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涕”,本义为哭泣。如《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长地叹息并擦拭眼泪,哀叹人生有这么多的艰难。)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二例中的“涕”均用的是本义——眼泪。如用为动词,“涕”则指流泪。如《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击筑声高歌,由于击筑声,歌声为适宜于悲歌的变徵之声,送行的人都垂泣流泪。) 此处的“涕”即是动词。“破涕为笑”的“涕”指的是眼泪,意思是一下子停止了流泪,转为笑容,即转悲为喜。如晋·刘琨《答卢谌(chén)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这时又对坐互相举杯,转悲为喜。) 丰子恺《梦痕》:“正在危急存亡的时候,他伸起手来收拾了这条蜈蚣,忽然破涕为笑,一缕烟逃走了。”此二例中的“破涕为笑”即是。
由于痛哭时常常是鼻涕眼泪交加,后来“涕”又引申为鼻涕,而把古代指鼻涕的“泗”给代替了。如“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和“涕泪交流”中的“涕”均指鼻涕。不过在书面语言中,“涕”仍常表示眼泪。如“感激涕零”“涕泗交流”中的“涕”即是。只是“涕”与“唾”搭配时“涕”指“鼻涕”。如刘峻《广绝交论》中的“涕唾流沫”,韩愈《上留守郑相公启》中的“不啻如弃涕唾,无一分顾藉心”,此二例中的“涕”均指鼻涕,后例中的“涕唾”还比喻卑贱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