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是“既来了,就安心”吗

时间:2024-06-23 08:08:07

把“既来之,则安之”翻译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严格地说是不对的。“既来之,则安之”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准确的译文应该是:“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治礼乐仁德使他们来归服。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所以,此语中的“来之”是“使之来”;“之”是代词,指代“远方的人”;“安之”的“之”也是代词,指代“远方的人”。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冉有和季路二人辅佐季孙大夫。季孙大夫要去攻打颛(zhuān)臾。冉有和季路把季孙要攻打颛臾的事去告诉了孔子。由于上一代颛臾就已经在鲁国的版图之内,已经成为鲁国的属臣,所以孔子认为不应该攻打颛臾。如果颛臾不归服则应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后来“既来之,则安之”的语义有扩大,既可以用原义指别人——“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也可以用来指自己——自己既然来了,就要安心于此地。如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既来之,则安之,请书房内说话。”用的是原义。今人用此语,多用来指自己。用来指自己后,“之”的意思就改变了。《苦斗·五二》:“得,既来之,则安之。老相识了,用不着客套。里面坐,里面坐。”

“既来之,则安之”是“既来了,就安心”吗