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5篇)

时间:2023-06-19 18:59:03关键词:有关,历史,感悟,随笔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第1篇(907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争论不断,褒贬不一。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人们可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面对历史我们必须还以尊重和客观的态度。我认为秦始皇有对有错,有功有过,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时代功大于过。

在连绵不绝的920年春秋战国之乱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仅用短短的九年时间,横扫天下,因而,我国第一位前无古人的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赢政,也是他首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之先河。军事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2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光彩夺目,岿然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华炎黄子孙世代引为骄傲;依然是他——秦王赢政,政治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从而,结束“烽火连三月”的无休止争战,开辟了天下一统的旷世新局面;还是他——秦王赢政,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不也是空前绝后,蔚为壮观吗?他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哪一件不引以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不是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倍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历史人物中,秦始皇首当其冲。凡此种种,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可见一斑。

然而,辉煌一时的秦王朝大厦却只短短的20年便轰然瓦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是什么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秦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而,由于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为这位千古一帝的功过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笔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价。

“创业容易,守城难”。当冷静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过的同时,我们客观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不顾当时的国力和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也就筑就不了今天依然闪烁着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之中华民族精神辉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许会就此消逝不存,也许秦王朝还能再存在一个又一个20年。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功过自可评说,但必须尊重历史,尽可能还以历史人物一个基本真实面目。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5篇)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第2篇(925字)

举个例子,在我们所学的课本中,中国的近代史,其中有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这一观点并没有问题,但不全面,因为历史告诉我们软弱就要被挨打。人类的文明整体趋势是向好的地方发展,人类的发展并非完全是森林法则。英国历史上曾有光荣革命,改变了人类用血腥的革命手段来取代政权。英国在殖民统治其他国家方面也做出巨大的让步,这恰恰代表了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在与对中国关系方面,比如华工问题等,很多地方也向中国道歉过,但在鸦片战争这一点上,英国从来没有承认他们的错误,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所有国家的法律,对待鸦片就像今天对待烟草是一样的看法,鸦片当时是合法的贸易品,准确地讲英国人是在合法的与中国做生意。所以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评判过去的事就是不对的。把国家的落后,完全归纳成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这个观点恐怕就有找借口的嫌疑吧。

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事物,绝大多数,都是有因果关系的。这种因果并非佛教所讲的宗教方面的因果,而是理性的逻辑性。历史无非是过去发生的人事,凡诸种种,跟今天的事情一样,大抵都会找出其中的因果链条。写史的人,就是要找出这个链条,展示给人们。一个好的历史记述,一定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事实上,我们往往曲解历史,为何历史会这样曲解,曲到了完全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打个比方一个坏人,他总有好的一面,但我们只知道他做好事的那一面。反之一个善良的人,也有他做的不对的地方,而我们只了解他做错事的地方。理性的去思考,正常人都会把那个坏人当好人,而把那个好人当坏人。所以,我们要知道完整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判断的正确性。

从古自今,历史跟政治有着难解难分的纠葛。统治者总是希望借用历史的力量,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做注脚。拿清朝做比喻,统治者无疑是很成功的,但对中国老百姓来讲就是一种灾难。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一直有"文字狱"。在清朝,满人为了更好统治汉人,统治者用"文字狱"迫害了很多读书人,还把中国所有的书都改个遍,让后来的很多学者都分不清什么是真假,难道还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吗?

历史是强人的历史,写史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状态。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专门写史的官员,也有执政者不得干预的体制。但翻开历史书,理性的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其结果,想真正做到客观公正的记录是十分艰难的,很多史官因此而丢掉性命。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5篇)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第3篇(1029字)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着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点,尤其是他的野心: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但是,曹操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5篇)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第4篇(1638字)

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有关历史感悟的随笔第5篇(1649字)

困惑之一:内容大、课时短几乎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部分的原因可能因为自己水平有限造成的,部分原因可能于吃不透新教材思想造成的,但是总有个疑问就是新教材据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也便于教师进行指导,依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种类不少。但似乎有一个问题在今天犹如杂货铺、超市一样的教材采购市场,各种版本的教材表面看起来内容丰富,形式也很自由,可就是没有形成教材的版本体系,每一科教材与其它科的教材之间缺少联系、缺少支持,于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最简单的资产阶级、资本、地主阶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样最基本的历史名词学生到底能理解多少、但是类似这样的玩意太多了,我们的教材几乎是用政治化的语言写成,很抽象、很概括,很难理解。以前统一版本的教材还能有一个体系进行解决,在学科之间进行穿插处理、或是以不同的角度出现在不同科的教材中,最起码让学生能有多方面的理解。如果说早期版本的教材在这方面做的不好,而现在独立做战的各个军团根本就没有去做这样的工作。

困惑之二:历史教学问题意识不够。我想大家对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推出的《百家讲坛》之一《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先生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由问题来引发人们的好奇,然后易先生再来“品”,通过问题来加强与观众间的互动。如第十六集《得寸进尺》中,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每次都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究竟要做什么?是什么事情他一直在牵挂着呢?一连几个为什么立即牵住了听众的心弦想弄清楚曹操的意图。这是易中天先生常用的方法,每一集的开头都这样引入,即先叙述相关的史事,创设一个矛盾的情景,再从史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缺乏教师跟学生间的互动,或者设置的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有些教师把问题设置成了填空题的形式,把本来丰富多彩、给人以智慧的历史搞成了干巴巴的“木乃伊”。在有些学校,历史课成了“鸡肋”,学校的领导不将历史课当回事,什么人都可以教,兼职的、年老的、体弱多病的,使教历史成了“福利”,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问题意识正在悄然流失。

历史教学缺少了个性解读。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我们也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时,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从一国两制和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人民的利益方面来讲解,这两个问题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教师根本不用讲解。处理这个问题时,教师不妨给学生阐述一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首先从国际社会角度来看,国际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像美国、日本等一些一贯敌视我们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这些国家的支持为我们维护国家统一扫除了外部障碍;二是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方面来看,谁想分裂国家、破坏统一,谁就会被人民所唾弃,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必将遗臭万年;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认同感,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祖同根;四是应跟现实联系起来,台湾同大陆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经济的振兴对大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老师如果能从以上方面来讲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拓展,相信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困惑之四:缺少必要的史料教学,历史教学要“论从史出”,但历史教材本身好像并没有多少东西,可这些教材上所设置的许多问题好可怕,课后他们也开了很多的书单和网站名称,似乎这样可以满足一般学生的需要,也便于有兴趣的学生深入的研究。但这一些教材的编撰者可能忘记了在我国还有更多的学生身处穷困落后的地区,既没有图书馆的支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网络的支持。即使有的学校有图书馆,但由于没有编制,缺少人员去运作,教师备课都不能支持,还谈得上什么借阅。学生的学习只能靠这样一本概括性极强的课本,但好多的东西却很难在这些课本上找到,翻来复去,都只有那么一点的内容,所以对于这门课也就稀哩糊涂了。不知从何时起历史成了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我想教材的编制是不是有一点问题。如果教材上能够让学生自学的内容或多或少的印制在上面,对于那些设置的问题也有部分的资料进行补充,然后再加上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想来这样的话效果要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