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为何要守身如“玉”?

时间:2024-11-26 19:59:03

《孟子·离娄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服侍谁最重要?服侍父母最重要。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身节操最重要)。”这是孟子说的话。那么怎样“守护自身”呢?要像“守护玉”那样守护自身,也就是把自身守护得像玉一样。为何如此呢?请看《礼记·聘义》中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mín)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ɡuì),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qū)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子贡向孔子问道:‘为什么有德行的人都看重玉而轻视似玉非玉的珉石?是由于玉少而珉石多的缘故吗?’孔子说:‘并不是由于珉石多而鄙视它,玉石少所以宝贵它。而是因为以前有德行的人,将玉与美德相比。君子认为玉有许多美质:说玉温和柔润而又莹泽,像德行中的仁;细致精密而又坚实,像德行中的智;方正有棱角而于物无伤,像德行中的义;垂而下坠,谦抑善下,像君子谦卑守礼;敲击而发出清脆悠扬而且情韵悠长的声音,当终止时绝无余音,像音乐之美音;玉的疵点掩盖不了固有的光泽,玉的光泽也掩盖不了它的瑕疵,如德行中的忠;玉色似竹之青色,光彩外发,而通达四旁,如德行中的信;玉的光彩,如天上太阳的白光一样,有如天无所不覆之美;玉蕴藏于地下,它的精英神气蕴蓄于山川之间而形之于外,因此又有地无所不载之美。朝聘时,聘礼都是以玉制的圭璋为信物,而不以币帛为重,是由于玉有似人之德的出众之美。天下都以玉为贵,如天下都尊重真理一样。《诗经·秦风·小戎》说:‘真想念那可爱的人,他温柔可亲,就像玉一般。’因为玉有许多美质,所以有德行的人都十分爱惜它。)”由此可知,君子之所以“守身如玉”,是因为玉有如上的许多美质。此外上述引文中还涉及两个成语:一个是“廉而不刿”,一个是“瑕不掩瑜”。“廉而不刿”的“廉”是廉隅、棱角,常用来比喻品行方正;“刿”是刺伤;全语的意思是棱角锐利,但不伤物,比喻人能坚持原则,但又不失之于简单粗暴。如《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瑕不掩瑜”的“瑕”是玉上的斑点,“瑜”是玉的光彩;全语的意思是: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如明张岱《又与毅儒八弟》:“有钟(惺)、谭(元春)之不好处,仍有钟、谭之好处。彼盖瑕不掩瑜,更不可尽弃为瓦砾。”

 君子为何要守身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