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区别。“爱才若渴”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总揽英雄(广为延揽天下的英雄),思贤如渴。”“爱才若渴”即由“思贤如渴”演化而出,指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用例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极端地痛恨邪恶,殷切地爱慕贤才,这就是韩愈的本色)。”此中的“爱才若渴”即是。又有“爱才如命”。如清薛雪《一瓢诗话》:“古人爱才如命,其人稍有一长,即推崇赞叹。”“爱才如命”指视贤才如自己的生命。
“选贤与能”的“与”指举荐,全语的意思是:选拔、推荐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大道通行天下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选举推荐贤能之人,讲究诚实,重视亲睦)。”“选贤与能”的“与”为何有了“举荐”之义?“与”简化前写作“與”。最初造这个字的时候,这个字中含有“四个人站在四方形的四个角上各举起一只手共同高举”的含义,“與”因此就有了“举”的意义。所以许多词典在解释“选贤与能”时都把其中的“與”注解为“同‘举’”,读音也应读jǔ。用例如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二章:“但是国家政治,总还是选贤与能为好。”此中的“选贤与能”即是。也作“选贤进能”。用例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又有“选贤任能”、“举贤任能”。用例依次是《宋史·孙沔传》:“若因此振纪纲,修废坠,选贤任(任用)能,节用养兵,则景德、祥符之风,复见于今矣。”《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