苦受了一辈子,死在旧社会,死得很惨。那年我只有六七岁。”说着,雷锋忽然把话题岔开了。他说:“我文化水平低,有点看不明白,作者不会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为鲁四老爷祝福吧,那怎么叫祝福呢?”尽管雷锋还不是很懂大文学家的用意,但他却那么喜欢鲁迅的作品。《祝福》显然在雷锋的心灵荡起了阵阵涟漪,陈广生觉得可不能小瞧了这个爱动脑筋的年轻士兵。
雷锋挨训
在所有记载雷锋的书籍里,大概很难看到正面描写雷锋挨训的文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雷锋的并不都是赞扬和荣誉。雷锋每次到陈广生那里借书,都是高高兴兴的。有一天却阴着脸走进屋来。原来,雷锋在路上碰见了副团长,副团长却并不知道这是雷锋。雷锋乐哈哈地跟副团长打招呼,副团长却一眼瞅见了他露在帽沿外的“刘海儿”,狠狠地训了他一顿。陈广生当时在心里埋怨这位副团长对新战士态度有些过于严厉,但在口头上仍然安慰雷锋说,副团长抓部队就是严格,让雷锋不要放在心上。不一会儿,雷锋就消气了,又像过去那样有说有笑,临走还对陈广生说,回去就把头发理了。以后,陈广生果然见雷锋的头发短了。但有一次,陈广生笑着说:“我是被你的口琴声吸引来的,不是来检查军容的。”雷锋放下帽子也笑了。这时陈广生才注意到,他的头发虽然很整齐,但是额前的短发仍然是刘海式,只不过比过去短了点。陈广生抚弄了一下雷锋额前的短发,开玩笑说,“还敢留着,不怕团首长再看见了?”他嘿嘿一笑:“再上街,我把帽子戴低点。”陈广生心里偷偷笑了,好一个倔强的机灵鬼。
陈广生追述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说:雷锋是有个性的人,而不是通体透明的神。我们在宣传先进典型时,不应该像给演员化妆那样,把本来属于他的有个性的东西,包括缺点,遮盖得严严实实。那样,典型就只能在舞台上出现了。
一张“解放”照在军营里仅仅度过了一年零八个月的雷锋,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曾经为雷锋拍摄过不少照片的季增,当时在团宣传股担任摄影报道员,现在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承德市分会主席了。他追忆了这样一个故事:记得1961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我挎着相机下连队采访,正赶上雷锋趴在地上保养车辆。这时我便走了过去,对他说:“雷锋,就在这儿给你照个相怎么样?”雷锋听了连连摇头:“不,你去给别人照吧,我的照片已经够多了。再说,照多了也是浪费。”我说:“你的照片是不少,可是在汽车上照的有吗?别忘了,你是驾驶员!”听了我的话,雷锋动心了,小脸蛋一乐:“照就照!”说着就从车底下钻了出来。
他在车前做好了照相的姿势,我也调好了焦距,就在我快要按下快门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不在这儿照了,到那边去吧。”原来,雷锋想在“解放”牌汽车上照一张相,而他驾驶的车是苏式老牌汽车“嘎斯51”。这样,我就随他来到一辆“解放”牌汽车前。他指着车上的“解放”牌字样,对我说:“能把这两个字照下来吗?”我不解地问:“照这干什么?”他思索了一下,语气深沉地说:“没有解放,哪有我雷锋?”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明白了什么意思。就这样,我给他摄下了这张大家比较熟悉的照片。”20多年过去了,季增仍然保存着这张珍贵的原始照片。当驻军某部新闻干事孙云贵去访问他时,季增从他保存的相册里取出那张原始照片给他看。
接过相册,孙云贵好奇地翻阅着。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相册,而是一本制作精美的雷锋照片专辑。雷锋当年的生活情景都集中在这本厚厚的册子里:有他艰苦朴素、缝补衣服的镜头,有他在车站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场景,还有他担任校外辅导员时为孩子们讲故事的场面……在那些褪了色的照片下面,都附有一张保存完好的底片,可见主人是多么的细心。季增说,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他拍摄以后第一次洗出来的。
“我把党来比母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的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在雷锋的日记中,曾工工整整地抄录下了这首歌词,以至于后来不少人把它当成了雷锋的诗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把党来比母亲”,的确唱出了雷锋的真挚感情。现在却有一些年青人,没有体验过雷锋的经历,因而很难理解雷锋的这一情感,而仅仅把它当成一种艺术上的夸张。让我们来看一看雷锋的指导员高士祥,对雷锋入党的一段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