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拜之交”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双方为了表示结交,以互拜四次为标志。双方互拜四次共八次,称“八拜之交”。如说“两人有八拜之交”,即是说“两人有深厚的友谊”。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老夫与他八拜之交,最相契厚。”两文中的“八拜之交”均指异姓同辈人结拜为兄弟之交。这种说法多见于近代小说和评书中。今日结拜为盟兄弟姊妹者亦可称为“八拜之交”。
第二种见于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北宋政治家、任将相五十年的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不悦。他对人说:“李稷之父是我的门人。按辈分说,李稷应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应该让他收敛。”一次李稷来家拜访,文彦博就让李稷在客厅久坐,一直不接见他,让他感到自己并不被人看重。耗了李稷很长时间之后,文彦博出来并无半点歉意地说:“我与你父是挚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听了不敢造次,乖乖地向文八拜。“八拜之交”也成了有世代交情的两家子弟见两家长辈的礼节。此种说法盛行于民间。
第三种说法则把“八拜之交”演化为“八种交情”,即“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廉颇相如刎颈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桃园结义生死之交”、“管仲叔牙管鲍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由于这八种交往代表了交往中各种最高境界的交往,因此就把这八种交往综合起来称之为“八拜之交”,以代表“最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