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折狱”是孔子赞扬子路的话,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根据一方的言词就可以断案的,大概是仲由吧?) 此语中的“折狱”,是“决断诉讼案件”,解释起来没有分歧;但“片言”则不好解释了。如朱熹即认为“片言”是“半言”,也就是“一半的话”,理由是:“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子路这个人为人忠信,说出话人们就相信,不用等子路把话说完。) 朱熹这样注解“片言”,是因为他认为孔子之语的意思是:“听一半的话就能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子路) 吧!”意在赞扬子路有诚信之德,说出话来人们就相信。而孔颖达则认为:“片犹偏也,折犹断也。凡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决断狱讼者,唯子路可。”(片言就是原告或被告一方的话,折就是判决。凡审案者必须是听了两方的申诉之后才能判定谁是谁非;只听了一方的申诉便能进行判决的,只有子路可以做到。) 为什么子路听了一方的话就能作出判决呢?孔颖达的理解是:子路有诚信之德,不论是原告一方还是被告一方,哪一方都不会对子路说假话,所以子路听了一方的话便可明了真相作出判决。由此可见,朱熹和孔颖达对“片言折狱”的解释都是在说明子路有诚信之德,只是“片言”是指什么,理解上存在分歧。那么朱、孔二人谁的理解更合理一些呢?恐怕朱熹的说法不大能站得住脚,因为“折狱”是“判决”,“判决”总要把判决词说充分,“不待其辞之毕”的判决总是于理有些不合的。不过从后人对“片言折狱”的运用来说,还是采用了朱、孔二人说明子路有诚信之德的说法,把“片言折狱”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即不认为“片言”是告状人或被告人说的话。如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你便能够片言折狱,一语兴邦。”这里“片言折狱”和“一语兴邦”并列,可见“片言折狱”指的是“口才”。再如明·卓人月《答詹曰至书》:“所谕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片言折狱。”(您所指示的西江、金沙的区别,真是用很简单的话就作出了判断。) 此语中的“片言折狱”则是指话很少但十分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