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两语有意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过眼云烟”出自北宋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譬如从眼前飘过的轻烟,百鸟的鸣叫声,怎么能不欣然感受它,然后离开它们就把它们忘记呢?)”“过眼云烟”即从文中提炼而出,本指很容易消失的事物,后来多用它比喻身外之物。如《二刻拍案惊奇·田舍翁时时经理》:“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享不完的福禄了。谁知过眼云烟,容易消歇。”此中的“过眼云烟”即指“金银”与“福禄”这些“身外之物”。这是“过眼云烟”与“身外之物”同义之处。再如明王彦泓《寄赠孝先子巨钟陵秋试》:“画船歌舞日西东,过眼云烟过耳风。”此中的“过眼云烟”则指易消逝之物。“身外之物”则没有此义。“过眼云烟”也作“云烟过眼”、“过眼烟云”、“烟云过眼”。用例依次是:《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何)华峰画有佛光示现卷,并自记始末甚悉(详细)。华峰殁(死)后,想已云烟过眼矣(一切全无人过问了)。”《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身外之物”的字面义是自己身体以外的东西。作为成语指钱财名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无足轻重,不必重视。如元人蒋正子《山房随笔》引南宋刘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此诗涉及三个典故,分别说明如下:(一)唐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洗身洗头发),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这说的是蒙恬伐楚时打猎,用猎取的兔毛和竹管制成毛笔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十分高兴,封笔为侯,号曰管城子。这样毛笔就有了“管城子”的别名。(二)《后汉书·刘玄传》:刘玄被绿林军立为更始皇帝后,大封诸王,滥授官爵。这样长安城中就出现了民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此民谣讥讽连厨子(灶下养)都当了官,其他杂七杂八的人(烂羊胃、烂羊头)也封“尉”拜“侯”。(三)刘过虽关心国家大事,但屡试不中,遂放浪于江湖间。一次他拜见身为高官的辛弃疾,辛弃疾请刘过饮酒赋诗,刘过向辛弃疾乞韵。当时正好刘过饮酒手颤,酒流出了杯子,辛弃疾即以“流”字为韵。又因为正吃羊腰肾羹,刘过即以“羊腰肾羹”为题作了上面那首诗。由这四句诗可知:刘过是借羊的封侯拜爵讽刺了功名利禄之不足取,从而发泄了自己屡试不第、布衣终身的不平之气。刘过的这四句诗显然没有积极意义,但这四句诗是乞韵之后随手拈来的,所以应该说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才气。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最后辛弃疾厚赠了他,“身外之物”也成为流传众口的成语。如鲁迅《智识即罪恶》:“大约钱是身外之物,带不到阴间的。所以一死便成为清白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