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说“大恩大德”不准确,应为比喻拯救生命的大恩大德。又作“起死人而肉白骨”。语出《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yī,是)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越国的诸稽郢被派往吴国求和。他对吴王说:“我们国君派我来,不敢公开以玉帛表达敬意,只敢私下对贵国的办事人员说:‘过去越国遭殃,得罪了大王。大王亲自起兵,打算灭掉勾践,却又宽宥了他。’”接着就是引文的话:大王对于我们越国,有如同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重新长肉一样的恩德呀。勾践不敢忘记上天降下的灾祸,又怎敢忘记大王的恩赐呢!“生死肉骨”保留了原来的“使动用法”:“使死变生,使骨长肉”。如《聊斋志异·花姑子》:“卿何能起死人而肉白骨也?毋乃仙乎?(你莫不是神仙吧?)”也作“生死人而肉白骨”。用例为《聊斋志异·钟生》:“是小生以死命哀舅,舅慈悲而穷于术(舅舅慈悲想帮助但是无能为力),知卿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也……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
提炼后的成语作“生死肉骨”。用例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我进见申叔,这个人就是能使死人复活,能使白骨长肉的人啊)。”再如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则此一举,不惟上体古帝王民胞物与之盛心,抑且协士君子生死肉骨之美意。”“民胞物与”也是成语,出自北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民是同胞,物是同类)。”“民胞物与”即从文中提炼而出,指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