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假成真”与“弄巧成拙”

时间:2024-11-26 19:26:01

两语都是指由于不光明磊落,耍小聪明而“成”的“真”或“拙”。但从两语的意义上说,却有很大差别。前语指本来是假意做作,结果却弄得变成了真的。后语指本想施用巧计,结果却做了蠢事。

“弄假成真”的用例为《三国志通俗演义·锦囊计赵云救主》:“却说孙权差人来柴桑郡报周瑜,瑜拆书视之。书曰:‘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招了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时还复如何?’”这说的是:刘备丧妻,孙吴为了向刘备要回荆州,即假意给刘备传话,说把孙权之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诓刘备过江,打算过江后,如刘备不还荆州,即把刘备扣为人质,要挟刘备。这就是孙吴打的如意算盘。结果刘备过江来了,先去拜望了孙吴的乔国老。乔国老向孙权之母吴国太为刘备美言,吴国太到甘露寺亲自相亲,最后做主真的把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因此孙权对周瑜说“不想弄假成真”。此事是中国历史上很典型的“弄假成真”事件。此外“弄假成真”也指把假的当做真的。郭沫若《神话的世界》:“譬如戏剧,我们虽明知是假,但我们在观赏时总不免弄假成真,而替戏中人落泪。”

“弄巧成拙”的用例为北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由此可知,所謂“弄巧”即指的是“为蛇画足、头上安头、屋下盖屋”一类,“成拙”则指“蛇本无足”却硬是给“添足”从而“大出其丑”一类。“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如郭沫若《论曹植》:“他又和杨修勾结,阴伺他父亲的意旨……被他父亲怀疑而泄漏了,终致弄巧反拙。”此中的“弄巧反拙”指的是:曹植在幼年时就是一位神童,“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十九岁即写出《铜雀台赋》;年未及冠而能下笔成章。所以《世说新语》说“世目为绣虎(世上的人称赞他为锦绣之虎)”,《文心雕龙》称之为“援牍如口诵(拿着木简和毛笔写作,便有如心里早已背熟,信手写来,完全不必停笔思索)”。由于曹植有这样的才干,自然就得到了他父亲曹操的欢心,甚至很想立他为世子。但后来竟然失了宠,没当上接班人,原因是什么呢?按郭沫若先生的意见,就是“曹植与杨修有勾结起来谋取‘太子位’的行动,被曹操发现了”。所以郭先生说他们“弄巧反拙”。由此可知,此中的“弄巧”的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做事不“光明磊落”。

 “弄假成真”与“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