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卖履”是表示留恋吗?

时间:2024-11-26 17:17:02

用“分香卖履”表示留恋不够准确。“分香卖履”是一个典故,出自曹操的《遗令》。此《遗令》是曹操死前写给他的儿子的。《遗令》中有这样几句话:“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我死之后,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眺望我的西陵墓田。余下的香可以分给我的诸夫人,不把它用于祭祀。诸妾无所作为,可以让她们学做用丝制成的宽带和鞋去卖,以补充生计)。”后来就从这段话中提炼出“分香卖履”用来指达官贵人死时对妻妾的留恋。这还曾受到苏轼的批评。苏轼认为:“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操以病亡,子孙满前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苏轼就是用曹操临死的“分香卖履”说明了曹操“算不上是人豪”(见《孔北海赞》)。其他用例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赵明诚)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这几句话是李清照叙述她丈夫赵明诚临终时的情景。她丈夫取笔作诗之后就死了,一点儿也没有向她表示留恋之意。再如清吴伟业《古意六首》:“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卖履中。”此中的“分香卖履”亦是。也作“卖履分香”。如《聊斋志异·祝翁》:“人当属纩(kuànɡ)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昵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这是作者在叙述完《祝翁》这个故事后进行评论的话。《祝翁》说的是:祝翁死了,家里人正在准备披麻戴孝时,忽听祝翁大喊。家里人赶紧来看,祝翁已复活。大家正要慰问,忽听祝翁说:“我刚才走了以后是决定不回来了。但走到中途一想,抛下老伴这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中寒热仰人,也觉得她活着没什么意思,不如跟我一起走。想到这儿我就回来了。”他老伴一听,说:“我活得好好的,如何去死?”中间经过祝翁再三催促,这位老婆婆终于和祝翁并排躺在一起,不久两人就“肤已冰而鼻无息矣”。作者就是针对两位老夫妻同时过世这件事,说了引文的话,意思是:人当疾病临危时,所最不愿与之分别的就是同床共枕的伴侣。如果把祝翁让老伴同死的这一办法推广,那么“卖履分香”的那种事,就不用做了。

 “分香卖履”是表示留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