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名落孙山”这个成语今天人们还经常使用,但说到这个成语的来历时,必得提及“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两句诗。这两句诗来源于宋·范公偁(chēng)《过庭录》:相传吴人孙山和同乡的儿子去赴考。孙山考取但为最后一名。回到家乡,同乡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取了没有,孙山就说了上面这两句诗。意思是榜上的名字列在最后一个的是孙山,您的儿子在孙山之外。言外之意就是“榜上无名”。那么“榜上的名字”为什么叫“解名”呢?这是因为“解(jiè)名”的“解”是发送的意思。唐朝时,凡举进士的人都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称为“解”。科举时称中乡榜的人为“发解”。“解名”乃是中乡榜的人的名字。在这里“解名尽处是孙山”则是说中榜的人名单的最后一位是孙山。用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孙山,心中好不懊恼。”《六十年的变迁》第七章:“你看老常,那么好的学问,还不是名落孙山,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