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语本宋苏轼《郭忠恕画赞》:“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呼之欲出”即由文中提炼而出。说的是北宋画家郭忠恕,字恕先,极善书画。苏轼曾在张梦得处看到张收藏的一幅郭忠恕的山水画,极为欣赏,就给此画作了“赞”。上面的引文即是苏轼对郭忠恕的事迹先做了一番叙述之后,对画作写的赞语。这段赞语既描绘了画的内容,又表现了郭忠恕作画的“俊伟奇特之气”(《中国绘画全史》)。因此这段赞语中既有“山水画”的形象,又有“作画人”的形象隐映于画中,这样就使赞者最后得出了“恕先在焉,呼之或出”的结论。由此可知:“呼之欲出”是说“画中有人,一招呼他就会出来”;形容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逼真,简直像活的一样。如明张岱《木犹龙铭》:“海立山奔,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欲出。”刘复《我之文学改良观》:“然亦有同是一句,用文言竭力作之,终觉其呆板无趣,一改白话,即有神情流露,‘呼之欲出’之妙。”又有“呼之竟出”与之近义。用例为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宣和二年,帝复幸陇西氏,见悬所赐画于醉杏楼,观玩久之。忽回顾见师师,戏语曰:‘画之人乃呼之竟(居然)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