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说,不通用。“比肩继踵”的“踵”指脚跟,全语的意思是: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多形容人众多而拥挤,又形容接连不断。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衣袖)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怎么能说没有人)?”“比肩继踵”也作“比肩接踵”、“比肩随踵”、“接踵比肩”、“肩摩踵接”。用例依次是:梁启超《新民说》:“若此者,不过聊举数贤以为例耳。其他豪杰之类此者,比肩接踵于历史。”《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唐韦斯立《论官职多滥疏》:“而今务进不避侥幸者,接踵比肩,布于文武之列。”清汪琬《中峰晓庵了法师塔铭》:“凡名公贵人降及闾阎仕女,无不肩摩踵接,往来络绎于支硎、天池间。”
“骈肩累迹”语出北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于车尘马足之间(当人穷困的时候,在乡里中的处境是很困难的。乡里的平庸的人以及小孩会看不起他侮辱他。像苏秦的嫂嫂在苏秦落魄而归时就不给他做饭,朱买臣砍柴为生时其妻就离他而去。可是一旦像苏秦、朱买臣这样的人做官了,高车驷马,跟班的人前呼后拥时,人们又会聚集于道路两旁看热闹,因仰慕那车队马队而感慨叹息。那些庸夫愚妇更会奔走相随甚至于趴在地上在车尘马足之间悔罪当初曾看不起人家)。”此中的“骈肩累迹”虽也有人多拥挤之意,但还是偏义于“热闹”,因为此语的前面是“夹道之人”。这“夹道之人”只是拥挤,不再走动,故与“比肩继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