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语无关。前语出自《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这段话说的是:有一次,齐桓公问管仲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管仲说:“把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这四类人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从事讲学的,要住在幽静的地方;从事手工制造的,要住在离官府不远的地方;从事商业的,要住在设集市的地方;从事农业的,要住在乡间。不要让他们杂处在一起。杂处在一起,就会不安守本分。如果住在一个地方的全是同一职业的人,那么老人、孩子,言谈话语就全不离本行。”接着说的就是引文的话了:“这样他们从小就学习本行,心也就安定,乐于本业,不会因见到其他行业而产生改变职业的念头”。“见异思迁”即由文中的“不见异物而迁焉”演化而来,表示因见到其他事物而改变自己的喜好或职业。由此可知,管子的这个建议乃是让人安定从而使国家安定的一种谋略。“见异思迁”的用例为康有为《大同书》:“又凡人之情,见异思迁,历久生厌,惟新是图,惟美是好。”又如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义山便和宫嫔发生恋爱,见异思迁,爱情不能专一,故为女道士所薄。”
“一成不变”语出《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刑律就是模型,模型已定型,一经制定就不可改变),故君子尽心焉。”“一成不变”即由文中提炼而出,用来指墨守陈规或固定不变。如胡绳《二千年间》:“长期的封建时代中并不是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其中也有步步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